浅议义乌小商品市场与义乌城镇化联系研究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6859 浏览:224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通过阐述义乌现阶段的城镇化情况及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的历史,对小商品市场推动义乌城镇化进程进行分析,最后对义乌城镇化的动力进行总结。
专业市场城镇化义乌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虽然是县级市,但其经济实力远超过一般的城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为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县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国际小商品城,城乡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义乌的城镇化发展与专业市场的蓬勃发展密不可分。

一、义乌城镇化现状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金衢盆地的东部,市域面积1105平方千米,辖7个街道办事处、6个建制镇,及其下属行政村716个、居民委员会(撤村建居)61个和城镇社区(居委会)36个。全市常住人口123万人(义乌籍常住人口64万,市外流入人口59万)。2011年,义乌三产比重优化为2.7∶42.8∶54.5,成为全省三产比重最高的城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五年累计达241亿元,年均增长17.4%,走在全省前列;民生支出占比达56.1%。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5亿元,同比增长18.7%。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1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78元,分别同比增长15.9%和1

3.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7%。

从相对落后的农业小县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从资源贫乏的丘陵地区培育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从远离都市的内陆小城正在向国际性的商贸城市迈进;从基础薄弱的落后乡村呈现出城乡一体的崭新面貌;从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保持了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蓬勃发展的义乌市场引领着义乌城镇化。

二、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史

据《义乌县志》记载,早在清乾隆时义乌就有敲糖帮进行“鸡毛换糖”,也就是长途贩运,这也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起源。从“鸡毛换糖”,马路市场起步,到1982年在全国率先创办小商品市场以来,经过五易其址、十次扩建,义乌已形成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1个专业市场、20多条专业街相互支撑,生产、消费、服务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
1.第一代小商品市场——湖清门第一代简易马路市场。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稠城)的发展,是从县前街“劝、堵、赶”提篮叫卖、到移北门街“明管暗放”部分发证、最后迁址湖清门。1982年9月5日,义乌稠城小百货市场开放,城阳区工商所当年总结,至年底稠城小百货市场每市日有700多个商贩货位,800多个小商贩,每市参加购销交易人数一般有3000余人,多时达5000余人,成交额较上一年增加221%。第二年底,市场商贩货位达1050个,每市参加购销人数少则五六千,多则近万,4000多点平方米的湖清门已经根本无法满足需要。
2.第二代小商品市场——新马路第二代棚架市场。1984年12月6日,稠城小百货市场告别沿街为市、逢集为市的传统历史,从湖清门迁入新马路北端新址,开始了进场为市、为市的第二代。经商农民纷纷迁巢义乌,近2000个摊位迅速摆满。1985年初,工商部门不得不动用备用地架起300个临时摊来缓解摊位供求矛盾,接着又在部分地块二排棚架间加摊。1985年底,二代市场摊位总数达到了2847个,税收分别为前三年的8.1倍、

3.4倍、2.0倍。

3.第三代小商品市场——城中路第三代棚架市场。1986年9月26日,第三代市场正式开业。设有固定摊位4096个,占地44000平方米,市场内建有综合商业服务及工商、税务、邮电、金融等管理服务大楼。1987年初市场摊位告急。1990年底,第三代小商品市场设摊总数突破万个,其中设有固定摊位8503个,临时摊位1500多个。小商品市场摊位不断告满,超规划临时加摊不断增加,整个市场摊位供求比达100︰189。
4.第四代小商品市场——篁园市场、宾王市场组合的第四代大型室内柜栏式市场。1992年5月,第四代小商品市场开业。“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更名为“浙江省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其已经攀上了全国70000多个集贸市场的顶峰:面积最大,10万多平方米;客流量最大,超15万人次;成交额最大,10.25亿元;摊位数量最多,将近

1.5万个;入场经营业主最多,超过了3万人等。

5.第五代小商品市场——福田第五代国际商贸城。2001年10月,一期工程正式开工。2002年10月22日,一期市场正式投入运营;2004年10月,二期市场一阶段投入运营;2005年9月,二期市场二阶段建成开业。整个义乌小商品市场商位数上升至5.8万个,营业面积260万平方米。2005年,小商品市场成交额289亿元,市场外向度55%以上。
目前的义乌市场经营总面积达470万平方米。商位7万个,拥有16个大类、4202个种类、170万种单品。市场从业人员20余万,日客流量21万人次。来自世界各地的10万余家生产企业6000余个知名品牌在这里常年展示商品,是中国商品走向世界和世界商品走向中国的桥梁。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2011年,义乌集贸市场总成交额达677.85亿元,同比增长9.13%;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515.12亿元,同比增长12.95%。市场成交额连续21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首次突破500亿元关口。

