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是为了教是为了不教技巧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5724 浏览:200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618jyw.com
【摘要】 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 其要义不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而要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受用一辈子. 本文介绍了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学;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以几何倍数增长,学生学习方式转向以自学为主,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就很重要. 小学生如果从小就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就能更好地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在一次次教与学的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

一、化被动为主动,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培养自学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学,学习是自己的事,只有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生刚入学,我们就要让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只有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才能提高自学能力. 我们要让学生喜欢数学,第一堂课不用急着上课本内容,而是应该和学生讲一些数学的趣味故事. 比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做个PPT,名字叫“欢迎进入美妙的数学世界”让小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被逼着做得事,数学作为人类第一种共同语言,本身就是很有趣的,就像《原来数学这么有趣》这本书,采用了拟人法,以数字0和1与两个人对话,让数学充满人性,也充满亲情. 几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 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所以,我在新课引入上就常常会用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的引入以及视听效果的结合. 比如我在教学《24时记时法》的新课引入就是通过一段《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展开教学的,学生很快就能联想到这是《新闻联播》的音乐,其播放时间是晚上7:00,接着我在引导学生观察《新闻联播》的片头视频上面的时刻为“19:00”,从而引领学生一起进行研究. 所以,抓住学生的兴趣教学常常会事半功倍.

二、从示范中领悟,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正确的课堂教学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如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一定会养成学生知识学得死,懒于思考,等吃“现成饭”的坏习惯. 在平时点滴的教育中,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着手,告诉学生应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让学生从示范中领悟方法. 循循善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平常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试着从生活中找数学原型,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应当应用于现实,比如讲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回答生活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圆形,哪些是三角形,这样既能带动课堂气氛,也能避免我们教师照本宣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下课后,也应提示学生在平常业余生活中可以找找哪些是什么形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不是课堂时间也自己动脑的好习惯,自学能力自然上去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 ”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循循善诱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如果教师把全副注意力都用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而忽略了学生,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会很费力了. 这里我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在设计学习过程时一定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我们要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其实就是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我们就不能盲目地以自己的理解去教学,而是要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教学.
要让学生主动自学,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自学环境. 不久前,听南师附小的贲友林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是一堂研究学习课,一上来贲老师就抛出一道28 × 12的题目让学生竖式计算,并解释为什么这样算. 学生马上就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有的学生记录,有的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场面仍然很有序,而且学生的讨论也很激烈. 自学也应该有这样一个环境,要先阅读,然后小组之间讨论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问,最后小组展示自己组的自学成果. 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还处于直观思维层面,要让他们通过一段文字自己去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是有些困难,所以教师在自学前也可以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自学,就像贲老师一样,他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习而是一开始就提出了研究学习的问题,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学习. 所以好的学习环境,精辟、有针对性的问题是学生自学的重要前提.

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数学教育中,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有时候适当地大胆放手也是必须的.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曾经在一堂课上,我在讲第二章时,可是发现有位同学,课上根本不在看黑板,而自己自说自话地已经在看最后一章了,这学生平时成绩一般,我平时也没特别注意,作为新老师,当时只觉得这学生很不听话,就提醒他注意听讲,让他看黑板,以后上课不要开小差,后来把他叫到办公室一问才知道,这学生平时都是喜欢自己看书,自己理解,因为经常上课不听老师讲课,常被老师批评,所以平时自己看的一些理解不了的,也不敢问老师,而上课时间,我们讲的95%基本都是他已经看完消化了的,而强制他看黑板听课,反倒是耽误了他的学习时间,所以那次之后,我就让这学生以后上课可以不用听了,作为老师也不会怪他不听课,但是自学中有什么不懂的要课下独自问我,果然,之后的期末考试,该学生名列前茅. 所以说,我觉得平时对于特殊学生,我们也要因材施教,不能太死板,有时候应该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