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布尔津县对布尔津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进展深思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7804 浏览:248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文化与经济、政治紧密相连,又是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优秀的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布尔津县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发掘民俗文化并与旅游业相结合加快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强县是布尔津县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立县实际,对布尔津县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提出建议以促当地农牧民致富增收、社会和谐、经济繁荣。
[关键词]:布尔津县 民俗文化 旅游业 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根与源,旅游时文化的形与体,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我们对乡村美丽的风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保存久远的文化传统等越来越向往,民俗文化旅游自然成为广大旅游爱好者的追求。布尔津县多个民族融居,民俗文化禀赋,具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名县,也是本届县委政府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发挥自身潜在优势在十二五规划中所作出的英明决策。民俗文化发展惠民生、促交流、构和谐、推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富民强县。同时变民俗文化资源优势为民俗文化产业优势,力促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与经济融通、与产业接轨,已成为我们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过程中具有核心价值的重要命题。那么,如何变文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对布尔津县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存在问题、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思路,谈几点自己看法:

一、布尔津县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将失去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我县的哈萨克族草原文化、俄罗斯的移民文化、蒙古族图瓦人的淳朴神秘文化,不仅有人缘优势、地缘优势,而且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名片优势。

(一)地缘优势

布尔津县境北踞阿尔泰山,南盘科克逊山,襟抱布尔津河与额尔齐斯河,是全国惟一与哈、俄、蒙三国交界的沿边县,这里不仅有中国最美的雅丹地貌、高山湖泊、辽阔草原,也有着梦幻般神秘的文化、浓郁的草原风情、游牧风情的自然风光。这些在西部独有的优势,成为发展布尔津县旅游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独特的文化优势

据史料记载,布尔津古称蒙古西部草原,历代建制均属中国地方政权。在西汉时期是西匈奴的游牧地,三国时属鲜卑,隋唐时期属突厥。清朝在平定准噶尔部后,布尔津一带属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节制下的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同时这里也是阿尔泰乌梁海左翼属下的游牧地。源自友谊峰的布尔津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县,在布尔津镇西汇入额尔齐斯河。1919年后,人们省去“河”字称为“布尔津县”。

1、草原游牧文化

布尔津县域内的喀纳斯景区被誉为“人间净土”,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人是最具特色的游牧民族,并形成独特的游牧文化。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留下原始生产和生活的足迹,布尔津县阿贡盖提草原石人、石制品、胡安德克鹿皮大衣、民族服饰、民族舞蹈,哈萨克族擀毡、刺绣、、叼羊、姑娘追、阿肯弹唱、民俗婚礼等及相继开发的融合民俗风情园、阿贡盖提草原民俗文化园、“喀纳斯盛典”演艺中心、白山布文化广场、也拉曼旅游开发区、也尔特斯歌舞宴会厅等民俗旅游服务项目,这些深厚的游牧文化、厚重的草原民俗风情和西域人文景观,集中展现了一个北方马背民族的民俗民风,浓缩了游牧文化内涵。

2、蒙古族图瓦人文化

禾木哈纳斯蒙古民族乡是中国图瓦人的主要聚居地,至今图瓦人一直保留着古老的人文景观,蕴藏着原始的文化特征。由于过去他们极少与外界联系,因此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其古老的部落、氏族观念和宗教信仰,在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岩刻、岩画、祭祀和墓葬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他们使用的是图瓦语,是中国现存的稀有语种,隶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直接再现了古突厥语分化前的许多语音现象,对研究古突厥民族的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喀纳斯村和与其邻近的禾木村共居住着蒙古族图瓦人1400多人,自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游客的增多和与外界联系的加剧,图瓦人古老封闭的生存环境正在被打破,图瓦人文化得到发掘、保护、开发,图瓦人的奶酒酿造技术、楚吾尔乐器、图瓦人民歌等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了将“云中部落”图瓦人的生活状况展示与游人眼前,布尔津县委政府尽最大的努力完整的保留了他们生活的禾木村和喀纳斯村原貌。

3、俄罗斯文化

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是中苏贸易的重要码头,中苏两国的船只来往密切,阿尔泰山中的各种矿石,被运往苏联,苏联的工业品又被运到中国。如今,县城建筑风格深受布尔津沉积百年的俄罗斯文化的深刻影响,始建于1952年的苏联领事馆驻布尔津办事处,随着历史变迁几经沉浮,于2012年6月被重新修缮充实之后已更名为中苏航运纪念馆,正式面向游客开放。这一古朴厚重、特色鲜明的俄罗斯文化,开始在布尔津这块热土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三)“名片效应”优势

布尔津县是中国旅游强县,并相继获得过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绿色名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自治区城市建设“天山杯”竞赛八连冠等荣誉称号。这些称号是布尔津县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全县各民族团结奋进的体现,也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名片。

