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探究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11407 浏览:467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对文本的感知、体验和感悟过程。体悟式阅读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心思凝聚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环节,以而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课堂;体悟式教学
论述中找支撑
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对文本的感知、体悟和感悟的过程。

一、心理论述

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倡导在教育实际中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作用的自由学习”,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推动教学论文个性的健康进展。这些主张与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所夸大的是一致的,因此,有必要利用这一论述来指导教学。

二、建构主义论述

建构主义论述以为,世界是客观有着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作用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知识的习得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生是知识作用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作用的帮助者、推动教学论文者,其作用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必要的帮助,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的建构过程。
尝试中寻途径
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叙述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悟中获取知识,进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它是师生在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学生内容,培养学生浅析不足、解决不足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非常注重课堂阅读教学方式,特别是体悟式阅读教学方式。

一、方式尝试

体悟式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尝试。
1.对话
在品味语言把握思路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生活经验与作者对话:即“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波动”。
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阅读的重点应是:
(1)对“月亮”和“荷花”的印象。(导课)
(2)月色下的荷塘如何。(感知文本)
(3)荷塘上的月色怎样。(感知文本)
(4)作者有哪些感受。(感知、研读文本)
(5)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研读文本)
(6)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感受。(感悟——文本生命和自我燃烧)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这些作品思想内蕴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尽的宝库。体悟文本中生命是基础,感悟生命的作用是目的。以感知、研读文本到学生的独特感悟,文本中的和学生自我生命发生燃烧,以而产生出人文的结晶。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及同学的对话中,语文课“工具性”(感知、积累和研读)和“人文性”(感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自我角色化

与文本中人物一起经历、体悟所有的事件和活动,与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愁。即“自我角色化”。
在美国的论述中,有一个“自我角色化”论述,是指欣赏者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我等同与作品的一个甚至几个人物,随着情节的进展,欣赏者在内心与人物一起经历、体验所有的事件和活动,与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愁。在“自我角色化”的过程中,文本生命和自我生命融化,会起到真正有效的人文教育。
学习中,学习者不只对作品内容“自我角色化”也可对自然和社会中一切学习对象,都进行“自我角色化”。实际上,这是学习主体心理上的角色认同和情感迁移,即在体验中,“角色”与“我”的心理间隔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进入“物我同一”或“主人公即我,我即主人公”的境界。这种把自我移入到对象中、与对象融为一体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这一学习主体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心理间隔大大缩短,甚至接近于“零间隔”,既能直接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进行体悟,又能间接地获得关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检验和知识。
上过一堂体验式写作课。
命题是:《走姿的思索》。
指导设计:游戏
游戏规则:

1.以A地走到B地

2.单个走,而且必须保证安全地以A地走到B地,不允许重复前人的走姿。

要求:思索做游戏的体悟。
过程:(略)
体悟:

1.做事必须要有革新教学论文;

2.革新教学论文是进展的基础;

3.过程更重要;

4.做是起点,要敢于去做;

5.要想与众不同,很难;

6.超越是转变的关键;

……
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们体验到、领悟到了我们难以用语言教会的其中的哲理,升华了认知,处于体悟学习是在“做”中学,“玩”中学,它能打破介入者的心理防戒,创造自我探究的契机,帮助介入者发现自身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的障碍,同时通过对体悟的反思使体悟者超越体悟,学习解决不足的技艺教学论文。
语文课本有很多叙事性的和富有情意性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对这些情意性、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体“自我角色化”,实际上也就是“角色认同”和“移情”,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判定等移入作品内容之中。

二、策略尝试

创设情境,激活生命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每一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引入。教师假如能把课堂引入的环节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就可以在课堂之始初步构建留意体悟的学习情境。出于这个环节处于一节课的起始阶段,所以它也正是调动学生情绪进入良好的课堂状态、提高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能使文本生命和学生学习生命都得以激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师来说,假如捉住了引入的环节,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即是提高了一半。学生假如能通过引入的环节,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形成“我要学”的学习气氛,并且会自觉地把这种求知欲贯串到整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的学习生命得以激发。
教学韩愈《师说》一文,可以先先容引用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以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然后补充先容相关背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师的风尚,但在唐朝,有人却以以师为耻。教师适时板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的一段话:“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喧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并作口头解说,然后提示: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
参考文献
[1]《语文体验阅读的实施原则》(《语文教学与探讨》2009年第2期)
[2]《阅读教学心理学》(马笑霞河北教育出版社)
[3]《语文教育心理学原理》(韩雪屏上海教育出版社)
[4]《让学生生活起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9期)
[5]《摸索如何构建和谐的阅读教学系统》(《现代语文》2008年第20期)
[6]《高中语文教学反思》(《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年第2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