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纲下中职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31 点赞:27916 浏览:1309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时代的要求和中职语文教学的近况,中职语文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进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使学生活学学活乐学,加强学生的语文技能的练习。让学生积极介入教学全过程,并把课堂延展到课外,使学天生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式中职合作探究能力综合素质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课,应该说在整个中职学校的学科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近年来,中职语文教育形势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入校成绩较低,文化课基础薄弱;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文化课热情度不高,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学习兴趣,以为文化课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但以宏观角度来看,语文课是其它学科的基础,而且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即将走入社会,更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多年来,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普通高中的教学方式,严重脱离了学生实际,在职教事业大进展的今天,革新教学论文中职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迫在眉睫。

一、个人展示单元——亮出自我

通过课前的1~3分钟,以学生上台读名篇佳作,讲成语故事,述哲理寓言,评新闻时势,做即兴演讲等形式进行。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不好,普遍有着一定的自卑心理,而且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普通话基础较差,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在校的2~3年时间即将踏入社会成为职业人。因此,让学生进行个人展示,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普通话水平,提高学生的思维、语言组织和应变能力,展示出自我风采,为将来更好的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教学单元——锻炼自我此过程是本教学方式的重点和核心

1.激趣导入:好的开头即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漂亮的开头,就为整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调。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导入,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本着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具体特点,精心设计一小段三分钟左右、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引,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如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视频导入法、名言导入法、悬疑导入法等。此举旨在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留意力,唤起学生浓郁的求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
2.合作探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你教师、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终极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联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进展”,“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极重要任务,是保护青少年心中明快的理智之火,不使它熄灭”。“合作探究”是教改的中心和灵魂所在,也是区别与传统教学的根本。通过合作探究,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不足、提出不足、浅析不足、解决不足的过程,构建旨在培养革新教学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使整个课堂布满发现、探究的乐趣。
3.拓展延伸:“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即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拓展延伸便是在立足课文的基础上,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突破“课文”的限制,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
4.板书小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小结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让学习者尽快回忆,尽快重复感受所学知识,有利于记忆的形成。板书小结环节由学生、老师分别进行,总结本节课学习重点。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将小结展示于黑板上,以此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随后也应对文章进行总结性概括,再次点出本课的知识要点,进一步加深学生记忆。小结力求简洁明了、系统概括,重点突出;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作诗、作画、字画并行。
5.双向质疑:质疑是推动教学论文学生进一步进展的动力。“双向质疑”包括老师向学生的质疑和学生向老师的质疑两个步骤。一是老师向学生的质疑即教师以提问、习题等方式测评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教师还可以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出色段落进行1~3分钟的限时强化练习;二是学生向老师的质疑是让学生学完本文后针对本文内容和相关观点自主发问,教师答疑,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不足、提出不足、浅析不足、解决不足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索、深入探讨的学习习惯,提高其探讨性学习的能力。

三、活动课单元——提升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革新教学论文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策略的相互交叉”。理想的语文课应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可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广泛开展语文活动课,构建开放式课堂,
语文活动课的形式多样,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实际等灵活挑选运用展开活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如:
1、竞赛型
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
2、表演型
课本剧表演、自创寓言故事表演、小品剧表演等。以表演的形式,把冰冷、单调的书本变得鲜活可感,一方面能强化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人文素养。如学习了《项链》、《和赞美诗》、《茶馆》等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课本剧,不同学生的特质都可以得以展现,学生的写作水平、管理水平、表演才能、综合浅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

3、文学赏析型

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可以适时开设一些赏析型的活动课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精神。一方面安排学生进行相关文学欣赏,如相关影视剧欣赏、名家名著阅读、名人传记阅读等,学生可以写出报告、进行探讨性学习。另一方面教师针对内容,适时对相关部分进行补充、深化和评点。
总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成为让学生能充分展现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引导者。把语文的课堂变成自主探究的“动态”课堂,变成融合社会人生的“大课堂”,变成乐学、尚学、陶冶情操的“美”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现不足、解决不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健全人格的素养,充实和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为专业教学支撑和服务,培养学生能更好地以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内涵,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杜殿坤编译: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倡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些办法》,《成功教育》2008年08期
[4]李文勇:《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职高语文教学效率》,《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5]潘仲全:《中职语文教育的近况及对策浅析》,《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9期
[6]赵秀兰:《“介入型”课型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01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