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古代诗文阅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13844 浏览:579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运用的作用”①。2003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上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①必修课程中的“阅读与鉴赏”的第8条课程目标也明确写道:“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感受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以历史进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以中汲取民族聪明;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作用与历史局限。”①
人民教育出版社为配合新课改而推出的2007年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共五册,“阅读鉴赏”部分共节选了79篇文章,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达42篇,涵盖了以先秦至清代的众多经典之作,如《诗经》《离骚》《史记》《红楼梦》中的相关篇章及李白、杜甫、陶渊明等中国古代杰出作家的代表作。
所以,在新课改下应高度重视中国古代诗文阅读的教学与探讨工作。根据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笔者以为高中语文教学应留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和能力

(一)重视古代诗文中字、词、句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学

学生只有在初步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才能整体感悟全篇,以中受到情感方面的熏陶。所以,在教学中对古今意思不同的字词、词类活用现象、通假字、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等相关内容进行重点教学。
1.古今作用不同的词。几千年来,经过了多次的朝代更迭和民族大融合,中国的语言文字是变化进展的,对于一些古代诗文中的词语意思的理解不能用仅仅局限于今天的范畴。如: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第一册)中的“唯”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唯大王命之”(《荆珂刺秦王》,第一册)中的“唯”亦是此义,而不是唯

一、只的意思。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微”的意思是“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在“微太子言,臣愿……”(《荆珂刺秦王》)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以上两例中,假如局限按“唯”“微”在今天的作用,就可能误读原文。
2.词类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词类活用的现象要比现代汉语多一些,比较常见的是:
名词用作动词。如:“使其以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四册)中的“衣”在这里作动词,“穿”的意思;“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第五册)中的“棹”原义是桨,这里作动词“用桨划”。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如:“宜皆降之”(《苏武传》,第四册)中的“降”为使动用法,“使……投降”。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如:“单于壮其节”(《苏武传》)中的“壮”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以为……壮”。
名词用作状语。如:“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间”原义是“小路”,在文中是“以小路”的意思。
3.通假字。所谓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中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②。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时,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两个字形体不同,作用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两首》,第二册)中的“匪”通“非”,“不是”的意思。假如不了解这种通假情况,很可能让部分同学和“土匪”相联系,则闹大笑话了。“君子生非异也”(《劝学》,第三册)中的“生”通“性”,“资质、禀赋”。

4.修辞手法。古代汉语里有很多修辞手法,如:

稽古,就是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一种颇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论说文中更为常见,如韩愈的《师说》(第三册)。
代称,有时是以事物的特点或标志来指代该事物,有时是以部分代全体。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第三册)中的“青衫”原为黑色单衣,由于后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凉的情感。
夸饰,夸饰不即是夸大,而是一种极度形容语,使语言增加生动性,最有代表性的是选自《庄子》的《消遥游》(第五册)。

(二)讲解中国古代的相关文体知识

古人很早就留意到各种文体的特点和不同场合的运用,如:
论,就是论说文,作者在文中发表自己的主张,阐明一个道理;或者辨别事理的是非,驳斥别人的言论。如贾谊的《过秦论》(第三册)。
序,是一部书或一篇文章的序言,一般放在书的前面。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第二册)。
表,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如李密的《陈情表》(第五册)。
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色文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第四册)。
记,相当于现在的记叙文,如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写下的《游褒禅山记》(第二册)。
赋,近似于长诗,可以抒怀,可以咏物,如苏轼的《赤壁赋》(第二册)

(三)先容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常识

由于历史久远、社会变迁,再加上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很多事物都不轻易理解。这就需要对学生讲解相关的文化常识包括天文地理、历史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礼节风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等等。
《荆珂刺秦王》中的荆珂在临死前道:“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既然荆珂以为“得约契”比秦王的命都重要,可知那是一个侠客、策士活跃而又非常“重诺”的时代。《烛之武退秦师》中,应该对当年秦穆公对流亡在外的晋文公的帮助进行适当讲解,才能理解晋文公在文末所说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鸿门宴》中范增说“吾令人望其(刘邦)气,皆成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再联系同是选自司马迁《史记》的《李将军列传》,实在亦有“望气者”一说。这就需要对司马迁所生活那个时代(西汉)谶纬迷信之风盛行进行一定的知识补充,这样便利于文章背景的把握。在《鸿门宴》中,有“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一句,应让学生知道,那个助刘邦打天下又稳天下的杰出谋士陈平先是在项羽手下的。而且,楚汉争霸时期,各路豪杰均抱着“士为知己者死”“待价而沽”的战国策士遗风,并不为背叛昔日的主子而有内心的矛盾,远远不像《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对曹操那样。
为便于对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的综合、归纳,可结合第五册“梳理探究”的《古代文化常识》一节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讲解。

二、过程和策略

(一)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学习意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③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为此,语文教师要适当先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如,在学习《荆珂刺秦王》时,可以补充一些战国策士的故事以增加大家的学习兴趣;在讲到陶渊明的作品时,可以补充那个时代魏晋风度的怪诞轶事,通过比较展现同样向往自由而陶渊明所追寻的却是恬淡自然。一些古代著名文人的小故事也会让大家感觉到古代文学作品不是想象的那么枯燥。
还要引导学生去学会欣赏,体味其中的美。揭示一些优美篇章的意境美,如《归园田居》中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写了一幅安逸、舒适的田园图画。体味语言美,如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叠字,抒发了作者不同层次的感情。《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对林黛玉、林冲细腻的刻画颇有味道。《荆珂刺秦王》《鸿门宴》中的动作描写,表演性很强,可以让同学们去表演,这样也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