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儒家论儒家生命境界

更新时间:2024-01-10 点赞:15322 浏览:683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儒家生命哲学虽然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体系,但它具有内在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生命的清晰认识,对道德生命的不懈追求。从孔子的仁学境界,到周敦颐的“孔颜乐处”;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到王阳明的“致良知”。这种前赴后继的追求,蔚为壮观,形成了儒家特有的境界哲学,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重要的影响,激励着许多仁人志士以救国家于危难、拯生民于涂炭为终生志向。儒家这种现象和境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 生命哲学 境界
人是需要一种境界的,这是人之源于:论文摘要范文www.618jyw.com
所以为人的超越性和终极意义。冯友兰先生早年提出过系统的境界说,他所强调的是对世界和人生意义的认识(觉解);到了晚年,他一再强调,中国哲学的永久性价值,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儒家看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不只是快乐和享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实现“人之所以为人者”,人“最为天下贵”的价值。所以,儒家十分重视“仁”“义”二字,认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超越生命,是生命的不朽。只有在生命的境界中人才是完人,哲学的功用就是训练人成为一个有境界的人。

一、 孔子的境界

孔子的境界,即仁的境界。仁者,爱人,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君子”的人格内涵中。
孔子认为,圣人是最高的生命境界,但是圣人的境界难以达到。他指出,君子境界是可以企及的。君子是一个志于仁,且守礼的人,当其成为整个时代的典范时,人们都努力想做个君子。孔子整个的境界哲学,就主要都集中在君子人格的建构中。
孔子曾提醒子夏,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君子的人格境界、修养进路成为“圣人”,因此“圣人”是儒者的最高境界,但圣人不是谁都可以企及的一个境界。如其言:“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认为,圣人境界难以企及人的行为准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思想上)要志立高远,(行为上)要有德性,(内心)要善良,(能力上)要精通六艺。孔子强调,君子要光明正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这些是君子内在自觉的要求。
孔子的君子境界,有两个核心概念:一是仁,二是礼。“仁”是孔子哲学的核心范畴,“礼”是孔子哲学最具现实力的概念。首先,“仁”是君子境界的基本蕴涵。仁是君子内在的心灵品质,不假外求的主观动力和评价标尺。“我欲仁,斯仁至矣”,即是此义;“君子”的一切言行,最终都通过主体内在的“仁义”来权衡,所以“仁”是君子境界的真正主宰。而“君子境界”主要以“仁”的实现为目标,所以“仁”是君子境界的内核。“仁”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由内而外彰显出的“君子儒”气象,既要有内心修养的境界,又要有社会实践的事功。孔子从不轻许弟子为“仁”,唯有内心修养与社会事功同臻极境时,才有“仁的境界”。
其次,“礼”是君子的行为准则。君子“仁”的心灵品质,最终要用“礼”来落实。“礼”是一切行为的准则和制度,即合乎“忠恕之道”、“仁义之道”的行为规范。《论语》中有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表示“仁”与“礼”是统一的,即“仁”要落实在“礼”,“礼”是展现“仁”的最好方式。“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对“仁”的实践意义十分重要,但在义理根据上,“礼”以“仁”为本。
由此可见,孔子生命哲学的境界论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终极至上性,即与“天道”相联系的“圣”或“君子”的境界,另一个是经世致用性,即与“人道”相联系的“礼”的现实。前者是最高的理想“仁”,后者是理想的实现“礼”。

