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新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试述新时期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式革新探究学术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16905 浏览:640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收稿日期:2013-01-23
作者简介:郭锐,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日本立命馆大学国际地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吉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长春/130012)
摘 要:研究生教育存在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研究生教育结构失衡状况严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国际不接轨等诸多问题。为此,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从全方位、多角度入手,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当务之急,一是转变传统观念,加快国际接轨步伐;二是明确培养目标,实行分开培养模式;三是调整配套政策,促动制度层面改革。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历程;研究生教育改革;配套政策
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为517200人、博士研究生为67216人,招生规模已经接近美国。另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编著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一书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考研人数首次突破了百万大关,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就业率的连年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拓思路、创新举措,不断促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新的转变已是当务之急。

一、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发展阶段(1949-1966年)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1902年清政府颁布实施的《钦定学堂章程》揭开了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序幕。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现代学位制度得以引入并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从而使我国研究生教育逐步走上了正轨。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大学组织法》、《大学章程》等法律法规,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新的规定和整改,从而使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得以初步成型。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和成就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也蓬勃发展起来。
建国初期,我国深受苏联的影响,研究生教育可谓是“苏联模式”的再版。1949年12月,由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618jyw.com
教育部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的教育改革方针是:“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主义教育。”[3]此后的教育改革大体围绕这一方针展开。1953年,由教育部颁发实施的《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中提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专门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培养方式采用以苏联专家为主体的导师负责制。
这一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密切相关。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不免产生了质量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伴随着中苏关系的起起伏伏,我国开始注重总结办学经验,逐步走上了独立的研究生培养道路。1961年,印发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研究生培养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这标志着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开始向着逐步完善的道路迈进。1963年,教育部召开了高等学校研究生工作会议并通过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该条例(草案)对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求、方式和年限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基本上确立了前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从而为健全新中国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与调整阶段(1967-1999年)

十年的波及面之广、破坏力之大是难以估量的,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未能幸免,本已初步建成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几近于崩溃。“”粉碎之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重新步入正轨,研究生教育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做好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由此研究生教育迎来了新的篇章。1978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将1977年和1978年两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一并进行,统称为1978届研究生。至此,我国研究生招生工作重新步入正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走上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振兴之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心。1980年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这是建国以来颁布的首个学位条例,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的正式确立及与国际接轨,就此我国研究生教育步入了现代化进程。在改革大潮的极力推动之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带来了研究生质量下降等一些问题。为此,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了“稳步发展,保证质量”的总体方针,并在1986年发出了《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既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也要注意培养应用部门的高层次人才”[4]。这打破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学术型的单一培养模式,学术型与应用型并行的、适应社会多元化人才需要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起来。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从而开启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先河。[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针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先后审批通过了工商管理、临床医学等12个专业学位,从而使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进入到多样化的新时代。1993年2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教育为本”、“科教兴国”的战略思路具体化为行动纲领。该纲要提出“应基本稳定基础学科规模,适当发展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重点发展应用学科”,同时“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制度,大力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人才”。随后,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开始了新一轮深化改革。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从而确立了继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并将“素质教育”引入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与此同时,我国的学位制度也日趋完善,研究生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

进入21世纪,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其中最明显、最直观的表现是研究生数量持续较大幅度增长。根据各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研究生已连续6年超过了20%的增长率,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在校研究生整体规模的迅速扩大。2000年以后,我国研究生规模连续4年以25%以上的速度递增,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了近3倍,到2004年已增加到了32.63万人。与此同时,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日趋多样化。从培养经费的来源上看,主要分为计划招收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和自筹经费研究生;依据在校与否划分,主要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远距离教育等开放式教育研究生;从就业趋向上看,主要分为自主择业研究生、定向培养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从培养机构上看,主要分为高等学校培养的研究生、科研机构培养的研究生以及两者共同培养的“两段式”研究生等。[6]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的必然反映,反之也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研究生教育价值的日趋多元化。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较好的提高在职人员的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还可以解决经费不足、设备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尽可能满足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巨大需求。另外,我国建立了一批研究生培养基地,这些基地既是教学中心也是科研中心,由此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体系。从实际情况出发,我国还建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管理体系,较好的处理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及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更趋多样化,虽然取得的成就颇为显著,但是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小觑。

