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作文高中生作文需要“我”影子有着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19665 浏览:848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诗歌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本主要是针对诗歌而言的,其实也可用于高中生的作文写作中。
我认为,高中生在作文中要体现学生自己的人生观价值判断以及自己独特的情感。所以,我主张高中生作文要写“有我之境”,要有“我”的影子。记叙文自不必说,当然要有“我”的影子存在,议论文也要如此。
本文重点谈论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我”的影子问题。

一、现状:作文只见文采,不见作者的思想或情感

现实的情况是很多高中生一碰到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就觉得笔底枯竭,作文无从下手,于是便找来各种作文素材胡编一气;或者将一些名人事例强硬串联,并用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最终作文呈现的效果看似事实充足,很有文采,实则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根本不知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或情感。
这些作文素材不外乎古今中外各类名人事例,很多学生在运用这些作文素材时,基本上是为素材而素材,表面看起来内容充实,实则要么凑足字数,完成任务,要么仅仅展示其文采与“博学”,这种文章最大的弊病是只见别人,不见自我,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或者关系很少。所以这种作文读起来仿佛隔靴搔痒,难以产生共鸣之感。即使是某些所谓的满分高分作文也是如此。试以一篇满分考场作文《墨香人生》为例。
第1段是这样的:
展一幅洁白无瑕的卷轴为地,源于宣州,质如凝脂,坚洁如玉,细落光润;置一尊古朴厚重的端砚为质细地腻,润泽净纯,晶莹平滑,纹理色秀;取一支苍颜白发的湖笔为河,羊毫狼锋,圆润坚劲,描龙刻凤,挥洒惊神。——河中流淌的,那是流动的精灵,那是文化的血,文化的神。一点如漆,香彻肌骨,那是滋养了五千年丰腴的中华文明和无数迁客骚人的墨啊。
第2—5段列举了屈原、李白、李清照和辛弃疾的例子,分别用了四个小标题: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文章最后一段用周杰伦的歌词《兰亭序》结尾。
这就是典型的“无我”作文。我们初看此文,觉得作者辞采华丽,学识丰厚,细想一下,问题就来了,作者举这些古人的例子做什么用呢?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在哪里?我们从文中很难看出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内心情感,所有的材料都是别人的,惟独不见自我。
所以,笔者以为,这样的作文不是成功的作文。

二、原因摘自: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为什么高中生作文要有“我”的影子
高中生作文要有“我”的影子,是新课改的要求,是高考的要求,也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要求。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一个过程,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简言之,新课标对高中生写作的要求就是要学生真实表达自我情感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近几年,各地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尽管不尽相同,但都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感情真挚”。尤其是在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中,明确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意”。其中“深刻”的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有创意”的要求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这些要求都需要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进行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判断,或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当然需要在作文中有“我”的影子,让人在作文中读到“我”的存在,如果仅仅是摆弄事实,再加一些华丽的词句,怎么能够达到发展等级?
高中生作文中要有“我”的影子,而且是“真我”的影子,也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责任感在高中生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生人格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要求高中生以对自己负责为起始点。怎样才能对自己负责,首先就要做一个“真人”,说“真话”,体现真感情,不要矫揉造作,弄虚作假。在作文中,也要求有“真我”的影子,要“情真”,也要“理真”。所以在作文中必须要有“真我”的影子。这也是做一个“真人”的必然要求。

三、对策:高中生作文中怎样体现“我”的影子

高中生作文中要有“我”的影子,就是要有真实观点和真情实感。作文中要有“我”的影子,不是不允许有虚构,不是不允许举例子,而是要“情真”、“理真”。那怎样在作文(尤其是议论文)中体现“真我”的影子呢?
首先,作文的中心观点中要有“真我”的影子,要体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精神,也就是这个观点是“我”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它体现的应是“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与思考。
其次,作文素材要为我所“活用”。对于作文(尤其是议论文),我们要弄清一个道理,作文举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显示“我”的文采和“我”的“博学”,而是为了更好地阐明“我”对某一观点的见解或者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我的某种情感,换句话说,就是“借古讽今”、“借外照我”,或者说“以古今中外人事自喻”,“以我观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简言之,不能为了举例子而举例子。
怎样在作文(议论文)中“以我观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我以为至少有以下途径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一)可以想象虚构,将古今中外的人物(可以是真实的人,也可以是文学神话等中的人物)幻化为“自我”,仿佛那个人就是“我”自身,我与“那人”化二为一,融入自己真实的情感,这样就能让人感觉到“我”的影子无处不在,我的“情真”、“理真”尽在其中。
以优秀作文《心灵的抉择》片段为例,此文的中心观点是要探讨当人遇到两难困境时该如何进行心灵的抉择。小作者举了《陈情表》中的李密为例,其实,他在写作时就把自己幻化成了“李密”,或者说“我”和“李密”已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泪眼婆娑中,我看到伏案写表的李密。在一个秋风秋雨之夜,他疲惫的身影在闪烁不定的烛光中若隐若现。脑海里,一个身影挥之不去,那就是掌握杀伐大权高高在上的晋武帝,一股冷气直冲脑门,尽忠吗?不觉回头一望,在他的旁边,睡着的是白发苍苍的祖母,时不时地发出低沉的痛苦声,尽孝吗?李密神色凝重,一时难以进行心灵的抉择。什么东西对自己更重要?当然是亲情,那可是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年老的祖母啊,但“忠”也不能不有所顾忌。此时夜已沉寂,灯影幢幢,于是他伏案写下了催人泪下的《陈情表》,终于进行了艰难的心灵的抉择:先尽孝后尽忠。
我不禁为李密的选择击节叫好。
这个片段是“活用”作文素材的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李密的心理活动其实就是作者“我”的心理活动。这些虽然都是想象和虚构,但想象虚构得真实,有“我”的影子存在,这是“物著我之色彩”的“情真”;还有“物著我之色彩”的“理真”,此片段中,作者的一个自问自答“什么东西对自己更重要?当然是亲情”,这就是作者借“李密”之口要表达的“理”,最后作者还不忘单独点出自己的观点:“我不禁为李密的选择击节叫好”,这说明作者与李密已经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当然“我”的影子在文中的存在不言而喻了。
(二)可以客观举例,然后对例子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个看法是为“我”文章的中心意思服务的。传统的作文(议论文)要求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先摆事实,后讲道理。“我”的影子在议论中尽显无遗。这种方法已有很多人论述,此不详论。
(三)可以先举一些古今中外的例子,再举“我”的例子,可以概括为“由古及今,由别人至自身”。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我”的影子既可以在“别人的”的例子中显现(比如通过对材料的议论来表达),也可以在“自身”的例子上显现,“我”的影子就是现身说法。这里说明一点,这个“自身”的例子,不一定就是“我”本人的例子,可以是“我”身边人的例子,也可以是“我”观察思考过的现实社会的例子等等,我们可以将“自身”的概念放大一些,这样更容易显现“我”的“情真”和“理真”。
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种显现“我”的影子的途径并不是绝然独立的,而是可以交替使用的,具体情况要看作文(议论文)的整体构思以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而定。要让作文素材“活”起来,还要注意三点:一、作者一定要与所用素材之间心领神会,产生共鸣,这是“活用”的前提和基础。二、所用素材最好要新鲜新颖,对“我”的“情真”“理真”有较强的说服力。三、所用素材随时不忘“我”的影子存在,要尽可能体现“我”的观点和情感。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