二、周敦颐的境界

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个人的快乐和品格,一向是儒家生命哲学的重要命题。周敦颐提出的“孔颜乐处”思想,就是希望通过倡导士子学人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并通过修养功夫实现个体的生命境界。
什么是“孔颜乐处”?《论语》有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读这段话,我们会产生一个疑问:颜渊为什么能够在他人不堪其忧的生活境况下不改其乐呢?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孔门贤人七十二,颜渊以德性和悟性列第一,孔子对他的褒奖,对他的器重无以复加。“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的故事,对当代人也是具有震撼力的。对于颜子的早逝,孔子异常悲痛。作为一个学生,能为一代圣人如此动容,他所达到的境界,无疑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佳话。
由此可知,周敦颐所言之乐,是一种内心宁静的快乐。陈来先生也曾说过,颜回之乐并不是贫贱本身,而是指超越了贫贱与富贵,达到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有了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即使有着人所不堪的贫贱,也不会失去心中的快乐。
“孔颜乐处”是一种为追求内心泰然宁静、超越物质的生命境界。周敦颐对“孔颜乐处”的重视和论证,既是宋明理学的源头,也开拓了孔子仁的生命境界。宋明儒者所追寻的最高境界,莫不与“孔颜乐处”有关,也为儒家学说确立了一个精神超越的重要标志。崇高的生命境界,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
所以,周子的境界,是内心宁静的境界,是快乐的境界。

三、张载的境界

张载,人称横渠先生,其代表著作有《正蒙》《易说》等。北宋初期,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文化上,三学归儒的问题是当时的一个焦点。自汉魏以来,佛教文化的广泛传播对我国本土文化特别是儒学思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张载兼负了“反佛、道,兴儒学”的使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绝唱,成为儒家生命哲学又一大境界。 张载“为天地立心”的境界,是天地境界。历史上真正的大儒,都是道德意识和使命感特别强烈的人。孔孟不必说了,张载就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他的绝学充分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要旨、当仁不让的奉献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终极关怀,成为后世仁人志士广为认同的生命境界。
首先是“为天地立心”。张载强调“尽心”,认为人本无心,因物为心,要深入了解宇宙万物,就要超越感官局限,扩展思维范围,把宇宙万物看作与自己息息相通的整体,把自己看成宇宙的一部分。这种境界,也就是冯友兰先生所说人生四境界中的天地境界。“天人合一”就是这种生命境界的具体写照。中国哲学史上,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概念的就是张载。按中国哲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认为人之于天,并非主客体的关系,而是部分之与整体,这一思想即“天人合一”。那么,天人是怎么合一的呢?中国哲学史上有四种观点:一是天人合于仁。“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这就是说,人之善端本天之所赋,惟有“以恕求仁,以仁求诚”,“盖恕与仁皆注重在取消人我之界限;人我之界限消,则我与万物一体矣”,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发端,即“天人合于仁”。二是天人合于理。“天人合一”思想大成于宋明理学,朱熹理学认为人受命于天、“与理为一”;王阳明心学认为“人心即天理”,“天人一理”。三是天人合于心。陆象山谓“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是理”。理与物不过是“心”的表现,故“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为“天人一心”。四是天人合于气。张载说:“穷神知化,与天为一,岂有我所能勉哉?乃德盛而自致尔。”“神,天德;化,天道。德,其体,道,其用。一于气而已。”可见,张载的“合”,主要是合于“气”。张载是气本论的大成者,他认为存在即气,“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而“天”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这里的“天”就是宇宙。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源于:论文怎么写www.618jyw.com
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是道学中的一段文字,具有纲领性的作用。它从“乾称父”到“天地之帅,吾其性”,明确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认为宇宙好比一个大家庭,乾坤是其中的父母,人好比其中的儿女,作为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人应该担负一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从这个前提出发,就可推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博爱精神,进而将所有的人类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将天下万物视为与人类一样的生命存在,这就是儒家生命哲学的博爱精神和宇宙境界。具有中国的天命信仰的儒家,不仅要求人在家庭中“尽孝”,还要为国家“尽忠”,为宇宙“尽心”。
其次是“为生民立命”。张载说:“天下达道五,其生民之大经乎!”张载发挥《中庸》思想,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和朋友,为天下之“五达道”。他不是将视为约定俗成的人间规范,而是以人伦秩序的建立,作为天地之道的具体实现。他说:“礼即天地之德”,认为“礼”不仅是一种秩序或规范,同时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为官即以“礼”安立人伦秩序,立生民之达道。
诚如冯友兰所言:“吾先哲之思想,有不必无错误者,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乃吾一切先哲著书立说之宗旨。”而陈来先生也认为张载所提的“四为”,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重要的影响,激励着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以救邦国于危难、拯生民于涂炭为终生志向。由此可知,张载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当只局限在一己,利害得失,而更应该从“人之所以为人所当尽之性分”来考量人在天地之间的存在价值。

