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负载文化负载词描述翻译研究要求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6533 浏览:224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基于文化翻译理论和描述翻译学理论,本文从奈达提出的语言文化特征五个方面对《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大陆版和台湾版两中译本翻译策略的效度进行描述性研究。最后指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规范的多变性决定了译无定则,在文化转换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方法,而不是一种文化凌驾于另一种文化之上。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描述翻译学研究;《哈利·波特》
[]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202-3 doi:10.3969/j.issn.1006-283

1.201

3.0051

1 . 引言 现今,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已毋庸置疑。文化包含着语言,并影响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言也是记录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的重要媒介。而词汇作为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特别是负载着某种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即文化负载词,也叫“词汇空缺,这些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包惠南等,2004:10),“因此其在源语中的功能和含义转移到译文时发生翻译困难”(张南峰,2004),因此不少研究者致力于寻求文化负载词的最佳翻译策略。而本文以《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简体中文译本和台湾出版社繁体中文译本为案例分析,基于文化翻译理论和描述翻译学理论,对两中译本翻译策略的效度进行描述性研究,但对两个译本的优劣不予置评。以下首先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然后进行案例分析即两中译本的对比研究,最后结语。
2 . 理论基础
翻译与文化关系密切,传统的翻译观已不足以解决翻译活动的难题。随着文化翻译观进入人们视野,它为翻译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在当今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发挥了巨大作用。奈达在其《语言、文化和翻译》中辟有专章探讨文化与翻译,提出语言文化特征分为五类: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巴斯内特在《翻译、历史和文化》提出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不应割裂孤立,而应相辅相成,在文化平等原则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源语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文化共享。勒菲弗尔在《翻译、改写以及文学名声的控制》指出任何文学翻译都必须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它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它的解读和接受,始终都会受到一系列互相关联、互为参照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总之,文化翻译观表明:在翻译活动中,应以尊重文化差异为前提,不应忽视社会文化背景下语言意义的复杂性;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同时受到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
西方的描述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图里提出以译语为导向进行研究,研究译者在文化环境中实际是怎么做的,而不是去规定应该怎么做,把译著视为译语文化中的既成事实,不去判断译著的优劣,只做客观的描写,而进行描写翻译研究目的就是发现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实际抉择,即翻译规范。图里将翻译规范分为三种: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其中操作规范涉及翻译过程中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属于影响翻译作品的微观因素。因此本文采用描述翻译研究方法,根据奈达提出的五大文化特征,对上述两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一方面论述了操作规范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指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规范的多变性决定了译无定则,在文化转换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将一种文化凌驾于另一种文化之上。
3 . 案例分析
3 . 1 生态文化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一书提到许多有关魔法的植物和动物,以下是大陆版和台湾版对比分析(为了便于对比,本文把台湾版的繁体字转换成简体字):
原文:but they were still allowed to swear
loudly if the Venomous Tentacula seized them unexpectedly from behind. (P. 205)
大陆版:但是当曼德拉草的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毒触手猝不及防地从后面抓住他们时,他们至少可以大声地念咒。(P.170)
台湾版:但至少在万一不小心被“毒触手”从背偷袭时,他们还可以大声咒骂出来。(P.285)
“Venomous Tentacula”是一种有魔法的植物,是罗琳女士创造出来的。Venoumous是有毒的意思,Tentacula是拉丁语,相对应于英语的tentacle,意为触角;触手;触须。大陆版翻译成“曼德拉草的毒触手”。曼德拉草是生长在欧洲南部的一种草,有像人形一样的根须。曼德拉草对于读者来说较为陌生,此处加上毒触手便容易理解,从此翻译可看出大陆译者做了充足的功课,对异国的文化和对罗琳女士关于魔法方面的生造词有一番研究。台湾版采用借译,直接翻译成“毒触手”,用引号以示一种植物,另外原文借用拉丁语,较为正式,台湾版翻译为“毒触手”可能稍显随意。由此看来译者对源语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同,使得在译本的处理上产生了不同。
3 . 2 物质文化
原文:…apart from a scrawny fox that had
slunk down the bank to nose hopefully at some old fish-and-chip wrapping in the tall grass. (P.25)