(一)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研究生教育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主要体现为研究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而非其质量的持续提高。研究生大致可以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以学术型研究生为例,其定位主要是学术上的精英人才,可以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能够参与高层次的科研活动,毕业后可以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工作,并由“学习知识”升级为“创造知识”。不过,目前我国的学术型研究人才远未达到这一标准。可以说,由于目前教育资源短缺、管理运行机制滞后、培养目标错位等原因造成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并为社会所广泛认同。究其原因,这与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扩张有着紧密关系,由此出现了两种后果。
其一,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日趋紧张。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致使导师队伍、科研经费、实验条件等一系列资源一时间无法充分满足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需要,其中导师队伍的稀缺表现的最为明显。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剧增,造成每位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加。为保证这些学生顺利毕业,其教学方式由传统的“讨论式教学”正逐渐演变为“批量化生产”,致使研究生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种模式下培养的研究生,其实践能力不强,研究能力也一般,谈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其二,研究生就业难的状况日趋普遍。如今广泛流传的说法是,本科生找工作难,研究生找工作更难,就算找到了工作,很多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能力也并不认可。传统模式的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种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等,造成了用人单位对当前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较低这一普遍现象。在此,不能忽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科化”现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两种教育体系,前者属于“通才式”教育,而后者是“专才式”教育,即强调通过学术研究活动更好地带动学科教育。不过,由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很多高校在培养规格上既未体现出两者的不同层次和差别,也没有将两者很好地对接起来,从而导致了“把研究生教育仅仅理解为本科生教育的自然延伸,非常自然地用本科生教育的模式来套用研究生教育的实际,用本科生教育的规范及其价值定位来评定研究生教育”[7]。

(二)研究生教育结构失衡状况严重

如前所述,研究生培养分为学术型与应用型两种。其中,学术型研究生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应用型研究生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8]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失衡较为严重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一方面,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比重过大。我国研究生教育恢复之初,主要是为了迅速解决高等院校师资和科研人员匮乏等问题。即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了专业学位的设置,但是这种培养模式一直延续至今,目前采用的培养模式依然是以单一学术型为主导。不过,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导师资源日趋稀缺,造成了难以培养出真正写出高质量学术论文、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研究生这一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新兴及应用型学科的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专业型研究生不仅比重小、类型少,而且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研究生大同小异。我国推广专业学位教育已经历时多年,但是专业学位教育还不成熟。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带有深刻的“学术化”的烙印,其从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导师组成、论文要求等方面,均与学术型研究生相类似。不管是学术型研究生还是专业型研究生,均以分数为唯一标准,二者在课程设置、导师组成等方面几无差异。众所周知,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其在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到实际工作部门,而目前的状况是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依附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其自身没有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所培养的应用型研究生更是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现实需要。
研究生教育结构失衡的直接后果是,在现有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下,既难以培养出可以高质量完成科研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又难以培养出可以高水平完成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加之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教育模式“本科化”等一系列问题,其尴尬地位可见一斑。研究生教育体系与社会需求之间一直缺乏有效的互动调节机制,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亟需的人才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对广大学生自身及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均会造成严重影响。高层次人才是驱动并最终建成内发型技术创新国家的核心要素之一。学术型研究生难以胜任科研工作且不能创新知识,也就难以为我国科学技术的持续提升做出贡献;而应用型研究生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会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充足的活力,由此社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也面临着重重压力。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国际不接轨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较为严重的封闭性,一直难与国际接轨,这与我国的研究生课程设计不合理有很大关系。[9]目前,我国的研究生课程普遍偏多,但是内容相对陈旧,多为死板枯燥的理论知识,对现实性和前沿性的直接反映不够。尤其是对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和富有争议性的问题,广大研究生难以从课程设置上寻找到深入探究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几乎全部依靠教师在课程讲授中的课堂讨论或是课下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此外,还存在学科壁垒现象严重、教育资源缺乏共享等一系列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国际化程度偏弱。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大源于:论文开题报告{#GetFullDomain}
势所趋。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国际化”这一趋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缺乏前瞻性、战略性的国际视野,不仅缺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以及同世界著名高校的竞争与合作,更缺乏对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规模和比例的重要认识。同时,开展有深度的国际学术交流,进行高质量的跨国合作科研的意识严重匮乏。目前个别高校启动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存在规模小、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我国研究生培养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存在学位标准不明晰、质量保障不健全等问题,从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交流合作等方面很难与国际接轨。
三、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诸要素进行的科学化统筹和设计,其是研究生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与否,严重制约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优劣,影响到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从全方位、多角度入手。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其改革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和改进,有三个方面的改革是当务之急。

