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寓教于乐寓教于乐试述快乐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02 点赞:4048 浏览:1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师生交流的主场地,是学生展示自我的主舞台,是培养学生自信和创新的主阵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求知的活力舞台,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新课改;历史课堂;快乐教学
2095-3089(2013)32-0-01
新课改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吹到了课堂。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我在历史教学中一直尝试运用“快乐教学法”,充分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愉快、轻松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历史,感悟历史。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点燃课堂快乐的火种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把微笑带给学生,把耐心留给学生。我经常置身于学生之中,多激发、赏识和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参与、一起体验,给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启迪思路、发展思维。同时,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扬,交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在课堂上做学生的好朋友,积极为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尽情去体验、探索、感悟知识,尽情地展示自己。

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注入快乐的燃料

(一)用音乐敲开历史课堂的大门

初中生具有很高的求知欲,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会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恰当的运用各种歌曲导入新课。比如,在讲《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一课时,由于这段历史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先从网络上搜索到20世纪50年代的流行歌曲《社会主义好》,然后这样设计了我的导入语:“大家喜欢听流行歌吗?今天老师先带领大家欣赏一首流行歌曲——《社会主义好》,这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首流行歌,当时这首歌曲红遍了大江南北。从这首歌的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人民对社会主义的那种热情和向往。当时的人们就是在这种歌曲的感召下,意气奋发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在播放完这首令人奋发向上的《社会主义好》后,学生们的热情一下被点燃了,整节课气氛非常热烈。

(二)用故事充实历史课堂的内涵

初中生活泼好动,课堂上容易分散注意力。在历史课堂中,巧妙的把历史知识通过通俗化、趣味性的历史小故事把它传授给学生,可以很好的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比如:讲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在讲课前特地走访了经历过那场运动的前辈,从他们口中获得了第一手的历史小故事资料,课堂上讲给学生听,使学生了解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样,既丰富了历史课堂的内容,同时通过故事对学生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实现了课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为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

吴康宁教授在《课堂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曾深刻地指出:课堂本身确实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组织(班级与小组),特殊的社会角色(教师与学生),特殊的社会文化(教学内容及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因此,学生是“课堂社会”的亲历者,是课堂的参与者和交流者,课堂上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满足学生的自主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编排课本剧,充分体验历史

由于历史本身的特点——过去性使得历史教学显得尤为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必须能用各种教学方法重现历史场景,还原历史画面,才能真正使学生融入历史。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会选择让学生自编历史剧的方法,还原历史场景。比如:讲述《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一课时,我设置了表演环节——“我是隋唐外交大臣”。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名隋唐时期的外交大臣,自写台词,表演历史剧,亲自体验畅游于长安与日本、新罗、波斯等国的外交舞台,感受隋唐时期的外交。通过编排课本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课本知识,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为学生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德育、美育、创新教育、历史教育融汇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开展小组活动,促进交流合作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默默无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几乎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探究作为合作性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就课堂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探究辩论。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我在备课时除备教材、教法外,还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备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契机,预料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等。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新知,观察、分析、思考问题,探索规律,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真正体验到课堂的乐趣。
总之,要让我们的历史课堂充满快乐,就要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因参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
《历史教学的新视野》刘军高等,教育出版社
[3]《课堂教学社会学》吴康宁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