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力学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激趣”研究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6501 浏览:194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建筑力学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面对一大堆公式、定理,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一些教学方法与手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力学 兴趣 方法 “激趣”
1674-4810(2013)24-0071-0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使学习者改变学习心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建筑力学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也是学生普遍反映“难学”的一门课程。如何搞好该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力学教师需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利用力学绪论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力学绪论时,首先以学生头顶上方的梁为例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梁常见形状为立放矩形截面,而不是橫放的矩形截面呢?如果材料用量相同,能否采用圆形、圆环形、T字形与工字形等截面形状呢?如果能采用,哪些比矩形截面梁更安全,哪些不安全呢?为了确保梁的安全,能否一味地使用较好的材料和较大的截面面积呢?同学们顿时感到茫然,在我们学习、生活与休息的环境中常见的梁,居然有这么多的问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开始了建筑力学研究任务的讲解。工程结构须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承载能力指的是结构承受荷载的能力,它包含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内容。所谓强度指的是建筑结构及其各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所谓刚度指的是建筑结构及其各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所谓稳定性指的是建筑结构及其各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上述这些能力与材料种类、截面形状、截面面积等有关。工程结构能正常使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安全,而一味地使用较好的材料和过大的截面源于:论文网www.618jyw.com
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是不经济的。显然,安全和经济形成了一对矛盾。建筑力学的任务就是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通过建筑力学研究任务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二、利用力学课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筑力学是一门有很多独特魅力的内容的课程。只要老师善于引导,教法得当,该课程完全能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乐教、乐学的良好关系。例如静力学中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其解题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如平衡方程有基本形式、二矩式与三矩式可供选择,投影坐标轴方向,力矩矩心的位置理论上有无穷多种选择。解题方法依据方程形式、坐标轴方向与力矩矩心的不同,往往既可以很复杂,也可以相当简单,复杂到联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简单到解三个一元一次方程,平时要求学生做题时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解题,这就给学生留出了很大的发挥智慧和灵活思维的空间,同时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通过例题的精选、解法的对比、作业难度的适当安排可使学生进入类似“智力游戏”的学习中,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激发了兴趣,启迪了智慧,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师生情感的相互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会对那位老师所教课程感兴趣,学习也就会更加用功。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应面带微笑地讲授知识,并回答学生的各种提问,对基础好的学生,要鼓励其更上一层楼,继续前进,继续努力。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多一点亲切、激励、耐心,少一点威严、批评、抱怨,对所有学生要充满爱。
教学实践证明,若教师能多一点之心,少一点专制之气,和学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任务,一起解决问题,则会激发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若师生关系紧张,相互之间不信任,乃至相互对立、敌视,则会出现对抗心理,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阻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引入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筑力学是土建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兼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双重性质,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亦具有代表性。研究对象从杆件到结构,教学内容有理论、有实践,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其后续毕业实训、毕业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目前高职二专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对本课程涉及的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知识掌握不好,在学习力学课程时就感到吃力、难懂。古人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把奖励机制引入课堂教学,对于打破沉闷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对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可以按照回答正确、基本正确与不正确三种情况给5分、3分与2分的平时成绩加分,对平时课后作业中采用了多种方法解题的同学,按照平时成绩加2分的办法给予鼓励,对解题方法有创新的同学,加分还可以适当更高些。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对基础差但在文体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平时亦可适当加分。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要有文体活动的拼搏精神,让他们在公开场合下获得成功的满足,进而体味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从而用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分析工程实践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筑力学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课程既包含了大量的基本概念、力学原理,同时又包含了大量的应用方面的内容,即该门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力学来源于实践,而学生通常没有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如何在建筑力学的教学中使复杂的专业理论深入浅出,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而案例教学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法。
如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高54.5m,建塔初期,塔体还是笔直向上,但建至第三层时,发现塔体开始倾斜,工程被迫搁浅。全塔于1360年建成后,塔顶中心点还是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m左右。几百年来,因松散的地基难以承受塔身的重压,仍然继续而缓慢地向南倾斜。但奇迹是它没有倒。
问题:为什么比萨斜塔没有倒?
分析:比萨斜塔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使得主体结构倾斜,倾斜程度大大超出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筑规范所允许的顶部位移值,但仍然屹立不倒。其原因为重力作用线仍在底部边缘的内侧。假设它向右倾斜,而把左侧底部地基的刚性减弱至零,这时,重力产生的力矩会让结构正过来,不需施加外力扶正,重力作用使其稳定。
通过本案例,学生知道了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很广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好力学的浓厚兴趣。
六 结束语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兴趣不是天生的,是从后天的生活经验和教育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陈德先.建筑力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严跃成、申继红.力学课程案例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5):140~143
〔责任编辑:庞远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