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论述课教学内容衔接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25166 浏览:1100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改善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教育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新课程方案,并在鉴戒以往成功经验和吸取以往失误所带来的教训的情况下,编写出了新的教材。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好新方案精神,使用好新教材,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内容上有一些重复之处,但又有很多不同之处,所以研究二者的衔接问题是很重要的。怎样做才能实现这种衔接呢?由于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课都具备性质的统一性、目的的一致性、内容的连贯性和教学形式的相似性,加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但当前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改革的进程等方面存在着很多负面因素,影响了教学衔接的实施。发现教学内容衔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弥补,这有利于思想政治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形成。本论文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系统论、学习和教学论、课程体系理论的先容,来说明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体系趋于完善,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做好二者的内容衔接工作,是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来指导的。第二部分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进行了比较。在课程标准上,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性质三方面说明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知识点上,分析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共有的知识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比高中思想政治课新增的知识点、高中思想政治课独占|语文教学论文|的知识点。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之前的衔接工作有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是存在一些的不足之处。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情况的了解,并对目前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衔接提出建议,从教材方面、教师方面、教育部分和学校方面、大学生方面积极探索二者实现衔接的途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关键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
【论文提纲】:摘要2-4Abstract4-8引言8-13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的理论依据13-17(一)系统论13-14(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4-15(三)课程体系理论15-17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比较17-25(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比较17-221、统一的课程性质17-182、一致的课程目标18-193、连贯的课程内容19-22(二)知识点的比较22-251、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共有的知识点22-232、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独占|语文教学论文|的知识点23-243、高中思想政治课独占|语文教学论文|的知识点24-25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的现状分析25-38(一)教学内容衔接工作得到一定的重视26-291、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关注教学内容的衔接工作26-272、基本构建了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27-29(二)教学内容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9-351、课程设置的问题29-302、课程改革的相对滞后30-313、教学内容简单重复依然存在,内容渐进性不够31-324、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学的衔接意识不强32-335、教学方式简单重复33-35(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5-381、大学与高中之间的沟通不够352、目前教育体制的影响35-363、高中与大学的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实际需要联系不够紧密36-374、应试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影响37-38四、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衔接的对策建议38-53(一)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衔接的建议38-411、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把握教材的深浅难易38-392、及时修订教材,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39-403、正确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阶段性特点40-41(二)对教师的建议41-471、做好实践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工作41-442、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关系443、积极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衔接44-47(三)对教育部分和学校的建议47-511、建立高中与大学教师的经常性互动交流机制47-482、科学设置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服务教学衔接48-503、加强对国外相关教学内容衔接的成功经验和数字化教学模式的研究50-51(四)对大学生的建议51-531、熟悉和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环境512、熟悉到大学课程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新的学习目标51-53结语53-54注释54-55参考文献55-58附录一58-60附录二60-61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61-62致谢62-6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