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跨文化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33980 浏览:1569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不仅在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素养、了解一般科学文化、提高智力、丰富情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同样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本研究以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为研究对象,以课程价值取向为研究主题,以跨文化研究为基本视角,通过对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教科书内容的文本解读、中日小学生语文阅读反应及主题作文倾向性的调查与测试分析,揭示了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异同及其深层文化原因。全文由导言、结语及正文六章共八部分组成,各部分概要如下:导言:研究的逻辑起点与意义追寻。本部分主要陈述了本研究缘起的个体诱因及国内外背景。阐述了本研究的对象、主题、方法、目的与意义,论证了本研究的“正当性”与“公道性”、并勾画|语文教学论文|出本研究的基本框架与主体结构。第一章:课程价值取向的文化阐释。本章主要对文化、价值、课程、课程价值取向等关键词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分析,对其本质涵义进行了揭示。尤其是对文化与课程的关系、价值与课程价值取向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章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历史流变的文化反思。本章对我国古代、近现代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课程价值取向特征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流变进行了文化反思。本章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历史与现实依据。第三章: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比较研究。本章对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历史演变、内容结构、目标维度,以及“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学习领域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课程文件的角度解读了中日两国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异同及其原因。第四章: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类型与频度分析。本章对中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日本“光村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内容价值取向类型与频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异同进行了文化学的阐释。第五章:中日小学生语文阅读反应调查研究。本章以中国“人教版”教科书小学五年级上册中的课文《落花生》、日本“版”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上册中的课文《小狐狸买手套》两篇课文为调查文本,对中日小学四、五级的学生进行了阅读反应调查研究,并对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的异同进行了跨文化分析。第六章: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测试分析。本章以中国“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中的作文主题“二十年后回故乡”、日本“光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教科书中的作文主题“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情”为测试主题,对中日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语: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本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课程价值取向具有“人为性”与“为人性”;2.现代性是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百年诉求;3.语文课程与民族文化具有相互建构性;4.语文课程价值取向影响个体(民族)精神世界建构;5.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异同为中日课程文化交流奠定基础;6.跨文化研究旨在增强课程文化话语权。在本研究基础上,以下问题领域具有后续研究价值:1.中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跨文化研究;2.中日小学语文教师关于语文课程文本解读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3.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纵向比较研究。就本研究主题的探索而产生了对更多问题的思考,后续研究任重道远。【关键词】:文化课程中日小学语文课程课程价值取向跨文化研究
【论文提纲】:摘要4-6ABSTRACT6-12导言研究的逻辑起点与意义追寻12-381.个体心理文化冲击引发的研究思考12-171.1生活中的情景,研究上的发现12-151.2教科书里的“大萝卜”,课程价值取向的载体15-172.国际课程研究范式演进的启示17-262.1研究内容:由“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18-192.2哲学基础:“现代主义”让位于“后现代主义”19-202.3方法论指导:“文化研究”涵盖“科学研究”20-212.4文化语境:由“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21-222.5方法体系:由“质”“量”对立走向“质”“量”融合22-242.6研究场域:由“塔”走向“田野”242.7研究主体:由“族外人”变为“族内人”24-263.我国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现象解析26-323.1“饥饿基因理论”与“交叉圆理论”的启示26-273.2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27-293.3多元文化冲突与适应背景下的新课程文化建构29-303.4我国课程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应树立的价值取向30-324.聚焦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32-384.1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作为研究对象32-334.2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作为研究主题33-344.3跨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34-354.4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关键问题35-364.5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64.6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体结构36-38第一章课程价值取向的文化阐释38-641.文化与课程38-521.1文化的内涵38-411.2课程的内涵41-491.3课程与文化的关系49-522.价值与课程价值取向52-582.1价值的涵义53-542.2课程价值取向的涵义54-552.3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55-583.课程价值取向的文化阐释58-643.1课程价值取向发生的文化条件|教育论文网|58-593.2课程价值取向变迁的文化基础59-623.3课程价值取向变革的文化自觉62-64第二章我国课程价值取向历史流变的文化反思64-841.我国古代课程价值取向64-701.1我国古代课程历史发展轨迹64-671.2我国古代课程价值取向特征67-702.我国近现代课程价值取向70-752.1我国近现代课程历史发展轨迹70-722.2我国近现代课程价值取向特征72-753.