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私营经济高职机电人才培养目标调整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6244 浏览:198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私营经济的特点和目前状况出发,结合专业调研和人才培养目前状况,浅析了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方向,探讨了适应私营经济进展的高职机电专业宽实基础、精技能、强模块的培养目标,并借鉴新加坡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式,开拓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造、电气设备维护与维修和品质检验及现场管理三个模块方向。
关键词:私营经济;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精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020-02
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私营经济迅速进展的30年。30多年来,私营经济已经以过去的“拾遗补缺”、“有益补充”和“资本主义尾巴”,进展到明确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私营企业行业结构更加趋向合理。以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上看,私营经济的贡献逐年增加。以浙江省装备制造业为例,该省装备制造业发达,尤其私营经济进展迅速,势头强劲,占据了经济进展的主导地位。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浙江省装备制造业进展报告”,2010年,浙江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企业”)有25790家,比2009年增加1354家;总资产达17511.9亿元,比2009年增加24.9%;工业总产值18377.7亿元,比2009年增加34.2%;工业销售产值16426.6亿元,比2009年增加34.7%;工业增加值3638.9亿元,比2009年增加22.0%;吸纳以业人员348.9万人,比2009年增加12.8%;而在2006年,浙江省国有及国有控股“规上企业”仅有184家,仅占1%,完成工业总产值360亿元,仅占3.7%,而民营“规上企业”则有14288家,占83.3%,完成工业总产值6442亿元,占66.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规上企业”有2708家,占15.7%,完成工业总产值2943亿元,占30.2%。以以上数据可知,随着私营经济的进展,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人才培养案例首先要解决的理由。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高职教育的领航塔。在其形成和诉诸实践的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具体的教育预期和教育标准,而且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成为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论述指南,并且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就很难谈得上教育质量,也很难得到正面的教学评价。因此,可以说培养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2006年,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该以国民经济人才需求为导向,为装备制造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有必要探讨高职院校基于私营经济机电人才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理由。笔者拟就这一理由谈谈自己的观点。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着的理由
在实际的企业调研过程中,经常会听到相关的企业负责人类似的抱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感觉什么都学过,但是什么都不会。”
究其理由,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育人方面,很多地方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简单复制,或者是普通中专的合并与升格。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没有与两者显著地区别开来,形成差别化竞争。相对于本科教育而言,高职教育“职”的类型特点不显著;相对于中职教育而言,高职教育的“高”又无以体现。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看,大多数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本上按照“既懂机,又会电”定位,然而这种理想化的定位往往导致“既不懂机,也不通电”的尴尬局面,失去了专业原有的特点,不能实现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必须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高职教育是普通本科教育的简单复制,或是普通中专的合并与升格的目前状况。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其教育方式应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的内部逻辑系统为中心。高职教育的“职”决定其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突出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教育的“高”决定其培养的学生不是只会动手的技术工人,而是具备一定的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能力、探讨能力和革新能力,可以向更高岗位层次进展的高素质技术专业人才。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它是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它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因此,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本质特点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私营企业人才需求,将“博而广”调整为“精技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就浙江省而言,该省的装备制造业中99%的企业为私营企业。因此,浙江省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面向的企业大部分为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主为了利益最大化,在用人机制上必定教育论文与国有企业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国有企业毕业生就业之后有1~3年的适应培养期,有专门的师傅指导,企业不要求刚就业的毕业生直接创造效益和利润,只要求毕业生在师傅的指导下最终能够成为企业需要的并且稳定的技术专业人才。而民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则不同,他们往往要求毕业生到岗后即可投入工作,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和利润。因此,宽口径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适用于培养就业于民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毕业生,而只适用于培养就业于国有企业的毕业生。民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通常要求学生在学校内就要学专学精,毕业后能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仍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知识点涉及面过广,往往导致学生博学而不精。由于学生在校只有两年或两年半时间(教育部文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部分高职院校采用“2+1”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过多的专业知识势必会导致学生博而不精,无法达到私营企业“零距离”上岗的要求,以致降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针对私营企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必要调整为“精技能”。
以“宽实基础”确保高职学生的可持续进展
高职教育应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即应使学生具备职业进展与迁移所必需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论述,以确保学生的可持续进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电子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实现工业产品和生产过程整体最优化的一种高新技术,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机械、电子电气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及计算机等综合论述基本知识,既要具备机械识图与绘图、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电工电子、PLC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技术、计算机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即必须掌握较宽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在掌握宽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保证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的可持续进展。
专业方向模块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广,可以以事机电产品设计、设备维护维修、电子机械加工制造、工艺浅析、质量检验、生产管理、销售、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工作。如图1所示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2010届253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岗位分布情况。

以图1中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工艺浅析、设备管理维护、质量检验、生产管理、销售、技术支持等工作岗位,而以事产品设计岗位工作的只有10人,约占4%。因此,要培养适合私营企业需求的毕业生,提高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和竞争力,势必要加强学生加工制造与工艺浅析、设备管理维护、质量检验与生产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