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思维思维创新研究

更新时间:2024-02-25 点赞:2745 浏览:72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思维创新的源泉

创新从来不是凭空捏造的,大部分的创新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革新,革新的内容包括加工、改造、引进科学技术重组等,而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来自于需要,比如说人们希望自己从繁忙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希望机器替自己洗衣服,有了这种需要,便有了发明的动力,就在原有的洗衣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原来的洗衣过程洗涤、漂洗、脱水等机械化。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有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低级需要

创新首先要满足的是低级需要即最基本的需要,例如:水、食物、空气等的需要,要求水更加纯净、健康,食物更加营养、多样化,空气要清新、无污染。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的需要,通过思维创新使人们更加安全,没有恐惧感,如:报警手机、可视电话、监控器等的出现,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和尊重他人的需要,我们可以创新人们的交流、联系、建立感情的方式,像微信等的出现,使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便利,世界更像地球村。

(二)高级需要

高级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创造、审美和认知的需要。高级需要的实现必须以低级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主要体现在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成就感的获得。人们工作、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使自己的能力、价值、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思维创新在自我实现的领域已经用电子书籍、便捷的办公用品和办公软件等领域的创新为人们的成功添砖加瓦。
但是,正如一句广告词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思维创新会导致更多新产品的出现,让人类的生活更加轻松、便捷。

二、思维创新的实现

思维创新的实现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发生的质变。

(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创新需要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创新开始于了解某个事物,希望用更新、更先进的事物来完善、取代该事物,以满足新的需求。心理学认为形成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个体感到缺少什么,有不足之感。二是个体期望得到什么,有求满足之感。需要是这两种状态所形成的心理期望,需要是思维创新的起点,思维创新能实现自我,而实现自我后带来的快乐、获得的成果使工作动机转化为个人动机,就会产生强大的创新动机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二)厚积薄发,大海捞针——创造满足创新的条件

思维创新的产生需要有充分的准备。首先,有大量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引进、分析和运用,以及时间的耗费、知识和经验的大量积累。其次,要对原事物的优点和缺点了如指掌,同样需要时间、精力和金钱,为思维创新提供充足的保障。

(三)求之不得,寤寐思之——形成创新的思维定势

随时随地处于创新的心理状态,吃饭时想、睡觉时想、走路时也想……无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会情不自禁的与自己的思维创新的主题相联系,甚至寝食难安、废寝忘食,当形成这种有利于思维创新的心理定势后,就会为创造性的思维产生构造了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断进行思维创新的尝试

失败是成功之母,思维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进行猜测和假设,通过不断尝试和排除,摆脱旧思想的束缚,不再因循守旧,而是将事物的组成部分以新的方式组合、或者引入新的材料进行局部改变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尽可能多的提出各种假设,为思维创新不断开辟道路。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点

头脑风暴法是思维创新产生的重要渠道。通过互相启发、交流思想、集体讨论来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其实,头脑风暴法的集体讨论如果再加上一对一的个别讨论,即分别给在相关领域对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研究的人交谈,使思维互相撞击,蹦出火花。会得到无意启发,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点。

(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思维创新的实现

在有了一系列的准备和长时间的努力后,就会水到渠成、茅塞顿开,产生创意,这个时候一定要立刻记下来,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通常创意只是一种假设,要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具体到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思维创新来不断深化、补充和丰富。
作者简介:
宗慧娟(1976-),女,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目前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新闻传播专业在职研究生、河南省驻马店市一高的中学一级英语教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