二、布尔津县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客观来讲,布尔津县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可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种类繁多、潜力巨大。我们县大力开发旅游业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发了一些旅游产品,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也解决了部分就业难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民俗文化旅游业没有强有的市场吸引力、缺少特色的旅游品牌产品、缺少对哈萨克族文化、蒙古族图瓦人文化等名誉度的提升。

1、民俗文化旅游业规划不够系统

虽然我县聘请专家编制了旅游景区开发规划,特别系统的《布尔津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还不够完善,全县多个地方的牧游点、牧家乐等项目雷同,相互间的恶性竞争,扰乱了旅游市场,损害了旅游形象。有些景区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各景点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导致在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方面举步维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十分明显。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2、民俗文化开发缺乏展示窗口,旅游开发、保护、创新不够

我县虽然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但对文化资源原开发利用和创新的程度不够,特色不鲜明,尤其对优势文化开发形式和展示内容很单一,影像制品、画册、书籍等形式开发欠缺;已经开发的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展示,特别是缺少能够集中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生产场景、富有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展示馆。另外,一般来讲游客遗址兴趣不大,看过后也觉平淡无奇,但是外地对历史文化遗址一般采取建博物馆、展览馆的形式吸引游客,除了凭吊古遗址外,还可通过大量的实物、书籍、影视等影像资料,向游客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给游客耳目一新,而我们除了县民俗博物馆外,其它的却缺少这些东西。

3、民俗文化开发缺乏大手笔的创意、策划和宣传推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产品都需要包装策划、宣传和推介,作为民俗文化与旅游产品,更需要策划和宣传。如:“印象·刘三姐”使漓江山水魅力倍增,游人如织,说明了创意和策划对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策划,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我县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由于在策划包装、宣传、推介方面却缺乏大手笔,使得我们在发展中失去了很多机遇。

4、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纪念品缺乏精品

作为旅游要素之一的“购”,一直是我县旅游业的短板。目前我县的旅游纪念品与外地旅游景区有雷同,少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喀纳斯“符号”意义的旅游纪念品不多。无论在最繁华的河堤夜市,还是旅游纪念品销售比较集中的街道上,卖的旅游品大同小异:小玉件、小皮件、小花衣、小花帽、小乐器,这些旅游品即使在乌鲁木齐二道桥市场也能见到。究其原因:纪念品缺乏地方特色、外包装不精致、不吸引人以及特色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等。

三、布尔津县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

布尔津县目前缺少的不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但是,我们对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还不够深入、思路还不够开阔、理念还不够先进、机制还不够灵活、优惠政策还不够充分。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不妨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科学组织规划、成立专门机构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618jyw.com

,健全管理体制
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疆内疆外某些重视和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先行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全面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党委、政府不仅要在基本思路、发展规划等宏观层面给予明确指导,而且在项目策划、资源配置、市场推介和政策优惠等微观层面,也要先行谋划,因此,要依据本县的旅游规划制定详细可行的《布尔津县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体现整体性、长远性、延续性。
针对旅游文化资源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缺乏沟通的现象,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机构,从相关部门抽调得力人员,并聘请县内外对民俗文化非常熟悉、颇有研究的业内专家和民间学者参与,对当地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整理,对全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确保其得到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制订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布尔津县的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处于初始阶段,投入不够、经验不足,发展环境还很不完善。我们以税收、土地等实质性的优惠条件来换得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这里可以学习苏州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苏州招商引资的秘诀就是:一是以情招商。他们注重招商先交友,增进感情。二是以恒招商。苏州市的做法是培养一支外向型懂政策能说会干的招商队伍,选派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到大学深造,学习招商引资,派驻人员长期驻港、澳、台、日、韩及欧美发达国家,收集和了解外商的投资意向和外商与其他城市谈判的进展情况,全社会形成了浓郁的招商氛围。三是以商招商。鼓励外商投资,让外商“赚得满意,投得情愿”。虽然为此付出了较为昂贵的代价,回报率很高。

(三)注重文化保护、开发,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随着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增加,这些民族的民居建筑、服饰、饮食、婚丧嫁娶、节庆等生活生产方式都在悄然改变,少数民族文化同化、流失的速度也非常快,如果不能很好地保护我县独特的文化,先前大量的文化积淀就会失去魅力。因此,在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上,积极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运用法律手段对民俗文化加以保护,保住传统民间艺术,防止文化血脉断流。对优秀民俗文化重点发掘,门以政策待遇鼓励考古研究人员,认真发掘挖掘我们已经遗失或没落的优秀民俗文化,来重新评估他们的价值。对即将消失的游牧文化中的搬家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协助好教育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民俗文化的教育宣传和保护工作。
在民俗文化开发中,一是对民俗手工艺品的开发。既保留民间艺术的原真品味,又适应现代社会的消费情趣;既突出艺术内涵,又要体现商品价值,进行企业化生产,用现代科技拓展其实用功能,使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现代企业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增强了民俗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二是对对哈萨克族民族医药的研究和开发。哈萨克族医药是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鼓励民间组织研究和整理哈萨克族医学、医药,成立“哈萨克民族医药研究所”,建立哈萨克民族医药传承人制度,并积极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利用哈萨克族医药为旅游市场开发医疗保健、养生保健等旅游商品系列品开发。

