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感人从美用美感人站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25539 浏览:1186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语文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智育活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美育,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跟据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美学教法,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一天天成长,使他们逐步具备美的欣赏力,美的创造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美育
2095-3089(2013)32-0-01
陶行知认为,美育主要促进人的感性发展,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与其他教育形态一起实现“真善美的活人”的创造。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他还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而美育正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即是:“小学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缺乏审美教育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缺乏审美意识的学生是不健全的学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当好美学指导,做好美的使者呢?

一、钻研教材,发掘美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一套语文教材就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美的因素比比皆是,既有丰富的内容美,又有精妙的形式美。正如罗丹所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海底世界》、《趵突泉》、《海上日出》、《桂林山水》等,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赏心悦目、令人陶醉的自然美;《我的战友邱少云》、《劳动最有滋味》、《一夜的工作》、《小珊迪》、《穷人》等体现的则是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社会美;《卢沟桥的狮子》、《人民大会堂》、《颐和园》、《清明上河图》表现的则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的艺术美。又如《绝句》、《匆匆》、《燕子》、《林海》、《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不仅有丰富的内涵美,而且在语言、结构、意境、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要善于发掘教材的审美因素,或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具有美的特征,并在教学时通过自己的讲课艺术引导学生去发现、感知和欣赏。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将美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二、创设情境,感受美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已成为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一种美育方式。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各种教学设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精心营造美的情境和美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如《桂林山水》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是融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于一体的美育好教材。在教学时,可以首先运用幻灯或教学挂图,引导学生欣赏画面。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受桂林山水之秀美。再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深入了解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色,并补充介绍桂林山水的相关知识和传说,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欣赏课件,进一步创设情境交融的意境,把学生带入美轮美奂的“桂林山水”中去感受和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最后,播放音乐,引导学生美读课文,畅谈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多感官地感受了桂林山水之美,而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爱美的情趣和审美的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赞美。

三、品味词句、理解美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语言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好词佳句不胜枚举。如《燕子》一文中的“赶”、“掠”、“落”等词准确传神地写出燕子从南方赶来闹春的急切心情和飞翔时的轻盈轻巧,特别是文章末句:“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更是以新颖贴切的比喻把作者心灵深处的惊讶与赞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也为读者展开联想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这些美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品词析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体味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也能使学生对文章所表现出美的意境和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四、指导朗读,体验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寓托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评价和浓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而朗读正是通向作者情感的一座桥梁。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以意逆志,设身处境,激昂处还他那个激昂,委婉处还他那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越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范读、配乐读、自由读、抽读、齐读、比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作者丰富优美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使他们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启迪和教益。

五、启发想象,丰富美

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象,学生的审美活动中也同样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启发想象是促使学生产生美感的重要方法。学生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正确的审美想象,能使静态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丰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所受到的审美教育也不再是空洞和肤浅,而是更加具体和深刻。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六、加强练笔,创造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加强读与写的结合,是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后,可让学生续写结尾,这既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又使学生希望小女孩幸福的美好愿望得以实现。又如教学《可爱的草塘》后,可让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发挥想象,仿写课文,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才能,而且也使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七、身体力行,传递美

“打铁须得自身硬”,传美也须自身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美的事物本身就是美的广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使自己尽善尽美,除了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外,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在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都要堪称表率,要做到言传身教。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摹仿,他们往往会从老师爱读的一本书,爱说的一句话,随手写的一行字等细节中去认识美、感染美。否则,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在小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将审美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语文教学为提高全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真正成为一名传递美的使者。
参考文献
《陶行知源于:论文例文www.618jyw.com
名篇精选》
《语文课程标准》
[3]《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4]《美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