三、专业市场推动城镇化的过程

义乌城镇化可概括为以商品市场发展为龙头,产业集聚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以点线面的加速度推进城镇化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8年为义乌城镇化起步阶段,城镇化水平从8%上升到12%。在第二代小商品市场建成前夕,义乌提出了要兴商建县,振兴义乌。义乌小商品城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义乌市商业中心,在小商品市场的带动下,义乌商业贸易中心,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与传统轻加工业开始围绕商业中心进一步集聚起来,初步形成了以小商品为主营内容的专业板块。周边交通便捷的乡镇首先得到城区经济的辐射,城区近郊的乡镇的工业率先启动,城区及周边的点式布局完成。 第二阶段:1988~1998年为提升阶段,城镇化水平由12%迅速增长到41%。1988年义乌撤县建市。1990年5月19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国务院55号令),并明确规定每个省市先在一个地方进行试点。义乌先行试点。国有土地有偿制度的实施,为义乌城市建设提供了稳定资金来源的聚财之道,土地资产得到最大限度的显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城市建设得以满盘皆活。随着商业资本和向工业资本的转移,义乌市政府抓住时机,提出了“工贸联动”的发展策略,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上议程,大大缓解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限制,同时大量的工业园区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国家工商局于1992年将义乌小商品市场命名为“中国小商品城”。义乌政府于1992年兴建了第四代小商品市场,完成了中国小商品城全面提升改造、整体搬迁的历史任务。义乌专业市场从区域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确立了在全国专业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并形成了全国性的物流网络。义乌市场的升级同时带动了周边县市工业制造业的全面发展。义乌全市出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趋势。原有的周边乡镇与日益膨胀的城区融为一体,廿三里、苏溪、佛堂三大中心镇纳入城区“十分钟交通圈”,成为义乌城区的卫星镇。在商业的带动下,服务于专业市场的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电信服务业、旅游餐饮业、房地产业与各种服务业迅速发展。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为步入现代市场经济时期。2010年,义乌城镇化率为71.22%,比全省62.62%的水平高出8.6个百分点,比金华市59.02%的水平高出12.2个百分点。这说明义乌城镇化进程取得了重大成果。义乌市政府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分重视和强调小商品的产业支撑,走上了以商带工,以工强商,贸工联动的良性发展轨道,涌现出了纺织、服装、工艺、印刷等一批优势行业,带动了义乌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义乌“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初步构筑形成。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义乌市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兴商建市”发展战略,加快市场国际化建设步伐,建成国际商贸城,举办国际小商品展览会,第三产业迅速扩张,以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商品展示、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迅速发展,会展、金融、物流、购物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现代化服务和管理体系日益完善。2011年,义乌三产比重优化为2.7∶42.8∶5

4.5,成为全省三产比重最高的城市。

四、义乌城镇化动力分析

1.义乌政府的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客观定位

改革开放前的义乌,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基础薄弱,国家投资极少。改革开放初期,各地小商品市场纷纷涌现,许多市场在启动时间、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和经济基础等硬件方面来讲都优于义乌,但只有义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这不仅归功于义乌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和企业的勤耕好学作风,关键是义乌政府充分尊重和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市场的萌芽和首创时期,当地政府顶住重重压力,审时度势,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国率先开放小商品市场;同时还提出政治上鼓励、资金上照顾、技术上指导、税收上优惠、法律上保护等扶持政策,明确了“兴商建市”的经济发展战略。

2.专业市场集聚效应带动第三产业

专业市场巨大的和转账结算支付需要金融业的支持,全市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2家、证券公司营业部9家、保险机构37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5家、金融仓储公司1家。义乌被列为第二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成立全省首家本外币兑换公司;专业市场货物的堆积需要有发达的物流业以确保其畅通,义乌是浙江省政府确定的三个“大通关”试点城市之一,是全省运营最繁忙、业务量最大的四大物流枢纽之一。义乌物流园区被列为省部共建的物流基地,是长江三角洲主要物流节点城市。义乌物流成本占商品总成本的12%,远低于浙江省18%的平均水平,低于全国23%的平均水平,形成了明显的“洼地”,吸引了宁波、杭州、温州等周边区域甚至江西、福建等省的货物到义乌中转;为了维护市场交易诚信、公平、有序的交易市场,机构也应运而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购物的一个重要内容,快速增长的人口流动导致餐饮酒店和旅游的发展。国际商贸城购物旅游中心是全国首家4购物旅游景区201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96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53.17万人次;此外,专业市场为会展业、信息产业和房地产业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促使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医疗机结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逐步配套,为义乌城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3.专业市场带动第二产业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2.67万余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42家。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毛纺、化妆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涌现了一批全国乃至世界行业“单打冠军”,饰品、拉链等产品占据了全国20%以上的份额,无缝内衣产量占了全球的20%、全国的80%,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格局。市场商品已出口到全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外向度65%以上。市场共吸引了6万多经营主体入场经营,全国有20多万家企业直接向市场供货,成为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通道。义乌市场背后的庞大产供销体系,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提供了300多万个来料加工岗位,年支付加工业务费55亿元,为“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开辟了新途径。

4.专业市场推动人口聚集

随着专业市场的发展壮大,义乌成为一座以贸易、流通为城市经济主业的商贸型城市。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小商品研发、制造业不断升级,为外省份及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外来建设者涌入。在130多万外来建设者中,超过10万人的省份有江西、河南、安徽、贵州、浙江等省份。其中来自江西、河南、安徽的外来人口分别达到25.2万、16.7万、15万人;来自浙江省内其他县市的外来人口达到1

2.6万人,并以金华、温州市人口为主。

义乌小商品市场日益扩大带来相关的连锁反应,为义乌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人口、资金、产业等各种要素的集聚,市源于:硕士论文www.618jyw.com
场的地理边界与相对固定的城市物理边界日益重合,义乌将不断呈现从“经营市场”到“经营城市”的转化。
参考文献:
楼小明.走进义乌[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
陆立军,王祖强.专业市场——地方型市场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郑勇军,袁亚春,林承亮.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现象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