四、王阳明的境界

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大儒,“良知”是其生命哲学的中心范畴。在他的《传习录》中,有道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是其一生学问的精义,也是儒家生命境界的高度概括。
“良知”是道德生命的根源。阳明说:“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这种本体之良知,是亘古不变的东西。“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用,不虑而知。”“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所同具者也。”这说明良知是天赋予人心的,人人具有的,它最初是处于本然状态的。这种本然状态的“良知”是亘万古、塞宇宙、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无善无恶之本体。他在《传习录》又说:“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了个善,却又有个恶来相对,故善恶只是一物。”这种善恶未分的“良知”,在王阳明看来还内涵“情感”因素。“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良知和情感是内在的、交融一体的整体性关系。因此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良知”。这是王阳明的独特见解。
“良知”是指导或规范社会行为。王阳明说:“良知是个是非之心”,“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良知”如何在具体道德价值行为中发挥作用呢?王阳明认为,“良知”虽然是处于潜在的状态,但它自身具有明镜般的明觉和纯然皎洁“知善恶、辨美丑”的能力。他认为,“良知”就是“圣人”,是一切价值判断的标准。所以,人人只需运用内心的“良知”,就可以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进行自我判断。
“良知”是生命意义的内在根据。在王阳明看来,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在于人心中有“良知”。良知是生命的源泉,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良知是“天植灵根”,在人心中是须臾不可间断的。如果“着了私累”、被物欲遮蔽,“良知”那种活泼泼的生机就不能显发,没有了良知,人也就如同禽兽毫无人性。同时,王阳明还认为,“良知”不仅是生命意义的内在根据,而且也是天地万物的“精灵”。
王阳明“致良知”的方法途径是格物。所谓“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既然有了“良知”,可以区分善恶,那么发挥良能,重建生活世界,就要“为善去恶”而“格物”了。朱子理学在宋代是主流。朱子主张“穷致物理”,所以,阳明先生早年深受“格物”影响。龙场悟道以后,才发现原来“向外驰求”局限外物的“格物致知”方法,很容易走入困境,应该“反身而诚”,在自己的心体上用功。因此阳明的“格物”功夫,与朱子不同:不再局限于外物,而在心体起用处做文章。
五、结 语
儒家生命哲学虽然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体系,但它具有内在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生命的清晰认识,对道德生命的不懈追求。
从孔子的仁学境界,到周敦颐的“孔颜乐处”;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到王阳明的“致良知”。这种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生命境界学说,形成了儒家特有的境界哲学。
儒家的基本生命价值是“最为天下贵”的生命观,如果仅此而已,谈不上境界;儒家追求仁者的君子人格,追求“穷也不改其乐”的内心宁静,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使命,追求“良知”的内圣修养。可见,儒家认为,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儒家生命境界的基本元素。
儒家的知识分子精英称为仁人志士。儒家文化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境界哲学对许多仁人志士的激励作用。多少仁人志士,以救国家于危难、拯生民于涂炭为终生志向,前赴后继,蔚为壮观。
儒家这种现象和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研究和弘扬生命境界哲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论语·颜渊·学而》.
郭齐勇.孔孟儒学的人格境界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6).
[3]二程集·周易程氏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4,10.
[4]周敦颐全集·通书·颜子第二十三章[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孟子·尽心上》.
[6]《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四》.
[7]《正蒙》.
[8]冯友兰:三松堂文集·卷4[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1.
[9]《经学理窟》.
[10]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11]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

2.(作者单位:江西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刘伟林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