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母语母语负迁移在英语翻译中运用研究设计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17216 浏览:72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会对学习者产生不同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对于母语的正迁移,能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语音的理解和掌握,而负迁移则会阻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翻译学习过程中。本文将结合母语负迁移理论,从英语语法、词汇及语言文化的角度来阐释母语负迁移的干扰与影响,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 英语学习 翻译 影响 解决方法
1674-4810(2013)20-0112-01
从二语习得理论可知,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从而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正向迁移能促进学习者掌握第二语言,而负向迁移不仅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还容易导致错误的语言认知,尤其是在翻译学习中更为突出。英语翻译作为基于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转换,在母语规则的影响下易产生负迁移,造成语义混淆或错误。为此,本文将从英语翻译学习实践中,对母语负迁移的表现进行分析,为再现英汉原文风貌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

一、母语负迁移在英语翻译中的具体表现

1.负迁移在不同背景文化翻译中的表现

语言文化间的差异性对于翻译来说特别重要,由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618jyw.com
于各民族地域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反映在思维观念,以及个人价值取向上也存在一定的相异性,而这种文化差异性影响到语言的表达方式上。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对于英语翻译的学习,往往受到汉语民族语言结构特征的影响,从而将汉语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移植到英语翻译中,产生混淆或错误。如汉语“挥金如土”译为英语时“spend money like water”,之所以用“water”代替“earth”,缘于英国作为岛国,其水资源的丰富程度犹如中国汉民族生活的大地一样。再如对于“a white day”的翻译,不能表达为“白色的一天”或“白色恐怖的天”,而应该翻译为“吉庆的日子”,其原因是西方对白色理解为圣洁美好的意思,而中国却以红色作为喜庆的颜色,白色只是丧礼上的颜色,由此而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差异下的语言翻译的不同。

2.负迁移在词汇翻译学习中的表现

词汇是表达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同语言的词汇来说,其所包含的意义与内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样以英语翻译为例,中国的学生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习惯于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单词本身的内涵与外延,翻译时往往因母语文化的影响而造成词不达意或用词不当。比如我们在翻译词汇teenager时,其英语所代表的含义是13~19岁的青少年,而非10岁左右的孩子。又如在翻译red meat时,从汉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从颜色上来划分肉类只是在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同样对于汉语中的“仁义”“阴阳”等词,却找不到合适的英语单词对应。再如在翻译“盐水”时,不能用“salt water”,而应该用“salt solution”,对于一张好看的电影票,不能用“good tickets”,而是应该用“good seats”;由此可知,对于母语负迁移在词汇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词汇的概念差异性,以及所指代的范围大小等不同,并受其风土文化习俗的影响较大。

3.负迁移在不同语法翻译下的表现

在英语句子结构变化中,语法形态的变化往往代表不同的语义内容,而在汉语学习中,却没有繁复的形态变化,多以对话双方的意会来传递思想。因此,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如果直接以汉语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直译,则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如在翻译“尽管今天的天气不是太好,但我们还是想要出去”时,就容易翻译成“Although the weather is not good,but we are still want to go out.”由此,就陷入了关联词语套用的错误中。同时,在句法结构上,英语强调紧凑,而汉语则在句法逻辑结构中更胜一筹。在翻译“有许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时,如果按照“There were many people attended this meeting.”来翻译,则忽视了句法结构与语序排列的差异,正确的翻译应为“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attended this meeting.”另外,对于英语句子中不同时态动词的表达,其过去式、过去分词以及单复数词尾变化等,都与汉语缺少对应的联系,因此,也是母语负迁移中常犯的错误。

二、应对翻译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的有效对策

从母语负迁移在英语翻译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来看,结合不同语言文化间的特征,有针对性地从负迁移的影响上来采取有效的对策,从而规避对学习者的干扰与阻碍。一是从英汉词汇的学习中,比较其含义的差异性,如东西方民族人文习俗、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的差异性,从而从“求同存异”中来增强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与感知,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二是从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上来比较,充分理解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与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从而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干扰;三是注重整篇句意分析,切忌断章取义,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做好段落间句子结构中的指代关系与连贯性,从而增强抵御母语负迁移的能力。
参考文献
罗红霞.标记性与汉英翻译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赵启君.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教学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
〔责任编辑:高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