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新课程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对策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26871 浏览:1207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具体包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所以,教师要立足于化学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创设情境;化学实验;自主学习;体验探究
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它对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健康问题、医药问题等等问题的解决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的素质水平、科学素养等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大面积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为实现高效的化学课堂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活情境,从已有经验出发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化学的价值,使学生在化学教学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将有关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如:教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设计: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如:食盐、石灰石、牙膏、小苏打等,并出示了食盐在生活中的一些妙用:沐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可使皮肤强健(浴盐);鲜花插入稀盐水中,可数日不凋谢;洗有颜色的衣服时,先用5%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然后再洗,则不掉色等等,对于上述现象,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也都听说过或是尝试过,所以,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生活中的“盐”,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借助化学实验,养成科学的态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对化学的发展和新的理论的产生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将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实验中突破学习的重难点,以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得到培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化学的兴趣。
如: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也为了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CO2的思路和方法,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石灰石(CaCO3)与稀盐酸(HCl)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气泡的产生速度。此时,便有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用稀盐酸而不能用稀硫酸呢?(CaCO3+H2SO4=CaSO4↓+CO2↑+H2O)为了消除学生的疑问,我又重新进行了一次石灰石(CaCO3)与稀硫酸(H2SO4)之间的实验,让学生对比两次实验中CO2产生速度的快慢,进而让学生明确,因为产生的CaSO4属于微溶物,所以,会覆盖在CaCO3表面影响反应速度,进而使CO2产生的速度也受到影响。两个实验的进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碳制取的印象,而且,形象的展示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实施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来的。也就是说,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如: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我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接着,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之后,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列出来,如: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是否能表示金属的活泼性?钠能否和CuSO4溶液反应,发生的是置换反应吗?等等,之后,教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进而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基本内容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让我们的化学课堂不仅能够传授基本的化学知识,而且使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也会得到提高,课堂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向明军.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0).
刘权彬.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组织[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5).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第一中学)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