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教学管理中教师行为跟进

更新时间:2024-02-05 点赞:9991 浏览:365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跟进

【摘要】新课改下,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正在顺应新课改理念,不断地革新和完善,作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该怎样与之保持一致并伴之与时俱进呢,文章以六方面论述了教师行为跟进的方式与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教师行为

新课程指出,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是这次课程革新论文网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随着教学革新论文网的深入,学校教学管理等工作发生了一系列的革新:分数管理走向了等级管理;以“章”为本走向了以“人”为本;以“权”为本走向了以“创”为本。由此,学校的教学活动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颤变,教师的面貌更是焕然一新,学生先后摆脱了“分数”的枷锁,兴趣特长进展了,学习轻松有趣了。那么,面对新课改与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师的行为又该怎样跟进呢?笔者就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教学运行,尊重为先

“一切为了学生的进展。”这是课程革新论文网的主旨,也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主旨。教师的角色转变了,观念转变了,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也就随之转变了。这转变包括语言、动作、教法、流程等。新课程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开拓智力、革新、创造,向着全面进展的方向提升。那么,我们教师就应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1.尊重体现在语言上

语言的表达要以尊重、赞赏学生为主。学生在质疑、解答过程中,正解和错解是交错在一起的。这时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激励的语言(赞赏的、幽默的),既表扬了正解的同学,又婉转地鼓励了错解的同学,保持住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使课堂始终兴趣盎然,生动愉悦。

2.尊重体现在动作上

教师的教学动作是随着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往往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赢得学生愉悦的笑声,可以让学生感到课堂教学活动的生动和有趣,它让学生以生硬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因而,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引导者,而不是一个墨守陈规、毫无生气的说教者。只要教师的动作符合教学活动的需要,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革新和使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始终如一地展现着勃勃生机。

3.尊重体现在教法上

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情况而确定教学策略,就是同一课题也往往由于教师不同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不同。试做这样一个探讨:举办一次同课题的教学比武,结果是教学目标基本一致,而教学策略却各有千秋,就此而共同探讨出有效的新颖的教学策略。由此而言,积极探讨新课程的教学策略,应该说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主要任务,坐享其成的教法已经没有,只有去革新、去创造,才能达到预期之目的。

4.尊重体现在流程上

原先教案确定之后,教学流程就随之而定。因而学生就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被强制在老师制定的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而现在不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素质的组合和提升,往往会有新的活动因子的产生,这时,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而随机应变,活动方式和教学流程即可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学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主动运用知识,主动拓展知识。虽然教学流程转变了,但教学目标却更圆满地实现了。

二、觅拾童心,关爱学生

你一定非常羡慕魏书生老师能和学生结伴而行,在谈笑中赋予启迪和教育。你也许会认为李镇西能和学生一起去郊游、捉迷藏、做游戏,直至被“活埋”有点不成体统。其实,这就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童心”。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曾把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生涯归结为“童心母爱”。在孩子们看来,他们不仅是老师,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甚至,学生已不把他们当老师看了。正如陶行知所说:“当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时,您就成了真正的先生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健康的“童心”呢,笔者认为可以以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

1.关爱学生

我们要做教育领域里的环保主义者。要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不仅爱孩子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不仅爱那些各方面都优异的学生,更爱那些不被人喜欢,又有一些缺点的“问题学生”。这种爱是对所有学生的广博而深沉的爱。因为只有生活在爱的环境中的孩子,才能领悟爱的价值,才能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爱自己将来的事业。当然这种爱不是纵容和迁就学生,是通过爱让学生接受“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这就是育人。

2.理解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个孩子又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他需要我们当老师的去认真解读,只有童心才能去这些。因此,理解孩子既是形成童心的前提,也是获得童心的必然结果,你理解了孩子,就会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就会对他们心中的困惑及时进行疏导。
童心的缺失是可怕的,我们应努力找回这片绿地,而当你能够爱护、宽容、理解孩子时,你会被孩子所感染,你会把自己看成是孩子世界的一部分。老师找回了童心,也是帮助学生找回了童心,到时,将会有更多的学校成为人们向往的帕夫雷什、盘锦和石室,欢乐将充满校园,童心将会凸显其巨大的价值。