(一)转变传统观念,加快国际接轨步伐

一个制度的建立和一种模式的确立都是基于一定的价值理念。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思维观念的封闭性和价值取向的功利性。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较短且波折较多,直到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了新的建设。这造成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只注重形式的采用而忽略了实质的作用,加之培养经验不足、受传统思维和冷战思维的影响,观念上比较封闭,缺乏开放性和灵活性,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也不能与国际接轨。为此,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时代性和前沿性,要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反映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和科研成果;同时以开阔的胸怀,不断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合作,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更好的对接经济社会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增强国际化水平,在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上与国际充分接轨。
在这一过程中,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难免会有急功近利的趋向,试图以最快的途径、最少的时间,争取优先地位,解决现实问题,从而造成了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不良培养氛围和“商业化”等投机心理。众所周知,教育作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与积累,价值观念的功利化会严重扭曲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环境。这种急功近利使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难有成效。诚然,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深化期的中国面临着诸多问题,社会风气略显浮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系统内的成员,应当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和更加理性的思维,不能被时代一味地引领,而应当积极地引领时代,真正为国家提供高素质优秀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切实的保证。

(二)明确培养目标,实行分开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不仅要为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提供学术人才,还要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由于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差别很大,因此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清醒认识二者的差异,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实行分开培养模式。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是以专业为基本单位开展的围绕专业领域进行的相关教育。这类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并围绕该专业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现代科技以综合化、大交叉为发展主线,这要求学术型研究生既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学科视野,又要担负起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历史责任。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主要是为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这类研究生不仅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10]为此,需要进一步转变培养目标,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理念,积极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较强实践素质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三)调整配套政策,促动制度层面改革

单纯的转变思想观念和明确培养目标,而缺乏配套的政策调整和制度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将难有发展和突破,因此需要落实各个环节的具体改革措施。其一,合理设定培养年限。学术型学位和应用型学位的要求大相径庭,因此要加快改革僵化的三年制培养模式,选择开放性、灵活性和兼容性的弹性学制。其二,科学设计培养课程。精选课程且数量适中,体现前沿性、发散性和交叉性,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增加反映学科重要成果及发展动态的相关信息。其三,加快改革导师制度。减少每位导师每年招收学生的数量,以增加导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使导师真正做到“指导学生”。对应用型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度”,采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各取所长,真正做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其四,改革评估指标体系。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当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标准,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体系。对于应用型研究生,其质量评估的重心要转移到以“产品”(学生)为主的“产品模式”上,同时建立健全质量评估与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校自评工作。[11]
四、结语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生培养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着为国家提供高水平人才的重要责任。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正稳步发展,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可小觑,如师资力量不足不强、培养目标缺乏前沿性、难与国际接轨等。而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混淆,更是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之间不对等的后果。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转变传统观念,以开放心态传播新成果,积极与国际接轨,努力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同时,明确培养目标,把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分开培养,以适应不同岗位的现实需求;调整相关配套政策,多渠道、多层面地真正促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切实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熊丙奇.研究生教育“泡沫”为何越吹越大[N].新华每日电讯,2012-07-18.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

1.139-146.

[3]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1-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684.
[4] 培养研究生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教委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N].中国教育报,1986-12-20.
[5]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7.
[6] 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
[7] 叶邵梁.研究生教育必须走理性发展之路[J].教育改革与管理,1998(2):32-34.
[8] 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9):69.
[9] 张新厂,钟珊珊,管兆勇.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J].江苏高教,2011(3):74-75.
[10] 王青霞,赵会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6-139.
[11]程斯辉,王传毅.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50-53.(责任编辑 于小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