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美体验视角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19084 浏览:842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语文阅读与审美体验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关键,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语文能力。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把阅读教学当作课程重点。以阅读的过程看,阅读就是以语表到语内,由文里到文外,多层次地去感悟语境,多角度地去解读作者,以而获得自我创造的形象、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说到底,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对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意象)、情感思想的想像感受和思索熟悉的过程,是情感与理性的结合,是一种读者的审美体验过程。由此可知,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的审美体验过程。
什么是审美体验呢?审美体验就是人对世界的审美把握,直接呈现出人生命的深度,在这个作用上,审美体验的意向性结构联接着人与世界,人与世界互相说明,互相依存。在体验这一人与世界的瞬间合一的进程中,人的意向性结构呈现出多种意向指涉,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互相介入下,审美体验体现出“起兴”(低级直觉)“神思”(想象)“兴会”(灵感)几个不同的层面。这几个层次不同、深度有异的体验形式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审美体验的动力过程,呈现出由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由外部体验向内部体验,由浅层感受到深层体味的层递性。
庄子曾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庄子·人间世》)将审美主体的感受和体验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线人”感官的低级体验;二是“心意”情感的中级体验;最后是直觉精神人格的“气”的高级体验,是全身心、全灵魂、全人格的震动。南朝的宗炳也用“应目”“会心”“畅神”(《画山水序》)三层次来阐明自己对审美感受进程的看法。李泽厚提出的“动听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层次也都导源于前二者,其意思大致相同。因此可见,以古到今人们对审美体验的熟悉是基本一致的。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独特的审美体验过程,说它独特是指这一过程是在引导下的学生进行的审美活动,但是并不因其独特而转变审美体验的一般规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审美体验发生过程来指导学生阅读。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体验过程

1.起兴——初步感知。“起兴”是审美体验的起始阶段,夸大线人感知,即直觉感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体现为老师指导学生初步感知阅读文本的过程。初步感知作为阅读的起始阶段,就是注重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做到知人论世。就这方面,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例如必修一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要让学生进入审美体验,首先要捉住“记念”一词让同学发散思维,“为什么要纪念她”“刘和珍是什么人”“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记念她的作用何在”。这一连串的不足就能帮助学生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初步理清文章的结构,以而在头脑中有一种浅层的心理体验。
2.神思——情感体验。假如说“起兴”还只是停留在“形象直观”上的话,那“神思”就是要以“情感主旨”上领悟文本的内在精神,是审美体验的新阶段。语文新课标指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实在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作用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的目标就在于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精神的熏陶、人格的浸染,如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教师不仅仅是让同学了解诗中的“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等意象,更要带领学生领悟诗歌感情。作者注入怎样的情感呢?老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描绘的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体现的意境。在体验中,得到身心的愉悦,似乎自己漫步在美丽的康桥,诗人对康桥的赞美之情、恋恋不舍之情这时已经成为读者的情感体验。
3.兴会——阅读的高级体验。“兴会”在文艺论述中也称为“灵感”,是把“神思”得来的情感体验化为创作的动力,是阅读教学最高境界,也是阅读的高级体验过程。“兴会”是阅读体验的最高形式,是指读者在文本的情感触发下,萌发的再创造过程。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作用”。其中“富有创意的建构文本作用”就是阅读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灵感的触动,因此,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文本自身的理解上,阅读过程是审美再创造过程。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提倡分享与合作,鼓励开展多种活动进行阅读成果的交流,如写书评、读后感、角色扮演,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在交流、碰撞中,激发思想火花,提高阅读能力。如教习《荆轲刺秦王》一文,可以引导学生编课本剧,组织班级演出,进一步感受文本的思想内涵,还可以让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等形式。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教师、学生、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以审美体验看来,是一个逐渐深入、逐步升华的过程,是伴随着读者情感体验进展变化而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学生的情感体验,循循善诱,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王苏君.论审美体验的特性[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3).
[3]赵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体验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7.
(谢北方泉州市奕聪中学36201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