大陆版:只有一只精瘦的狐狸偷偷溜下河岸,满怀希望嗅着深深的杂草丛中几只炸鱼和炸土豆片的包装纸。(P.15)
台湾版:只有一瘦巴巴的狐狸悄悄溜下河堤,满怀希望地望着草丛中几张吃剩下的炸鱼薯条包装纸。(P.39)
中国饮食与英国饮食非常不同,像例句中的“fish-and-chip”是英国一种特色食物,英国快餐店把炸鱼和薯条放在一起售卖,通常打包带走。大陆版翻译成“炸鱼和炸土豆片”,会被误认为是两种食物,并且“chip”是薯条,不是薯片(crisps)。台湾版翻译成炸鱼薯条虽说有点陌生,但是较正确,而且现今西方快餐在中国盛行,读者都能理解。 原文:“Madam Roerta’s finest, oak-matured mead,” said Dumbledore, raising his glass to Harry, who caught hold of his own and sipped. (P.51)
大陆版:“罗斯默塔夫人最好的栎木催熟的蜂蜜酒。”邓布利多说着朝哈利举了举杯,哈利抓住自己的那一杯酒喝了一小口。(P.37)
台湾版:“罗梅塔夫人用橡木桶酿的上等蜂蜜酒。”邓不利多说,举杯向哈利敬酒,哈利握住他的杯子啜了一口。(P.71)
英国自古擅饮蜂蜜酒,这种酒一般是用木桶酿制而成。“oak-matured”大陆版译成“栎木催熟的”,较直译的翻译方法,台湾版“橡木桶酿的”,相较来说是意译。oak指栎木或橡木,不过橡木较为常用。但“催熟”会造成误解,让人感觉oak似乎是催化剂,而“橡木桶酿的”准确表达了此处的文化涵义。
从上面两例可看出台湾译者对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较准确,和他们较早受西方影响有一定关系。
3 . 3 社会文化
原文:“Good afternoon. I he an appointment with a Mrs Cole, who, I believe, is the matron here?” (P.247)
大陆版:“下午好,我跟一位科尔夫人约好了,我想,她是这里的总管吧?”(P.204)
台湾版:“午安,我和科雨太太约好了,我想她是这里的护士长?”(P.305)
“matron”在中文里没有对应的词,这是一个较古老的词,此词通常理解为学校的护士长。但在此处科尔夫人是一所孤儿院的院长,大陆版译为“总管”,采用归化,涵义传达较为准确。台湾版译为“护士长”则较为牵强,局限于科尔夫人仅管理护士一职。此处可认为台湾版译者由于疏忽没有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此词的意思。
3 . 4 宗教文化
原文:“Maybe he’s broken his Hand of Glory,” said Ron vaguely, as he attempted to straighten his broomstick’s bent tail twigs. (P.124)
大陆版:“也许他打坏了他的光荣之手①。”罗恩一边用力把他扫帚上的弯树枝扳直,一边含糊地嘟嚷说。(P.101)
①西方巫术中的一种护身符,一般取被处以绞刑的人的手用曼德拉草或其他草药缠裹并浸泡而制成。持有该手的人可用它在黑暗中照明,但其他人却看不见。
台湾版:“也许他弄断了他的光荣之手,”荣恩有点心不在焉地说,他努力要把扫帚里弯掉的尾枝扳正。(P.160-161)
“Hand of Glory”和一种巫术有关,源自于法语“main de glorie”。大陆版和台湾版都译成“光荣之手”,但是大陆加有注释,台湾没有。从文本类型来分析,大陆版与原著一样定位于儿童文学,而台湾版面向的读者比较广,预期读者有更高的理解水平。
原文:You’re making Stan a Scapegoat, just like you want to make me a mascot. (P.325)
大陆版:你把斯坦·桑帕克当替罪羊,就像你想把我当福神一样。(P.267)
台湾版:你拿史坦当代罪羊,就跟你想拿我当护身符一样。(P.399)
“mascot”是指把一样东西作为象征,认为可带来好运,这个词源自法语,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大陆版译成“福神”,加入自身宗教文化,带有佛教色彩。台湾版译成“护身符”,没有特别的宗教色彩,但也很好地表达了文本的含义。此处可以看出大陆的很多词语受到佛教影响,而且很多词都源自佛教。
3 . 5 语言文化原文:
Why Are You Worrying About You-Know-Who?
You SHOULD Be Worrying About
U-NO-POO
The Constipation Sensation That’s Gripping the Nation! (P.113)
大陆版:你为什么担心神秘人?
你应该关心
便秘仁——
便秘的感觉折磨着国人!(P.90)台湾版:
你干嘛要担心“那个人”?
你应该要担心的是“怎么拉”——
造成全国恐怕的便秘问题!(P.146)
原文“You-Know-Who”与“U-NO-POO”谐音,一个指伏地魔,一个是指两兄弟经营的店铺内售卖的一种治便秘的药。大陆版不仅准确表达了含义,而且谐音也做得很好:“神秘人”和“便秘仁”。台湾版,相对来讲,译成“那个人”和“怎么拉”,涵义没有明显表达出来,而且原文搞笑谐音也没有体现出来。此处谐音译出与否,对意思理解并无大碍,但若巧妙地把谐音译出可以看出一个译者文字功底以及对翻译得尽善尽美的追求。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陆版和台湾版中译本各有自身的特点,或优或劣,不易评判。
4 . 结语
本文基于文化翻译理论和描述翻译学理论,对《哈利·波特和“混血王子”》大陆中译本和台湾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两个译本各有特色,文化转换中方法呈现多样性,并不是一种文化凌驾于另一种文化之上。另外,对这两中译本的选取,一方面《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本身充分体现了异国文化,另一方面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也有截然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案例的说服性。但文中所举例子并不尽然,不可避免会带有主观色彩,而且本文只涉及微观层面译者在翻译策略上的选择,还有待于进一步做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Eds. Translation, History & Culture[C]. London: Pinter, 1990.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London: Routledge, 1992.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
Rowling, J. K.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M].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2007.
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618jyw.com
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J.K.罗琳.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M].马爱农,马爱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J.K.罗琳.哈利·波特6:混血王子的背叛[M].编译组译.台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外文出版社,2004.
张南峰.艾克拉西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评介[J].中国翻译,2004(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