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刍议刍议初中语文课堂不足设计与解决一般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7379 浏览:2374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师要改变课堂主角的地位,让位于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理念,但在实践中并不是大多数教师能够真正做到的。经常听到教师这样埋怨:“学生启而不发,课堂如一潭死水……”面对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实验,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注意以下几点,你的课堂教学会充满活力,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

一、问题的设计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具体。大而空、笼统模糊的问题,放手给学生解决,只能让他们束手无策。如在学习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有的教师这样问学生:“读完课文之后,你觉得‘空中楼阁’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源于:论文的写法www.618jyw.com
”这样的问题在新授课上提出未免太空泛,缺少认知的渐进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分层次、有梯度的设问。如这样设计问题:1.小屋及周围环境与尘世有什么不同?2.写小屋在山上有什么意图?3.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关系怎样?作者为什么把景物写得那么美丽动人?4.我的“空中楼阁”在哪座山上?这样写有何含义?这样设计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生就能够思考、有话可说,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自然的就得到了发挥。

二、问题的解决

从教学角度来讲,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视结论。但是,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体味、感悟、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学生适当的、合理的思考时间。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得出结论。所以学生的学要有适当的、合理的时间作保证。笔者认为我们正确的做法是:设置疑问——学生独立思考、感悟——讨论、点拨——解决问题。经过这样的等待,大多数的学生想好了,知道怎么说了,也就有了自信。久而久之,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得到了增强。

(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较难回答的问题或学习上的困难,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告诉答案,而要适时的提出具体而有启发性的“补充问题”,穿针引线,扶助学生,和学生一道得出答案,解决问题。

(三)点击学习成果,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感。

学生通过以上方式的学习获得了结果,使课堂上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学习到此并没有结束,还应让学生对结果作出自我评价、自我鉴别。谁对谁错,还存在什么问题,最后由教师指导、点拨、小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把新的语文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更高一级的语文能力。当然,学生的智力结构、认知方式、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学生的学习结果也不会一致,教师不能机械的采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不同的学生,而应理解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特风格与感受并给予充分肯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感。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才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每个人都希望成功,每个人都需要成功,求知的学生更需要成功感。没有什么比强烈的成功更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成功感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和信心,带来启迪和智慧,带来热情和友善,带来执着和坚毅。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发掘其闪光点,及时给予热情洋溢的鼓励和真诚的赞赏,让学生在激励和赏识中经历美好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
总之,在课堂上,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相互讨论和质疑。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