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作文中学生畏惧作文成因及作文教学有效性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7707 浏览:244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低效”现象十分严重,本文试图从学生的心理视角为切入点,揭示中学阶段学生作文的一般心理特征。通过总结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提供给语文教师一些中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而为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提供借鉴。
“有效教学”是英语teaching effectiveness或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的汉译。作文教学是否有效这需要在教师作文教学后,以学生的进步情况来进行判断,而且教学的效果是有效教学理念的唯一指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角度上讲,最重要的应该是重视写作水平的提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意识地认真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作文水平获得提高。

一、中学生写作的年龄特征

中学生在写作方面表现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大致可以列为两个年龄段,他们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
首先是开放期。这一时期,学生年龄大概在12-14岁,思想深度较浅,看问题时不能较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常只看到事物的表面。但是,此时他们思维非常活跃、天真、勇敢、自信,乐于展示自己的文章,而且模仿能力较强。
接下来是闭锁期。这一时期,学生年龄大致处于14-16岁,第二性征表现突出,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知识的广度不断扩大,思考能力快速提升,处理事物变得深谋远虑。需要自我选择和独立的自由空间。经常喜爱独自写日志,杂感、随笔便成了记录学习生活感想、成长梦想和抒发情感等流行的写作方式。这个时期,他们更倾向于写一些立意深刻的东西。

二、中学生畏惧作文的成因分析

(一)作文教学目的不明确,方法陈旧

作文教学缺少明确的目的,往往规定一个学期要完成多少篇作文量,而对写作的质量没有足够的重视。我国的作文教学其实就是把作文当做一道试题来对待,模式僵化。先命题,接着就是指导,然后就是写作,之后就是批改,最后是讲评,而指导与讲评未必每次都有。

(二)作文教学与生活纽带断裂,闭门造车

生活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作文指导应该能唤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体验,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强烈冲动。作文教学应该走出沉迷技巧的误区,系紧与生活的纽带,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回归生活本体,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生活。
(三)作文评价方式单

一、难以满足学生的作文期待

作文老师往往面临的是众多学生的作文,工作量大,认真批改工作量很大,因此往往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批改,即使有时会写一些批语,也往往管中窥豹,片面不全。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一些程式化的所谓方法技巧反复强调,很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少新意。老师无奈,学生也难以得到想要的知识,从而导致教学氛围沉闷。长此以往,这种做法就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的积极性不断被打压,慢慢的就学会了敷衍了事,写出一些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提升中学作文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3]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教者的评价作用。即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对于文章中这样或那样的优点,用书面评语的形式进行评价。学会赏识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学生,善于发现习作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地鼓励学生,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乐趣,带来干劲。

(二)增强学生写作意志

1.消除畏惧写作心理

其一,可以更新写作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写作不是一件难事,不是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是抒发自己的情感,与人交流、沟通的手段。其二,教师分层确立写作目标,适当降低写作要求。适当的写作目标,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情绪,促使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由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同的,存在着差异性,这样就不能用统一的目标去束缚每一位学生,应该树立学生是学习作文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实际,根据作文教学规律,分层确立写作目标,适当降低写作要求,使不同的学生乐于写作。

2.精心设计命题

根据语文教育心理学,好的文章题目可以激起学生的创作热情,更好的挖掘记忆中的资料。
首先,命题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阶段性相适应。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初中和高中有着明显的区别。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还正处于发展期,对事物的认识大都还处于感性阶段,因而命题就不能以大量的议论性文体作文,应该通过命题让学生去写所经历、所闻等记叙性文体作文。但适当的议论性文体的命题还是必须的,对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很大帮助。
其次,命题要与生活相适应。“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作文写作的整个过程当中,教师首先要根据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文章的命题,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思考发现,产生迫切想要表达自身真实情感的。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才可能写出一篇真实表现自身想法的文章。

3.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

学生畏惧写作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缺乏生活积累,不善于观察,不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二是语言贫乏,写作技巧差,无话可说,写作困难,因而对作文没有兴趣。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消除重重阻碍,提高学生的积极情绪。

4.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塑造学生写作个性

作文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全面提高,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关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成功的体验。老师也需以这种多方面评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学生的鼓励与期待。用充满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有足够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之中,以形成和谐氛围。承认学生的差异是多样化评价的前提,多样化评价方式是不单单凭借分数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这种方式让学生能找到自己的优劣,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激发学习的斗志。即使有的学生作文写得不理想,也应该尽量鼓励,并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让他们收获学习的快乐,增强学生自信,让他们感受成功的魅力。以减少学生害怕写作的不良情绪,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评价时,评语也极其重要,以激励性的评语为主。老师对学生适当正确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写评语时多表扬学生,多鼓励学生,让他们发觉自己的优点,提高自信。
四、小结
学生“怕写”教师“难授”是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因势利导,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写作兴趣,合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和契机,选择与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最佳结合点,并实施到作文教学中,才能真正使学生“想写、会写”。在作文教学实际中,我们应重视作文教学的指导,不断强化“有效作文”教学理念,深入探析其有效策略,从而实现作文教学质量由“低效”向“有效”、“高效”转变,最终交给学生一把开启语言宝库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徐昌茂.把作文题目命在学生的心坎上[J].中学语文教学,1998,(06).
王选遨.构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写作教学新思路[J].语文教学通讯,2005,(09).
[3]廖秀筠.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陈杰 湖南师范大学 41008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