新中国成立后的课程价值取向75-803.1新中国成立后的课程历史发展轨迹75-783.2新中国成立后的课程价值取向特征78-80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历史流变的文化反思80-844.1我国古代:文化自信80-814.2我国近现代:文化自卑、文化自省与文化鉴戒81-824.3新中国成立后:文化自闭、文化迷失、文化开放与文化自觉82-84第三章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价值取向比较研究84-1071.课程目标:课程价值取向的文化宣言84-852.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历史演变的文化轨迹85-902.1中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历史演变的文化轨迹85-862.2日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历史演变的文化轨迹86-872.3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历史演变文化轨迹比较分析87-903.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构的文化解析90-913.1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903.2日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903.3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构特征文化解析90-914.中日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价值取向特点文化解析91-984.1新中国成立后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变迁91-944.2战后日本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变迁94-964.3中日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特点文化解析96-985.中日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与选材价值取向文化解析98-1005.1中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建议内容98-995.2日本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选择要求995.3中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选材价值取向特点文化解析99-1006.中日小学语文学习领域及目标要求文化解析100-1076.1中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目标比较分析100-1026.2中日小学语文“阅读”目标比较分析102-1046.3中日小学语文“写作”目标比较分析104-107第四章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类型与频度分析107-1281.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107-1091.1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工具价值107-1081.2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人文价值108-1092.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意义109-1112.1社会控制的精神媒介109-1102.2个体发展的价值引导110-1113.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系统的建立111-1143.1教科书价值取向进入课程研究视域111-1133.2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系统的建立113-1144.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频度与特征比较分析114-1174.1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频度比较分析114-1164.2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特征比较分析116-1175.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文化类型频度与特征比较分析117-1195.1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文化类型频度比较分析117-1185.2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文化类型特征比较分析118-1196.日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实例分析及其启示119-1286.1《一群小鱼》的求生聪明与日本民族的生存技巧119-1226.2从“樱花魂”到“桃太郎精神”看日本昭和初期小学国语课程价值取向122-128第五章中日小学生语文阅读反应调查研究128-1481.阅读本质及其意义128-1301.1阅读本质探析128-1291.2阅读的意义129-1302.调查文本的选择及问卷编制130-1322.1调查文本来源1302.2调查文本内容分析130-1312.3调查问卷的编制131-1322.4调查对象与时间1323.调查结果统计分析132-1453.1中日小学生《落花生》阅读反应调查结果统计分析132-1393.2中日小学生《小狐狸买手套》阅读反应调查结果统计分析139-1454.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特征分析145-1484.1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的相同点145-1464.2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的不同点146-148第六章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测试分析148-1741.作文本质阐释148-1492.作文测试主题及对象的选择149-1503.“二十年后回故乡”主题作文测试分析150-1553.1作文题目:“要我写什么”与“我要写什么”150-1523.2自我形象:刻意追求中的理想“超我”与无意识中的现实“自我”152-1533.3家乡面貌:想象中的“海市蜃楼”与现实中的“市井百态”153-1543.4故事情节:亲情、友情、个人表现与族情、乡情、个人义务154-1554.“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情”主题作文测试分析155-1644.1内容主旨:“意义解读”与“事实叙述”155-1594.2事件类型:道德、学业活动与自我体验、课外活动159-1604.3人物类型:家人、陌生人、同学与“我”、同学、家人160-1624.4场所类型:家庭、社会、学校与“部、道、馆”、家庭、社会1624.5情感体验:母爱、社会道德感与友情、自我体验162-1645.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价值取向个案分析164-1725.1中日小学生“二十年后回故乡”主题作文个案分析164-1675.2中日小学生“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情”主题作文个案分析167-1726.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价值取向异同分析172-1746.1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相同点分析172-1736.2中日小学生主题作文不同点分析173-174结语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174-1831.研究的基本结论174-1821.1结论一:课程价值取向具有“人为性”与“为人性”1741.2结论二:现代性是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百年诉求174-1761.3结论三:语文课程与民族文化具有相互建构性176-1771.4结论四:语文课程价值取向影响个体(民族)精神世界建构177-1791.5结论五: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异同为中日课程文化交流奠定基础179-1801.6结论六:跨文化研究旨在增强课程文化话语权180-1822.后续研究展望182-183参考文献183-189附录189-220后记220-222在学期间公然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222-22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