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母音昆明方言“变音”与日语中“母音无声化”共性联系研究

更新时间:2024-04-07 点赞:6749 浏览:16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昆明方言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以及民族杂居等原因,一方面继承发展了许多古汉语中本质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非汉语因素,从而构成了它的方言特征。通过分析昆明方言音变现象,将其与日语中的“母音无声化”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及相似性。本文旨在通过对两者的对比,探讨云南方言与日语之间的共性。
【关键词】昆明方言 变音 日语母音无声化 共性
1674-4810(2013)18-0010-04
方言是在特定区域、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文化,它承载和记录着本土的历史和居民的情感,充分体现了民间语言的独特魅力。相对而言,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生动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述等方面会更具体、更形象。
口语交际中的语音常常会发生一些形式上的变化,日语中的“母音无声化”为语言学名词,是日语发音的独特现象。简言之,就是将原本应由声带振动发音的某些假名(如母音的[i]和[u]发音结尾的假名),夹在无声子音(如音的[k]、[s]、[t]、[n]、[h]等)之间时发生无声化,也就是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只发气音。而在昆明方言发音中省略中文汉语拼音中的某一个声母或韵母,但并不影响表达的完整性,同样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昆明方言中的“略音”与日语“母音无声化”,正是通过这种发音方式,说话者不用将每个发音都机械地一个一个说出来,既省力、又能使语言表达圆润通畅。

一、昆明方言的产生

昆明方言与北方方言同出一源。云南的各种方言,一般是以人口占多数的地区移民的方言为主体,吸收其他地区移民的方言及当地世居居民(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和而成的。此外,还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
昆明的汉族移民所占比例很大,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方言地区,加上各民族的大融合,使昆明方言具有一定的形式和特征。
* 基金项目: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编号:KXB31201)
云南汉族方言的形成与云南汉族的移民史相联系。昆明地区的滇中一带是人类发源地之一。3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公元3世纪初,庄蹻入滇建立滇王国。到汉代,许多官吏、郡兵及仆人入滇统治;为了牟利和办事,一些往来的商旅在此长期定居;为了解决边郡官兵的给养问题,北方、南方边疆推行屯田实边政策。元明时期一些历年散兵、发配到此的罪犯及难民从北方不断进入云南。形成云南汉语方言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明初的汉族移民,据《明史》记载,民屯的移民数约300万人,主要来自于江南、江西一带。
云南自古是西南土著各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汉族人民来自内地,与当地土著在耕作及生活上互相融合、相互影响。
明代云南汉族移民大增、汉语地位开始上升,汉语官话于明中叶开始演变为云南方言。云南方言是以南京话为代表的江淮官话为基础形成的。清代以后,湖广、四川等地的西南官话对云南方言产生了很大影响。
以昆明为首的云南方言属于汉语西南官话,云南民间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元明时期中原的汉语语汇。云南方言用以结尾的字几乎全是入声,蜀黔虽也大部分类似,但远不及滇方言普遍。通观三地方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究其原因,与云南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交流有关。云南移民史的阶段性非常明显,都是大规模移民,再加之交通不便,使方言相对稳定。再者,云南地处边疆,长期独立于王朝,随后与内地方言交互沟通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独具江淮官话特征的滇方言。
从云南后来发现的一些碑刻来看,如东汉《孟孝琚碑》、晋代《二爨碑》、唐代《王仁求碑》、《南诏德化碑》,可以肯定从东汉到唐代,在云南,至少在一些重要城镇的上层人士中已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字了。
元代是云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在元代,云南第一次设立了从属于的行省。赛典赤·瞻思丁入滇时,带来了不少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旱人、伊斯兰教徒。如此众多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范文www.618jyw.com
的外来民族与云南当地人进行交流,必须有一种通用语言,这就是汉语。至今保存在昆明筇竹寺中的元代《白话圣旨碑》,即用汉语和蒙语刻成。同时。昆明的一些文人用汉语写作的作品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昆明白族文人王升的《滇池赋》。
明初,大批内地汉族军民到云南屯垦开发,使得汉族人口比例第一次超过了云南当地的土著居民,汉语成为了昆明地区的初始通用语言。
昆明方言的成型即在明朝时期。明朝以后从内地来到云南的汉族移民的原住地,大部分是江西、安徽、湖广、南京、陕西、山西、河北一带。到了清代和近代,华北、四川的移民也大量进入云南。
由此,可给昆明方言下这样的定义:昆明方言是在明朝初期,以江淮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了华北方言以及其他一些江南省份方言特点的汉语方言。至今还可从一些戏剧或典藏中依稀找到古汉语保留在昆明方言中的说法。例如:(1)包弹(“弹”读作摊):(古)指责,批评。来源:元代杂剧,见《董西厢》。(2)血胡淋拉:(古)血迹斑斑。来源:元代杂剧,见《勘头巾》。(3)鏖糟(aozao):(古)原指人身上汗垢,后形容肮脏。来源:元代杂剧。(4)蒙淞(音):(古)小雨。来源:东汉《说文解字》。(5)神:(古)形容人精神不正常,今多用“神头神脑”。来源:东汉《说文解字》。(6)相干:(古)有关联,或作“不相干”。例:与你有哪样相干?来源:《汉书》。

