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刍议刍议注重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更新时间:2024-01-05 点赞:14041 浏览:585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如抱负、兴趣、情感、情绪、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坚毅性和吃苦耐劳等,具有启动、定向、引导和调节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如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动力、目标与持久性,也就不可能生动活泼地学习,取得好的成绩。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既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要注重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会学习,会合作,会沟通,早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创新人才。

一、注重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童真、童趣、童心的特点,传统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片面强调繁琐的练习、盲目的抄写、过多的背诵以及偏重死记硬背的考试、考试、再考试,学生的感官未被调动起来,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没兴趣、没动力、枯燥、厌学、无聊,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无法发掘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品质和巨大的智力素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孔子在《论语》中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教育技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异刺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人只有高度注意了,才能充分感受刺激,提高兴奋性,对学习有兴趣,从而产生相应的学习效果。课程改革第一线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对学习有新异感,主动探究,由“要我学”逐步变为“我要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电教媒体重演示、重模拟、重实践、重实验、重动手操作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学生动脑动手,刻苦钻研,加强对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使学生学的知识记得牢,增才干。
现代电教媒体能创设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把许多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身临其境地品味,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教师适时的讲解、点拨,采用启发式、发现式、尝试式、情景式和讨论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变革,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习效能,体验“学会了”的喜悦,“提高了”的欣慰。抱着传统教育模式不放的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驾驭不了课堂,敲拍讲台,喊哑嗓子也很难奏效,教学质量低下,误人子摘自:学年论文www.618jyw.com
弟。

二、注重培养积极情感

1. 培养积极情感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的时期,他们情感丰富,自尊心强,易于冲动、急躁,重友情、讲义气,但见识少,有时容易上当受骗。因此,实施新课程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调节、迁移、感染、动力的功能。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说:“我认为,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力,也不存在没有智力的热情。”“情感”是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是不能命令的”,教师只有真情实意地引发、启动,让学生自主感受和体验,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真情实感的萌发。新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既是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也是新世纪创造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2. 教师是培养积极情感的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培养积极情感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具有积极情感,敬业爱生。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敬业爱生、品德高尚、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会产生依恋感,就会乐意接受教育。因此,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教师必须要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对学生充满爱、充满理解、充满。一旦学生感受到爱,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效应,心情好,热情高,“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爱学生要“一碗水”端平,偏心教育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过错,给你添乱,不要沉不住气、大声训斥,任何让学生在大庭广众面前丢脸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要管,要宽容,做到严厉而不冷酷,和蔼而不纵容,循循善诱,满腔热情。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要对学生高度信任,充满无比的热爱之情,那些所谓不可救药的孩子,也会改正错误,幡然悔悟,积极向上,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注重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好奇心、求知欲是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和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动力。这种思维方式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不被成见所束博,敢于标新立异,发表独特见解。《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道:“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但在学校教学中,扼杀好奇心、求知欲、新生力量的事仍然是常有的,如爱迪生曾遭受这样的待遇:只因好奇爱提问题,老师无法解答,就恼羞成怒,说他有意捣蛋,不可教育,学校责令其退学。幸好爱迪生的母亲有一双慧眼,给他小天地,爱护和培养他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他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励他发奋学习,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成为一位大发明家,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
为此,学校应想方设法注重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开发。
1. 教师要有理智的好奇心。如,教师有了理智的好奇心,学生对教师就充满新鲜感,常学常新,并随着教师点拨引导会产生持久探讨的强烈。有好奇心的教师眼睛特别明亮,能随时注意教育环境的变化,运用有效策略进一步分析探究变化原因,从而将学生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动力。
2. 小学课堂教学要设“障”立“疑”,活起来。古人曰:“学起于思,思缘于疑。”为了激发学生好奇、求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正确想问题、提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巧设疑问极为重要。教师设疑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其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没有一点难度的问题,怎么会有刺激性呢?没有刺激性的问题达不到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目的,因此设疑的问题应有挑战性,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探究,让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通过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启发,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提升思维水平,拓宽思路,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提高学习效率。 源于:论文怎么写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