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浅谈浅谈学生探究地图能力培养电大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6932 浏览:234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学习地理时,地图可以作为一个媒介帮助我们理解地理知识。包括世界的各大洲、各大洋的地理特征以及人口、交通、资源等情况。但是很多学生因为缺乏探究地图能力,图表的展示不仅不能够给他们带来帮助,反而理解地图成为他们的负担和压力,导致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通过对学生探究地图能力的培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掌握探究地图程序、培养探究地图技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地图能力是一个不断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地图,对于刚刚触及初中地理知识的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对于专业地图(比如等高线图)理解更为吃力。所以探究地图能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对探究地图能力的训练应当贯穿于每一节地理课堂之中,有耐心地从基础强抓。最基本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地图“三要素”:即地图比例尺、方向坐标以及图例注记。
二、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这是探究地图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图例注记的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帮助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探究地图顺利和正确。在教学中学生清楚扎实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的基础后,方能继续深入地理解地图的内涵。在这一基本训练之上,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学生提高对地图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清地图的类型。这其中包括地图、地理原理图、剖面源于: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ww.618jyw.com
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各种类型,经常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通过这种经常性的训练,使学生慢慢地就能够区别每种地图不同的特点、性质以及各自不同的探究地图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三、探究地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确定地图的类型、范围等内容。如讲述“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成因”,先让学生观察洋流的流向及南亚地区冬、夏季风的风向,进一步引导分析两要素之间的关系,季风环流的成因就迎刃而解了。教师最好能把一些空白地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加强检查与督促,使图植根于学生的脑海,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每一副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一地图要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五、绘制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绘制图表”要求学生能够模仿、记忆、想象,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动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出某地降水柱状图。
六、图文变换,提高探究地图分析能力。主要是数据表格与图形之间的变换,通过变换培养探究地图能力,如针对人口、资源、气象、工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图文变换提高探究地图分析能力。
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既注意规律性又注意特殊性。地图反映的是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相对位置、空间结构等。
八、物或现象的空间,在探究地图时要求学生不能只了解一副图的概貌,还须对图中局部地区、个别地理事物有所认识、分析、了解。
九、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采取不同的方法,掌握不同的技巧。如政区图、地形图,最好能结合空白轮廓图,边学边练,循序渐进,先掌握主要的高原、平原、山脉、河流、岛屿、主要国家和首都。例如,在讲解《世界地图》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感觉记忆各个大洲、大洋的轮廓十分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增加这节课的趣味性,可以展开一个绘画竞赛,主题就是描绘各大洲大洋的形状,并要展开丰富联想,利用大洲大洋的轮廓再进行创作性的绘画,利用世界地形地貌分析各大洲出现的各种地理现象。比如中国的疆域轮廓可以指引学生记忆成一只大公鸡,加深记忆。
十、熟练运用一些模式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比如,“全球海陆分布简图”、“我国主要地形分布简图”。能够熟练并快速地绘制这些简图去分析遇到的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张冠李戴。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提高了学习质量。例如,讲解中国地形分布、黄河和长江等大江大河等内容时,用边讲边绘板图的方式,将诸多的知识汇总到一张简略的板图上,不但便于记忆,还在记忆过程中强化了联想,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展开师生双边活动。对于块状特征突出的政区图、湖泊图等我们可以裁剪地图,采取以技能带知识,以活动带技能的方法可以将知识与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转换。例如,在中亚政区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对这五国位置比较生疏,于是用一张白纸套画一副亚洲政区空白图,海洋部分着蓝色。五国形状另外硬纸按照比例裁剪,课堂上让学生把五国拼贴到相应位置去。在教学“中国行政区划”一节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硬纸片裁剪制作特殊的省级行政单位,并涂上不同的颜色加以识别。“中国的交通业”中,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名称多,记忆难,可确定起点和目的地,让学生设置几条旅游路线,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总之,地图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视。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单纯的背诵地理知识以应付考试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既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又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探究地图能力的培养,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