(四)抓住地缘优势、突出本土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布尔津县的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我们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就必须立土优势、追求个性差异、彰显西域风情,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只有这样,我们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扎得下根,从而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活力。
一是借媒体宣传造势。借助媒体造势,现在电视台的“青歌赛”、“星光大道”等有影响力的节目已成为宣传本土文化的平台,推出很多明星,如:凤凰传奇组合、王二妮、丫蛋等等。也有很多地方电视台也策划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娱乐节目,我们也应当积极与其沟通,甚至可以策划、包装、推选选手参与此类节目,借此宣传我们的民俗文化。我们可以积极邀请自治区、地区各大媒体开展“美丽家园—魅力布尔津”大型采访活动,积极争取将布尔津县电视台加入中国旅游电视协会,从而加大对布尔津宣传力度。二是借旅交会推介宣传。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国际旅交会、冬、旅游资源推介会,主动走出去宣传布尔津,全方位推介布尔津资源、人文优势。围绕提升新景区(点)知名度,策划举办疆内集体婚礼等大型宣传活动,为布尔津县旅游业发展聚集人气、名气。 三是借民俗文化论坛宣传。开设阿勒泰山(语)系文化论坛,阿勒泰山系周边国家(土耳其、蒙古、哈萨克斯坦等)或地区属于文化同源区域,具有相似的亲缘血统、生活习性和民族风俗,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感,我们可以依托本县良好的地缘优势和优美的环境优势,邀请、召集周边各友邻国家或地区,组织开展阿勒泰山系文化论坛,以加强地域文化交流,同时提升我县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四是举办国际阿肯弹唱会宣传。可以策划跟哈萨克斯坦国家联合举办国际阿肯弹唱会,我们要扬长避短,博采众长,借鉴其他地方举办文化旅游节的优势之处,扩大主题宣传,邀请文人墨客作诗绘画、以文会友,开设哈萨克族文化大讲堂,邀请其它民族的优秀节目参演助阵,民俗手工艺品可以现场展演等,并将阿肯弹唱录制后进行翻译、宣传采用多种语言,在加强国际交流的同时,扩大我县旅游文化市场的知名度和国际知名度。五是借摄影节、影视拍摄地宣传。首先,每年的春季花海摄影节、金秋摄影节、冬季冰雪摄影节中优秀摄影作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宣展,让游客所到之处、所看之处都能摄影家镜头里的无限风光民俗文化。其次,可以把游牧文化的聚焦之地也拉曼新村、禾木、喀纳斯打造成影视拍摄地,通过影视作品起到宣传、推介的效果,顺利实现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五)挖掘民俗文化特色、选择动态开发模式

动态开发以游客参与或半参与特定民俗环境中的活动为主的开发模式,游客可参与当地人的歌舞、饮食、纺织、竞技、曲艺或种花养鱼、采摘果实和其他的生活或劳作、游戏活动,从中亲身感受当地的民族风情,极尽游兴。我们可以举办了许多特色鲜明的活动,如:以哈萨克民歌音乐为主体的草原绿歌音乐会、冬不拉音乐研讨会,以游牧民族特色餐饮为主体的草原绿色食品展示会、以马背文化为主的“姑娘追、、拾银”等活动,让游客体验“当一天牧民,过一天牧家生活”,通过参与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使都市游客真正领略到了古朴淳厚的民风民俗。

(六)以市场为导向,打造特色旅游纪念品,增收致富

全面提升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要把旅游购物作为拉动旅游消费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来培育,利用我县的特色优势,鼓励和支持开发中高档次、式样新颖、包装精致、携带方便、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一是旅游保健品开发。立足资源优势,对本地黑蜂蜂蜜、松籽、鹿茸、虫草等进行开发、注册、包装和销售。二是旅游纪念品开发。通过举办民俗工艺品展览,注重发现民间能工巧匠,开发民俗首饰、哈萨克刺绣、皮革编制、畜毛编制、骨雕工艺品、喀纳斯油画等特色品,既能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又能带动农牧民增收。三是民俗特色食品开发。充分利用民族特色传统制作方法,加工制作奶酪、奶酒、驼奶、风干肉、比瓦等,进行注册、包装,彰显地方土特产品,合理、便于携带,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四是开发高附加值旅游产品,要积极推广野菜、沙棘、中草药种植,开发高附加值旅游产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民俗文化,在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和借鉴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在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实现民俗文化的发展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费孝通先生有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是文化自尊,“美人之美”是文化尊重,当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间都能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时,世界文化和平共处、共同进步的和谐局面便为期不远了。
参考文献:
中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C].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3]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C].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4] 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新华网,2012年11月8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