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想象力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想象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05 点赞:9416 浏览:348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不言而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
想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没有积极的想象活动,要想顺利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只能是一句空话。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语文,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活动。依靠想象,可以深入文本意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扩展知识领域,接受情感的熏陶。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都应结合学生的学情,借助语文教材,加强词句、修辞等阅读教学。紧密联系生活,扎实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一、挖掘教材内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文章皆非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是对原文的再创造,在教学有情有景的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边学课文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通过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悟情感,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现行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情文并茂,生动形象。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生机盎然,充满情趣,是自由的“乐园”,读后仿佛置身其间,流连忘返。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以动映静,化静为动,动静相宜,文字优美,情景交融。联想自然,引人入胜,足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飞翔。初中教材中的古诗也大多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作者留下的想象内容充实进去,如,《钱塘湖春行》,学习时如果缺乏应有的想象力,显然无法体味诗的情趣,获得美的感受。

二、通过词汇及修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言是想象的工具,感知、储存和提取想象的材料都需要语言。否则,人们的想象就只会永远停留在直观形象的水平上。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词汇;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通过词汇及修辞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词汇中的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一般都具有动作和形象色彩。例如,太阳、青山、笑、墨绿等词语,都能引起人们的想象,在头脑中浮现这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些词语所指称的具体形象、动作、形态、色彩等。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这些词语时,除了向他们解释词义外,还应当注意指出它们指称的动作或事物的具体形象,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修辞中常见的比喻、拟人、夸张等,都是一种艺术想象活动。在大千世界中,很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似现象”,不少的修辞与相似现象密切相关,而想象则是在“相似现象”的基础上腾飞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修辞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修辞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加强语言表达训练,丰富学生的想象

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也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这样说,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任务不但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还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想象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言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顺着作者的思路,运用续写的方式,推想课文情节的发展,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游行结束以后的情景是怎样的——“皇帝大怒,杀了许多说他没穿衣服的人”;“皇帝把骗子杀了,把说谎的官员撤了职”;“皇帝的王位被推翻了”;等等。丰富精妙的情节,便会从学生的口中奔涌而出。在语文课上,如果对课内外那些结尾含蓄、耐人寻味的文章,也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很好的培养。这样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文本内涵,而且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除了上述策略以外,还有许多有效的方法。譬如,教师在课堂上有声有色地朗读吟咏,吐纳珠玉;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使学生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等等。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有效地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提供的意境。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出文章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或场景,形成连续、整体的表象,让作者的感情和读者的心弦合拍。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