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犹抱琵琶半遮面犹抱琵琶半遮面科研方法与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32441 浏览:1470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追求教学的精益求精,讲究教学方法的模式化,追求一种科学的逻辑美。有的教师更把教学当作一种“工艺”过程对待,醉心于运用雕塑家的艺术对本该让学生体悟的教学内容精雕细琢,或者把教学内容切碎成许多知识点要求学生机械地掌握。殊不知,过于精确化的科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压抑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其实适度运用“模糊教学”更能促进语文教学尽快向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迈进。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有关模糊性思维在老庄时代就已有了论述,语文教学中如果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育时机,采用“模糊教学”艺术,能收到比用清晰的表达、明确的语言、严谨的推理等科学教学手段更优化的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模糊教学”的可行性

(一)语文本身的模糊性

语文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弹性,语文作品中有大量不确定、亦此亦彼的事物和现象存在。从语文学角度看,形容词、概数词、程度副词以及部分名词,都具有模糊性。“老年、中年、青年”很难划出严格的界限,“高、矮、胖、瘦”等词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能依靠读者自己的感受去认同。语言的东西,不是精确明晰可以包打天下的,这就是“模糊”概念。“冰雪融化后变成什么?”答案自然是“水”,但如答成是“春天”岂不更妙?语文教学如过多沉迷于标准化、纯技术地训练,必然导致语文灵魂的失落和风干。

(二)教学过程的模糊性

课堂教学没有绝对的“清晰”,而是具有绝对的“模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在教学审美过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隐性特点,是课堂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外在表征。一个再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完全事先想好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正是这样的不可预测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所以可以这么说,模糊是创造的胚胎,课堂教学应当遵循这种“模糊性”,这样才更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如果非要学生精确地说出个所以然来,反而扯碎了文章的整体美,破坏了美妙的意境。

(三)学生认知过程的模糊性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全部认识是沿着一条错综复杂的曲线发展的。”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认识过程,必然是存在着“模糊──精确──模糊”的过程,没有模糊性就没有精确性。所以,模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糊认识是精确认识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这个客观规律,不可拔苗助长,强行灌输。比如,在教散文时,不少教师往往不遗余力地搬用和灌输给学生诸如“立意深邃”、“形散神聚”等术语,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知始终是模糊的,只有当学生广泛地阅读散文作品,达到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将之与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比较之后,他才有可能产生相对精确的理解。这个认知过程就是从模糊到精确的过程,相当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符合人类的一般认识规律。

二、“模糊教学”的常用方法

(一)少讲,让学生感悟模糊

杨润清老师对传统教学中的精雕细刻大胆质疑,他的“模糊教学”在国内教学风格流派中独树一帜。杨老师认为,“不讲明白,少讲,师生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少,收效最多,才是教学中‘善之善’的方法”。
《中国古代的建筑》是一篇有着浑厚历史积淀的说明文,教授时,可以采取“模糊教学”艺术,少讲精讲,重在引导学生对古代灿烂文化的进行审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这样不但潜移默化地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如果对课文作纯理性思辩地讲授,或者为了追求所谓的严谨、精确,讲授中冷不丁提问:“这个词语怎么解释?”、“这一句是单句还是复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将被这些“手术刀”肢解得支离破碎,毫无审美情趣可言!很多学生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那些令人感动的中外名著无动于衷,正是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忽视了“模糊教学”艺术,过分地追求所谓科学、严谨、精确之故。

(二)想象,让学生体味模糊

清代李渔说:“和盘托出,不若使人想象无穷”。想象是读者的二度创作。一个语文老师的任务,应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切不可将其“精确”地定格为某一特定情景,因为那样就会韵味全无、境界全失,学生本来十分丰富的想象力也会被窒息。
很多作品,存在一种模糊的审美境界,不似似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创造了这种审美境界,那么教学便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汉乐府诗《陌上桑》,作者写罗敷的美,就是采用了模糊手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模糊的写法当然也应该采用模糊的教法。罗敷究竟有多美,是不确定的、模糊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去想象,可以说是“你想象她有多美就有多美”。这时教师只要引领学生在“亦此亦彼”的多值形象天地里感悟语言文字的妙趣,根本没有必要用明晰确切的语言去概括或用某一具体现实的人物去类比学生头脑中已形成的罗敷形象,这样反而会影响其想象力的发挥,还会破坏学生的审美思维。

(三)设境,让学生体验模糊

为了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达到体悟语言文字的目的,教师可以借助声音、图像等手段,设置形象性模糊情境。这样的情景可以成为学生感悟语文的契机。对于《荷塘月色》这样一篇文质兼优的散文,可以先运用生动形象的描述性语言配以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引入一个又一个奇丽的画境:那“淡淡的月光”、那“明珠”“星星”般的荷花、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似的光和影”……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学生的模糊思维能力在美的诱导下,激荡飞越,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情境,这时引导学生的思绪向更广阔更深远的天地拓展:作者之所以创造出一种朦胧美的环境,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此,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心里涌起几分淡淡的喜悦,同时几分淡淡的忧愁始终萦绕胸间,这喜也朦胧忧也朦胧的心境,不正和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环境丝丝合拍么!学生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一下子明白了作者的思绪,获得“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鉴赏效果,产生一种空灵缥缈的模糊美感。

(四)留白,让学生创造模糊

当代画家李可染指出:“空白,是中国艺术的一门很大的学问。”我国传统文化总要讲究一个“空”字。国画要“留白”才空灵不呆;书法出了“飞白”才显出神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空白艺术,能更好得诠释文章的旨意。我们熟悉的莫泊桑的《项链》就是如此。玛蒂尔德得知丢失的项链是只值五百法郎的假货,人们在为玛蒂尔德白白受十年辛劳而发出感慨时,自然急于知道她听到这句话的反应,但文章却戛然而止,留下了一个模糊的结尾。这时教学艺术高明的教师不会一泻无余或包办一切,而总是留有余地,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去琢磨,去补白,尽可能地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去体会玛蒂尔德当时的酸甜苦辣,并从中进一步感受作品主题深刻性和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语文教学是美的,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解放思想,适当之处采用“模糊教学”,放飞学生灵性,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