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哈佛通识教育新课改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启迪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22808 浏览:979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哈佛大学通识课程新核心课程案例不仅调整了原核心课程系统的知识覆盖领域,而且模糊了系科间的界限,加大了人文类课程的比重,这些新理念的实践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哈佛通识教育;核心案例;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启迪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153—02
哈佛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系统由核心课程、专业课程、自由选修课程三大部分组成,被看作是世界上最为精致的通识课程系统。其中的核心课程(core Curiculum)更是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一大特点,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极具典型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为适应新的国际形势、满足21世纪哈佛大学人才培养需求,2002年10月哈佛大学启动了新一轮以核心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为中心任务的本科生课程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新《核心案例》(CoreProgram)于2007年5月顺利通过教师团立法。哈佛大学新核心案例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要求上都体现了其最新教学理念,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必能对我国高等学校通识课程设置提供借鉴。

一、新“核心课程案例”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

鉴于原“核心课程”覆盖领域过于宽泛,核心课程之间难易程度差别扩大,各核心课程领域缺乏明确的筛选标准、学生不能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高效筛选等一系列理由,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在延续哈佛传统的通识教育修习规则的基础上,设计了更加灵活的学分计算标准,调整了知识领域的范围,而且针对每一个领域都给出了更为具体的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为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选课提供了更加明确而有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参考。与原核心课程系统要求学生了解多方面知识不同,新的核心案例试图“将学生的自由教育与大学以外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同时新课程系统试图通过模糊传统系别之间的界限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机会,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尝试。新的核心案例将原核心课程系统的7个知识领域调整为8个。
1 审美与诠释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懂得自己及他人既是文化和信仰的产物也是其参与者。本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反应力及解读各种文化体现形式的能力,即对美的诠释能力。本领域开设34门学期课程,符合原核心课程系统文学与艺术A(文学)类课程要求的15门、文学与艺术B(美术和音乐)类10门、文学与艺术C(文化背景)类6门、外国文学类3门,其中“俄罗斯及东欧艺术和政治”课程同时符合外国文学及文学与艺术c类课程要求,本文将其计入外国文学类。
2 文化与信仰
本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在作品形成及产生影响的社会、政治、宗教、经济、历史、文化大背景下理解和欣赏作品的能力,同时探讨文化和信仰是如何影响个人及社会的身份认同的。本领域开设学期课程38门,符合原核心课程历史探讨A类课程要求的4门、历史探讨B类2门、文学与艺术A类7门、文学与艺术B类3门、文学与艺术C类11门、外国文学类10门、道德推理类1门,其中“印度教世界的文化与艺术”等6门课程同时符合两个知识领域的课程要求。
3 实证与数学推理
本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给学生用于推理和解决理由的相关概念和论述工具,例如统计学、概率论、数学、逻辑、决策论述;培养学生利用抽象论述和原理解决具体理由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相关数据和证据得出推论并做出决策的能力;修习本领域课程的学生还将了解到人们推理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并学会避开犯类似的错误。本领域开设学期课程8门,符合原核心课程定量推理类课程要求的7门,社会浅析类1门。
4 推理
本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理性地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方面、政治方面的观点及行为,并通过接触不同的道德系统,唤起学生对个人道德假设的关注。本领域开设学期课程20门,全部符合原核心课程道德推理类课程要求,其中“公平世界”和“哲学家与暴君”两门课程同时符合推理领域课程要求。
5 生命系统科学
本领域课程通过向学生介绍生命科学与工程的重要概念、论述和客观事实,教会学生通过实验室、野外或其他实际经历理解生命系统实验的本质。本领域开设学期课程12门,均符合原核心课程科学B(定性说明)类课程要求。
6 物理宇宙科学
本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向学生介绍物理世界的重要概念、客观事实及相关论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和宇宙;将探讨物理学领域的新发现、新发明等与世界各国息息相关的理由。本领域开设18门学期课程,符合原核心课程科学A(定量探讨)类课程要求16门,科学B(定性探讨)类2门,其中“生命是什么:以夸克到意识”、“原始导航”及“科学的统一性:以大爆炸到雷龙之后”三门课程均同时满足两个领域的学科要求,本文将此三门课程一同归人科学A类。
7 人类多元社会
本领域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教会学生以国际化视野看待不同的价值观、制度系统及风俗习惯,理解不同的信仰、行为及社会组织形式是如何产生的,同时培养学生理解人类社会有着多样性的意识。本领域开设35门学期课程,符合原核心课程历史A类课程要求的12门、历史探讨8类5门、外国文学类10门、社会浅析类8门,其中5门课程均满足两个知识领域的课程要求。本文将“中国:传统与变革”、“现代印度与南非”、“日本在亚洲与在世界”、“非洲及非洲人民”4门归为外国文学类,“全球健康挑战:基于证据的政策复杂性”计入社会浅析类。
8 世界中的美国
本领域课程以当代的、历史的和浅析的视角,探讨美国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经济制度、风俗习惯及行为方式,以期帮助学生了解美国这样一个异质性、多元化的国家。课程还将通过在国际框架内讨论美国价值观的多样性、美国国内群体间的联系及美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等提升学生的国际公民意识。本领域开设21门学期课程,满足原核心课程系统社会浅析类课程要求的8门、文学与艺术B类2门、文学与艺术C类2门、历史探讨A类6门、历史探讨B类2门、道德推理类1门,其中“美国遭遇:艺术、交往与冲突1560—1860”课程同时满足文学与艺术B类及历史探讨B类课程要求,本文将其计入文学与艺术B类。
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