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式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26193 浏览:11987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领着学生学课文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可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采用自由批注、专题批注、交流批注、延伸批注等策略,让学生深入体验阅读、理解文本,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批注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9-0030-02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异彩纷呈,推动教学论文了语文教学的革新,然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教师领着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阅读、解读的过程。教师通过提前设计好不足牵引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读”了大量的文章却仍然不会读文章,学生阅读的策略和能力等得不到有效培养和提高。以设计好的静态的教学流程主导动态的教学进程,学生亦步亦趋跟在教师后面学习,主体性、创造性得不到凸显。为此,笔者在深入解读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相关精神,领会实在质,在把握新课程理念基础上总结出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批注式阅读教学方式。
批注在古代称之为评注或评点,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特殊形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想、思索、疑问以及评价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等空缺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索的一种读书策略。具体来说,“注”是指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文中精美处、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批”是指于文中奇妙处、动情处进行评点,抒写主观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所谓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知识储备,积极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将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通过批注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以不足为核心,以交流讨论为形式来推进阅读的深入,终极实现理解文本、掌握阅读策略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能使读与思结合,思与写结合,突出阅读个体的个性思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一、批注法教学的实施

1.自由批注阶段。这是批注法教学的第一环节,它可以在课前预习阶段做,也可以在课堂的第一阶段做。此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阶段,也是阅读思维多样化的阶段。此时学生初次接触课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情感体验,作出自己的解读,自由批注,自由表达阅读感受,写下带有个性化的批语。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批注,了解学生的初读体验、对作品的理解程度等情况,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案例。同时,为了做好批注,学生对初读课文十分专注,这大大提高了初读的质量,为精读课文作了有力的铺垫。
2.专题批注阶段。这是阅读思维优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在学生自由批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文本,捉住关键点创设探究专题,给学生提出新的思索角度,激发他们积极思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这个阶段,深入研读文本是基础,巧妙设置不足是核心。课堂教学目标的天生就体现在不足的巧妙设置与角度的恰当选择上。由于,批注一旦脱离了不足,学生就会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打转,在文章重点、难点外兜圈,势必会造成学生阅读目标的偏颇,课堂有限教学时间的荒废,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因此,开展批注式阅读必须以一定的不足为中心,以保证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的效率。因此教师必须要吃透文本,设置恰当的不足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批注。这样才能既促使学生在自觉地筛选大量的文本信息的基础上,敏锐地捕捉这其中蕴藏着的有效信息,以突破不足为导向,开展定向的浅析探究,集中精力攻克重难点,又能促使他们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层次的思索。在阅读批注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切切实实地读书,品尝课文的原汁原味,并在书上写上自己的点滴感悟、思索、疑惑与收获等。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一些策略上的指导和思路的点拨,并不失时机地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意解读和闪光点,推动教学论文全班学生阅读的整体深入推进,提升阅读的水平与质量。
3.交流批注阶段。当完成阅读批注后,学生迫切需要有一个交流的机会,而课堂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让他们积极展示自己的阅读批注成果,促使学生由个体体验的自学感悟向群体合作式的交流沟通迈进,克服以众心理,大胆地表达自己阅读的感受,倾听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观点,以获取更佳的阅读效益。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小组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阅读批注进行展示交流。小组交流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进展。在交流过程中,组长记录下组员的发言,在交流结束后进行交流汇报。教师也可以介入其中,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深入理解。同时,教师介入其中更应积极捕捉学生普遍有着的疑点和困惑,关注有价值的不足,进一步挖掘文本内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为导评做准备。
(2)自由交流。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介入,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批注阅读的收获。教师要努力创设供学生自由展示阅读批注的平台,激发学生介入的热情和兴趣,使其畅所欲言,勇敢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批注体验。同时,教师应择机有针对性地加以点评引导、补充完善,使学生既能享受被认可的愉悦,又能巩固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4.延伸批注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完成前三个学习阶段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将阅读批注所得加以运用实践的阶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在前几个阶段中所学到的阅读策略;其次,要精心选择一两篇文章供学生进行阅读批注,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自觉地由文本迁移到文外;第三,要大胆地把阅读批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阅读批注的数量、形式、角度和深度作出选择,并找寻恰当的时机进行反馈交流。

二、批注阅读教学方式的作用与反思

批注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的阅读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感知,这就具有了实效性和高效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难点设置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思索、批注、交流。这样的课堂体现了新课改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激发了阅读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效率。
然而,批注式阅读教学在具体操纵中必须留意以下两点:
1.留意教师的引导作用。批注阅读不是放手不管,教师必须要加强引导作用,只有教师引导到位,才能使学生阅读有方、批注有章,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2.留意学生的阅读体验。批注阅读就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批注式阅读教学看似操纵简单易行,但在实践中还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思索,不断改善和完善,让这种高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