三、赞赏评价,激发自信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两种:一种是口头评价,另一种是落笔评价。无论哪一种评价,都和学生的自信心连在一起。由此,教师的评价行为应寄托在学生的自信上。有了自信,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智慧;有了智慧,就有了探讨;有了探讨,就有了革新和创造。新课程的教材空间不拘一格,十分广泛,极有利于进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赞赏为主。

1.口头评价

口头评价一般是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提问、解答、质疑等往往是多角度的,且对错交替。由此,教师评价学生也要因人而异,以多角度去评价学生。特别是对解错的同学,教师的评价就以另一个角度上去说。比如:“你虽然答错了,但你勤于思索,积极发言是很好的,希望你继续努力!”不难理解,一堂课成功与否,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是有很大的联系硕士论文的。学生积极发言,主动参与,孕育着课堂的勃勃生机,使课堂生动、活泼、开拓、延伸,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落笔评价

落笔评价通常是指对作业和测试的评价,评价时要针对学生的成长来落笔。如果要落“合格”或“不合格”的等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闪光点在等级旁边写一两句激励的语言,给学生以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就能在温馨、和谐的评价中得到自信。只要学生坚信自己“我要学,我能学,我真棒”。那么,我们新课程教学将会在不断地探究中得到革新和创造。

四、拓展教研,革新育人

认真钻研教材,在教研活动中探讨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策略,是教师进入新课程的首要行为。原先的教研活动被应试教育所抑制,教师几乎在“定式”、“定法”的探讨上打圈圈,成了传统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因而教研活动就成了机械的、单向的、死板的教研活动。而今,新课程的教研活动由“专制”走向,由“封闭”走向开放,这就大大提高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自主性、性和创造性。由此教师的教学观就不是单一的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多项的、互动的教学活动。为此,教学管理中依据新课程开展教研活动已成为教学进展的生命线。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是主人,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探讨,根据自主、合作、探究、延伸、革新、创造等方式策略定出探讨课题。在课题探讨中,教师既是实验者又是创造者。实验者——在实验中探究,在实验中发现,在实验中进展,在实验中成熟;创造者——通过实验去伪存真,创造出符合新课程和本校教学实际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课题一旦被验证、确认、结题,即可在校园内铺开。由于,大大地激发了教师走进新课程后的教研热情。群策群力,各抒己见,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使新课程的实施一步一步地走上正轨。再加上实验课、汇报课、同题交流课等课堂活动交替探讨,这就赋予每个教师展示才能的机会,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教研活动的平台。这样,一个个新的理念产生了,组合了,提升了,一个个新的教学方式也就油然而生。教无定法的说法终于在持续不断的教学探讨中得以证明,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也就将新课程的教学探讨带上了成功之路。

五、勤于反思,提升能力

教学反思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之必备,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与时俱进之必需;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探讨策略。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浅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师们往往会对一堂课的全部流程进行反思,要反思预设的落实效果好不好?这样的预设美不美?要反思教学中的管理,包括课堂上的教学组织得好不好?这样组织的效果好不好?所用的策略好不好?学生能不能接受?要反思课堂生成的背景和环境设置得好不好?课堂生成的处理好不好?美不美?课堂教学各环节还能作哪些修改?如此等等。课后反思一般具有总结性,可以使教学经验论述化,推动教师专业可持续进展。一节课下来,进行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理由人力资源管论述文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探讨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策略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还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论述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以而使教师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论述高度,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革新能力。

六、强化进修,增进素质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学生全面进展,首先自己要全面进展。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由此,教师应自觉地进行自我进修。除了参加自考外,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对自己的业务精益求精,把自己培训成为高素质且有一技之长的教师。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实践中自我解剖,自我评价,发现短处,加强学习,取长补短。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而这样的教师应该是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有慈母般的博大胸怀。请记住:业在于勤,勤能补拙,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赢得家长的信任,赢得社会的信任。综上所述,走进新课程,教学管理重建了,教师的行为也就随之转变了。而这转变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进展”。而面向这个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这样学生的多向能力就会不断生成、不断组合、不断提升。那么,让学生全面进展将不会是一句空话,新课程的实施也就能以成功走向成功。
总之,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发挥自己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的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而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教学行为的跟进。
【参考文献】
[1]推动教师专业进展的思索与实践/潘小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6.(增刊).—95
[2]教师教育进展行为走向浅析/孟宪乐//全球教育展望.—2007(8).—25
[3]小学教学管理探讨/陈进//上海教师.—卷9.—64
[4]《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教育教学论坛》/黄行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