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体标记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21048 浏览:954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现代汉语体貌意义的表达有显性方式和隐性方式。其中,显性表达式常常以虚词作为语法标记。根据这些标记自身性质和各自分布的位置不同可分为谓词前标记、谓词后标记及隐性标记三种。每个体标记的不同分布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也有差异。“有”标示着完成体,“着”标示持续体。
关键词:体标记 分类 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
引言
现代汉语有表达体貌意义的特有语法形式:既可以是谓词等词汇形式,也可以是助词、副词等虚词语法形式;既有显性形式,有明显的标记,也有隐性形式,缺乏标记。这种语法形式具有灵活性而不具有印欧等语言体范畴的强制形式。
左思民(1998)指出,“现代汉语的体标记分词汇性标记和语法性标记。词汇性标记都是副词,典型的有表示‘实现’意义的‘已经/已’,表示‘结束’意义的‘曾经/曾’,表示‘动态持续’意义的‘在’,表示‘未实现’意义的‘没有/没’。语法性标记则由助词、语气词和虚化的趋向动词构成,典型的标记包括表示‘实现’意义的助词‘了(了1)’,表示‘结束’意义的助词‘过’,表示‘持续’意义的助词‘着’,表示‘实现’意义的语气词‘了(了2)’。它们都是兼表时意义的合一标记,语气词‘了’还兼表‘断定’语气。此外,虚化的趋向动词‘起来、下去’也被看作表示体貌意义的语法性标记,分别表示‘起始’和‘延续’意义,都是单纯的体貌标记。动词重叠一般看作表示短时意义,是语法性的体貌标记。”
“Huang et al.(2007:41-8)指出:现代汉语主要有五个体貌标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出现在动词之前的自由语素,包括完成体貌标记‘有’和非完成体貌标记‘在’。第二类为黏着的词缀形式,包括完成体貌标记‘了’和‘过’,以及非完成体貌标记‘着’。”
郭锐指出,在(1)(2)句子中,虽然不能带上述两类体貌标记成分,但动词的过程结构有续段,仍可表达“在持续中”的体貌信息。本文将这类没有明显的体貌标记情况称为体貌的零标记。
(1)“他是学生。”
(2)“这本书属于张三。”[3]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体貌意义表达,有的带有标记成分,有的没有明显的标记。标记出现的位置可在动词前,也可在动词后。因此,本文根据体貌标记的有无及体貌标记相对于谓词性结构的位置,把现代汉语体貌标记分为谓词前体貌标记、谓词后体貌标记和谓词结构标记(零标记)三类。谓词前体貌标记有:有、没/没有/有没有、在/正在、已/已经、曾/曾经等;谓词后标记有:着、了、过、起来、下去、呢等;谓词结构标记有:动词重叠、V+动量短语、V+时量短语、V+动结短语等。在这三类标记中,我们分别选择一个学者们没有注意到的又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标记作探讨。

一、谓词前体标记“有”

“古文字的‘有’字,从又从肉(月),像人手持肉块之形,表示持有之意。‘有’的本义指占有、取得,与‘无’相对,引申为存在之意。”[4]绝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有”是动词,如马建忠(1898)、黎锦熙(1924)、吕叔湘(1942)、丁声树(1961)、李临定(1990)、朱德熙(1982)等。石毓智(2004)认为“有”是领有动词。张豫峰、范晓(1996)把“有”的动词用法称为“有”字句,指动词“有”(包括“没有”)作谓语中心词的句子。其典型的格式是“N1+有+N2”(其中N代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有+所字结构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618jyw.com
”以及诸如“有的”“有些”等名词性短语中的“没/有/没有/有没有”。[5]我们这里讨论的作为现代汉语完成体标记的“有”,是排除狭义的“有”字句中的用法,是指不依附于其他语法形式出现在谓词性成分之前,完全虚化的“有”,即“有+VP”。
石毓智论证了“有”在过去几百年里通过书面语和口头语两条途径逐渐发展成完成体标记。促使这一变化的认知基础是领有动词具有向完成体标记发展的语义相宜性,语言发展的类推效应[6]是这一变化的直接的原因。“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汉语完成体的肯定式和否定式的表达是不对称的。十五世纪以后,‘没+V’逐渐发展成为稳定的完成体否定式,随后跟‘没’意义正好相反的‘有’也逐渐发展出完成体标记肯定式的用法。”[7]
“有”作完成体标记主要分布在部分疑问句及其答句中,如例(3)-(10)。少数出现在陈述句、感叹句中。
(3)方宏进:“他先骗了你,再让你骗别人,你有意识到吗?”
(4)李湘:“你们有提前沟通一下吗?”
(5)刘建宏:“(珠峰)南坡情况怎么样?有降水或降雪吗?”
(6)丁洁:“我让你去找一下你妈单位的领导,请他们给你们家报一点医药费,你有去找吗?”
(7)柳春江:“小怜,你为什么不看戏,是不是我得罪你了?”小怜:“你哪里有得罪我了?”
(8)白岩松:“泉灵,你是否有采访到台湾的记者?”
(9)张晓佩:“今天你的徒弟有来剧场吗?”李琦(演员,陕西人):“有来,有来。”
(10)赵屹鸥:“听说你自己攒钱买了把小提琴,今天有带过来吗?”学生:“有。”[8]

二、谓词后体标记“着”

现代汉语中的“着”有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用法。当读zhāo时,用着动词为“放置,搁入”和“用于答应,表示同意”等意思;用着名词为“下棋时走一步”和“计策,手段”等意思。当读zháo时,都为动词,有“附着”“挨,接触”“受到,进入”“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进入睡眠状态”“燃烧”等意思。当读zhuó时,作动词有“接触,挨上”“使接触或附着别的事物”“穿(衣)”“指派”“旧时用于公文的命令”等意思;作名词时是“下落”的意思。[9]以上“着”的用法与本文讨论的“着”体貌标记没有直接联系。作为体貌标记的“着”,应读成zhe,从句法分布上看,其主要呈现出如下分布形式:
(11)V(A)着 源于:大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