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方式多元化探讨
五、教师积极介入学生的作业
教师应少做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多以介入的身份投入其中,共同切磋。试以写作为例。严格地说我们大学生的写作处于一种令人尴尬的“紧急状态”。由于语文知识贫乏而闹笑话;由于文字不够严密、正确而被别人钻了空子,造成经济损失;甚至由于书写不规范而赔款的也屡见不鲜。因此,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今后工作的需要,进行写作练习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要写通文章,就得多读一些好文章。多读,就是要广泛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反复熟读课堂上讲授过的历代名篇。假如有百十篇好文章烂熟于心,写作时就会有更广阔的选词、炼句的“天地”,假如大脑里的语言仓库贮存丰富,那么写作的词汇就会自然而然地奔涌于笔端。教师应给学生开列书目,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根据教师传授的“书山线路示意图”和学生已经具备的独立进“山”的能力去穷“回溪”、探“幽泉”,求索自身思索着的不足的答案。在多读的同时,要多写。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多写文章。多写固然苦了教师,但学生的收获是大的,效果是好的。每次作文后要有“回味”,“回味”不仅仅是对习作进行讲评,而是在此基础上,以学内容的各班上选出一到三篇有某一方面特点的习作,教师加以眉批、总评,辟一“习作选登”栏张贴,这是对优秀者的鼓励,也是对写作热情、写作技艺教学论文的推动教学论文。更主要的是把“讲评”以小课堂移到“大课堂”。让同学们一起来评,在教师的讲评后再讲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语文教师只有熟读博览,不懈储备,才能用丰富的知识清泉去浇灌学生。大学语文的综合性很强,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它涉及语言学、文学、哲学、历史、美学、艺术、戏剧以及自然科学等。大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各种知识信手拈来,必须用扎实的基础丰富自己的头脑,让自己成为杂家。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还是钱梦龙,他们取得成就的基础是他们的学识,教学策略是在他们丰富学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假如教师忽视自己的人文底蕴,教学策略只能成为游戏。
所以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困惑,我以为主要还是应以教师方面去找症结。俗话说“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为师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探讨教学策略,完全能激起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热情,完全可以唤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对世界名著、文学名著没阅读、不欣赏的人,即是高度近视的人不戴眼镜”。让新时期的天之娇子,不仅具有扎实的外语水平、过硬的专业技能,更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高尚的品质和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傅苏黎、杨万利主编:《基础课程现代化教学革新教学论文探讨》,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2]EdwardSallis著:《全面质量教育》,何瑞薇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王秀娟,女,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贸系副教授,探讨方向:语文学科教育。
[1]2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