二、昆明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比较

迁入云南的移民来自南北各地,带入的方言自然也会在云南各地产生一定影响。不过,明初的政治中心在南京,不久后又迁都北京,因此,官话作为共同语言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官话在云南也被广泛使用,省城昆明及其周围地区自不必说,离省城较远的地方也是如此。但是以南京话为代表的江淮官话既不分en/eng,也不分an/ang,由此推测,云南一部分地方之所以不分an/ang,很有可能是受了江淮官话的影响。例如,江淮方言的黄梅戏,把“街”念“该”、“吓”字念“赫”、“鞋子”念“孩子”,以及“鸡眨眼”等的说法都和云南话一模一样。 滇方言内部大致统一,不同子方言之间的交流不成问题,但仍存在细微差别,这与该地区受到民族语言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如西双版纳汉语方言,在语调上与傣族话非常相似。而丽江话,则依稀有纳西话的影子。大理的汉方言音调就很像白族话;整个云南方言总体与大西南官话在语调上的区别也是受了一些彝语的影响。可见这些汉族人后代显然已与土著相融合,中原汉族移民的语言由于受土著语言的影响已发生了变化,而形成了如今的方言。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昆明方言韵母上鼻尾韵系统简化。首先,-m尾韵消失,-m、-ng尾韵合并成两套;其次,-n和-ng尾韵也开始相混,如en/eng,in/ing普遍相混,an/ang也在一部分地方相混,zh、ch、sh与z、c、s相混,并且一些韵母的发音在云南方言中也发生了改变。如下所示:
方圆:读成“番严”(fang-fan,yuan-yan);
上来:读成“散咧”(咧2声shang-san,lai-lie);
旅游:读成“里由”(lü-li);
给你:读成“格你”(gei-ge);
雷锋:读成“lui fong”(lei-lui,feng-fong);
佛教:读成“福教”(fo-fu);
蒙自:读成“mong zi”(meng-mong);
:读成“红储”(shu-chu)。
西南官话声调系统的显著特点是:古入声字,今读阳平。而具有此特点的昆明话也正是如此。用昆明话可考量某个汉字在古音中是不是一个入声字,方法如下:在普通话中不读阳平,在云南方言(昆明话适用)中读阳平的字,就是古入声字。
所谓入声,是指《广韵》等古代韵书中同属入声部的入声字所具有的声调。入声作为一个声调以及它所特有的入声韵尾,或多或少或完整的在现代汉语各大方言中被保留着。入声作为一个声调,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归并到其他声调中,消失了,连入声字特有的入声韵尾也脱落了。如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中,一、七、八普通话读阴平,六读去声,昆明话都读阳平,那么一、六、七、八这四个字就是古入声字。
迄今为止,汉语拼音中的声调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在以昆明为中心的云南方言成了阴平44、阳平3

1、上声5

3、去声212。

如《昆明歌谣》中的儿歌“扁担开花”。 各回各家,(guo31 hui31 guo31 jia44)
扁担开花,(bian53 dan212 kai44 hua44)
喏喏睡着,(no44 no44 shui212 zhuo31)
扁担结果。(bian53 dan212 jie31 guo53)
右图为汉语拼音的音调值(左竖线)与昆明话的音调值的对比(右竖线)。图中,中间箭头为音调。

三、昆明方言的“略音”与日语“母音无声化”

昆明方言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以及民族杂居等原因,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许多古汉语中本质的因素;另一方面吸收了一些非汉语因素,从而构成它的方言特征。值得一提的是昆明方言的语流音变。所谓音变就是语音的变化,在此将探讨昆明方言中略音的音变。
日语中的“母音无声化”为语言学名词,是日语发音时的独特现象。简言之,就是将原本应由声带振动发音的某些假名(如母音的[i]和[u]发音结尾的假名),夹在无声子音(如音的[k]、[s]、[t]、[n]、[h]等)之间时发生无声化,也就是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只发气音。

1.昆明方言的“略音”

人们在说话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字),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在此将其称为“略音”。
第一,国际音标中的两个清辅音之间的[i]或[u]在音拍中弱化,即汉语拼音中的声母+[i]或[u]+韵母,将[i]或[u]的发音弱化。例如:
煳头咧嘴 fu2 jtou2 l?3 zui3 (fu31t’ou44l?53 tsuei53)
煳屁 fu2 pi4 (fu31 p’i212)
核核 fu2 fu1 (fu31 fu44)
第二,清辅音+[a]或[o]时在相邻的两个节拍中重复出现、且词首为非高元音音拍时,也有可能发生元音弱化。例如:
发火 fa2 ho3 (fA31xo53)
发梦冲 fa2 mong4 chong1 (fA31mo?212 t?‘o?44)
上供 shan4 gong4 (?A31ko?212)
第三,词尾的清辅音+[i]或[u]或时元音脱落,只剩下辅音。除此之外,清辅音+高元音[i]或[u]时,在停顿之前也会发生元音弱化。例如:
真是 zhen1 shi4 (t?‘?n44??212)
哪样事 na3 yan4 shi4 (nA53iA212s?212)
憨不噜刍 han1 bu4 lu1 chu1 (xA31pu212lu44 t?‘u44)
灰普普 hui1 pu3 pu3 (xuei44 p’u53 p’u53)
灰巴拉处 hui1 ba1 la1 chu1 (xuei44pa44lA44t?‘u44)
第四,除了上述各种造成元音弱化的典型语音环境以外,元音[a]、[i]、[u]、[e]、[o]在以下语音环境中也有发生音变的可能:
两个韵母之间的[y],包括两个韵母弱化。即韵母+y+韵母,略音成齐口呼[i]。例如:
没有 昆明方言

一、bu4you3 略音后 biu53(mi?u53)

昆明方言二 mu4you3 略音后 miu53(pi?u53) 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