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个性化“弹”一“弹”个性化阅读“四部曲”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22337 浏览:968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个性化阅读,就是阅读文本时要有读者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它强调学生在“独立阅读并思考、独特体验并表述、独到见解并交流”的过程中使课文的内涵不断得到开拓和建构,使课文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时代性。
关键词:语文;阅读;个性化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萨特语)在这样一种生生不息的阅读创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总是以自己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理解赋予课文以全新的意义和阐述,从而使课文的内涵不断得到开拓和建构,使课文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和时代性。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实施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独立阅读并思考、独特体验并表述、独到见解并交流”。那么,阅读教学该如何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呢?笔者认为,在课堂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这样:尝试“弹”一“弹”个性化阅读的“四部曲”。

一、悬念设疑,激发个性化阅读

教师恰如其分的悬念设疑不仅可以吊起学生阅读的胃口,使学生成为兴致浓厚的文本读者,更可以使学生在主动积极地解疑释疑过程中思维大放异彩,多元化的解读层出不穷。
例如,在《玩出了名堂》一文中,笔者是这样进行悬念设疑的:都说“玩物丧志”,然而,列文虎克不但没有“玩物丧志”,反而玩出了大名堂。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到底玩了什么?为什么能玩出大名堂呢?这时,学生已经兴趣盎然,急切想深入文本,了解“后事如何”。而在研读文本过程中,学生自读自悟,自说自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不时从学生身上迸发出来。
又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结课时,笔者继续使“悬念设疑”发挥功效。笔者这样设疑:学过课文后大家知道了母亲看过小作者的诗后,大加赞赏其“精彩极了”,而当父亲看过诗后,却把诗放回了原处,说“糟糕透了”。同样是一首诗,父亲和母亲的态度截然不同,这是为什么呢?没想到这个矛盾式的“悬念设疑”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展开了辩论式的交流,话匣子顿时打开。而学生思维的火花、独特的见解、个性化的认识一下子把文本的内涵变得丰富起来,饱满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语文课堂中,适时设置悬念,巧妙布疑,必然能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打开思维的源泉,激起想象的涟漪,而学生则会在揭开一个个“谜”的同时得到一个个超越自我的收获。

二、文本补白,拓展个性化阅读

文本中有许多内容留有让学生发挥的余地,存在着“空白”召唤力。这些“空白”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去诠释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空间里对文本的解读变得更多元化,更饱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与文本有密切关联的“空白”,让学生个性化地“补白”,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更好地拓展、丰富文本的内涵与意蕴。
例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至“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时,笔者抓住了“围观的人会如何赞叹、议论”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联想,以自己的经历对文本进行补白。有的赞叹他的“人”,有的议论他的“画”,而且说得不尽相同。而学生多角度地联想和解读,对文本的理解自然深刻了。
再如,当《荷花》一课教学至第4自然段“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时,这处省略号的“空白”也为学生留下了很大“补白”的空间。而学生围绕此处省略号的“空白”进行合作交流,以丰富的联想来填补空白,不仅模仿了文本进行了句式训练,也多层面领略了美丽荷花使作者陶醉的情景,极大地丰富、拓展了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其核心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而文本补白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表达,是一种深层次的生本对话。可以说,文本补白是学生解读文本的一个独特视野,能为学生拓展个性化阅读开启一扇明亮的天窗。

三、感情朗读,彰显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而评价学生的朗读,不仅有语音、语调,更应该有感情的把握和对内容的理解。学生对文本不同的理解,就会有不同的感情朗读,而不同的感情朗读,也正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因此,感情朗读是彰显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一大外部特征。
例如,学生在朗读《桂林山水》中“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这一句时,有的把重音放在“清”字上,以强调漓江水的清澈、晶莹,有的则把重音放在“真”字上,以强调作者对漓江水清澈、晶莹的无比赞美、惊奇之情。对于学生不同的领悟、不同的情感表达,笔者都在教学实践中给予了充分肯定,因为这正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正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在。
又如,朗读《去年的树》“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这一段时,学生也表达了他们独具个性的感情朗读。有的表现得很悲伤,因为他们理解到明年树可能再也见不到小鸟了;有的则读得特别高兴,因为他们知道此时的树正陶醉在小鸟带来的欢乐之中,对来年充满着憧憬。学生理解得不同,朗读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体态语言也不尽相同。
学生的感情朗读过程,是对文本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它带有极大的个性色彩。这样的感情朗读是学生主动将自己融入作品的“美读”(叶圣陶语),是要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切感受的,是要读出自己的丰富个性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感情朗读时以最美丽的声音、语调、形态等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从而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更生动地彰显自己的个性,更真切地读出真我。

四、课堂练笔,提升个性化阅读

如果说文本补白,在“说”的层面极大地丰富了文本内涵,拓展了个性化阅读的水平面,那么课堂练笔则在“写”的范畴有力地提升了个性化阅读的质量,引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向纵深发展。
例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当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神圣不可怀疑,以及补充资料中布鲁诺向权威挑战的下场时,笔者设计了课堂练笔:伽利略承受着人们的责备,忍受着人们的谩骂,还冒着生命的危险,为什么还大胆地怀疑人们心目中的神,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呢?这一练笔使学生大有不吐不快的激动感,纷纷执笔,抒写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个性化的感受。就在学生沙沙的纸笔摩擦声中,伽利略的形象跃然纸上,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灵。
再如,《丰碑》一课,笔者在教学结束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练笔:面对这样一个军需处长,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将军为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此时此刻,将军会想些什么呢?请你用笔写一写。此时的学生沉浸在情感的波澜里,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飞翔在想象的王国里,练笔的内容和写法都可用“丰富多彩”一词来形容,即使有相同感受的学生,运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也是迥异而富有个性的。
课堂练笔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所以,在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中笔者经常安排课堂练笔这一教学环节。然而,同样是语言表达,课堂练笔能使无声的语言化作有形的文字得以充分表达,因此,它较之于文本补白更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在提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大大提升个性化阅读的质量。
个性化阅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从理念到实践的“全副武装”。然而,在现行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多“弹”一“弹”个性化阅读的“四部曲”,甚至是“五部曲”“六部曲”等,以初步形成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操作策略,丰富我们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论认识,这样做不仅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更是学生身心发展差异性的客观体现。一句话,个性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凸显课堂生命的必然要求,是语文阅读教学本质回归的时代呼唤。
[参 考 文 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龙文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符 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