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美中美街头采访批评性话语分析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33867 浏览:1562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英国发起的关于话语分析方法的学科,是批评社会科学的一个方面。主要分析隐藏在话语表面下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不仅研究话语的会话意义,而且关注这种意义深层次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中美街头采访 批评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能力
1674-4810(2013)24-0198-01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原则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为了履行自身的首要任务,即探索语篇与其过程、语言形式与社会以及符号过程等的辩证,要求能对语言形式作更有力的描述。费尔克劳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原则概括为:(1)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社会问题,对社会发展和矛盾在语言和其他符号中的表现进行剖析。(2)话语构成社会和文化,话语是社会和文化再现和变化的场所。(3)批评性话语分析对话语结构不仅是描述性的,更是解释性的。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一般分析方法

费尔克劳把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分析方法分为四个方面:语篇的分类系统、及物系统、情态系统和转换系统。

三、实例分析

近期,国内的一系列采访百姓是否觉得幸福,幸福是什么的视频广为流传,本调查找到了中国留学生就同样的问题,在美国纽约的街头,对美国市民进行采访。本文将从两段视频采访中,观察被采访者的各种表现,通过上述几种方法来分析其意识形态对其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其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旨在对比中美两国人对待同样问题作出的不同反映与回答,从而对比两国人的生活态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1.分类法
第一,个人与集体。用分类法将采访中的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回答进行整理,发现在中国人的回答中,集体主义的名词出现的频率较多,问到他们关心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中都是国家的事、集体的事,如党的政策、钓鱼岛问题等。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态比较重,说任何事都会先讲国家、集体,把个人摆在次要位置,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中国人较固定的思维模式。美国人的回答更多的是关心自己是否过得开心,能否感觉到内心的自己等,他们更注重自身的感受,个人主义色彩偏重,说什么事情都会先讲到自己,说出自己的经历或想法,而且他们的回答方式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并不固定。
第二,自由与拘束。通过将采访中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表现进行分类,可以发现,中国人在接受采访时,会有沉默不语、躲闪镜头或拒绝接受采访的一系列表现,从这里可以看到中国人的拘束感,为人比较谨慎、小心,如担心被放在电视上播出会造成一系列影响。接受采访的人,其表现力也较为模式化,回答相对来说比较统一。相反,美国人接受采访的表现却相当地活跃,有时会与主持人畅谈起来,或反问记者,态度较为主动,有的人还会与记者开玩笑,表现力较强,表现形式也较为自由、多样,回答上多数阐述了自己真实的观点。
2.情态法
第一,动词。通过阅读上述采访,我们可以总结出,在采访中国人的时候,回答基本上一致,都是:幸福。运用肯定回答。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一点,在多数人的回答中,会出现“嗯……还可以吧”或“还行吧”这类不太肯定的回答,多运用情态动词,相当于英语中的maybe。这一方面,看出中国人都会在镜头前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都会表现出正面的回答;另一方面,回答的不太肯定,表现出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的中庸、谦虚的态度。在采访美国人的时候,回答较为多样,有的人说幸福,有的人说不幸福,美国人并不是总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方面,也有直接表达负面情感的,而且,肯定的回答表现出美国人直接、大胆的意识形态,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态度亦是如此。
第二,时态。通过视频可以看到,在采访中,问到什么是幸福的时候,中国人经常会用到,“能有固定工作”,“基本上所想的和所要的都会有吧”,“希望以后能挣钱把生意做大一点”,这些句子大多时态都是将来时,这表现出了多数中国人都会有点理想主义的意识形态,把重点放在将来,放在理想中。在采访美国人时,他们会用到“快乐就是享受经受过的每一刻”,“快乐就是比如现在坐在这里享受音乐”,多数时态都是现在时,这表现出了多数美国人的现实主义意识形态,把重点放在现在。
以上是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来阐述中美市民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表现方式的比较与分析,在这一对比中,还涉及了跨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差异等因素,还需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618jyw.com
要进一步分析。
四 总结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用来分析及解剖话语的一种方法,它以社会为基础,探究话语暗示下的意识形态、权利关系等,并通过对大众语篇的解读,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及社会过程,因此,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话语分析来让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意义浮出水面,以利于读者可以新的角度来审视语篇,帮助读者提高话语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廖益清.批评视野中的语言研究——Fairclough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1999(2)
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2000(4)
〔责任编辑:高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