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中国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作用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27481 浏览:1226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和进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40%。很多探讨表明,这一目标在数量规模上是可预期的。但是,该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理由,它必定教育论文对教育系统结构与社会结构产生相应的要求与影响。本文探讨发现,该目标实现的关键途径在于拓宽中职教育通向高等教育的渠道。这一发现在中国社会结构上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体现为:(1)农村低收入家庭对于教育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支付能力是扩大中职教育通向高等教育渠道的主要挑战;(2)中国教育系统的结构升级有赖于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为代表的经济进展方式的实质转变。
关键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教育结构;社会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3-0005-06

一、理由的缘起

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拉开了扩招的序幕。此后的短短十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以1999年的不到10%增加到2009年的24.2%,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3000万,跃居世界第一。这无疑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最为显著的现象之一。2010年,为使我国教育事业再上台阶,实现人才强国梦想,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和进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制订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进展的目标与任务,它的颁布无疑将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进展起到巨大的激励和指导作用。尤其是《纲要》所确立的高等教育的目标——毛入学率达到40%,在学总规模达到3550万——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事业进展的关键点。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各阶段教育目标实现的终点和结果,也是决定我国能否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以人力资源大国转型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最终标志。因此,对这一目标实现途径及其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科学探讨,具有重大的论述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和现实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二、40%:量的可能

不同领域的学者已经以数量规模上对2020年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进行了论证或预测。以人口学来看,我国自20世纪80年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高峰期已经过去,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2周岁)数量在2008年达到顶峰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将在8900万人左右。这意味着,即使保持现在的高等教育规模,也能保证2020年毛入学率达到34%左右。因此,十年间通过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方式增加的部分仅为6%,即每年增加50万的规模便可实现40%的目标。
经济学主要以两个角度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行预测。一个角度是经济进展水平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之间的联系。这一角度通常通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探讨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会随着经济水平的进展而不断提高。如有学者通过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几项经济指标的相关浅析发现,人均GDP/PPP每增加1000美元,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提高4.768个百分点。以此推算,我国到2018年将会达到43.6923%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水平。另一个角度则是用计量经济学的策略教学论文引进包括经济指标在内的多种指标,通过建立模型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行预测。如有学者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计量浅析的基础上建立教育进展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教育进展的系统浅析,得出如下结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20年达到40%是合理的,甚至为了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各方面的快速进展,高等教育规模应该更大。
受近年来高校扩招形势的驱动,很多学者以高等教育自身的进展历程来预测我国高等教育的进展走势。如李继怀以1990-2004年的年度高等教育毛人学率为样本,采用伯克斯一詹金斯时间序列浅析法,根据模型预测,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50%,规模将达到3500-4000万。张力提到,以规模增加看,我国于2002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2-2009年的7年间,宽口径规模年均增加率为9.28%;后期增幅已有放缓。按上述预期,2020年之前,每年只须增加

1.6%即可完成既定目标。这对于目前的高等教育进展速度实则不难。

以上述探讨看,很多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规模上实现40%的毛入学率目标持乐观态度,甚至有不少学者预测将会达到更高水平。但是,40%的目标实现不仅仅是一个数量规模的理由,它必定教育论文会对教育系统结构和社会结构产生相应的要求与影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究这一目标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它的实现又意味着什么。换言之,40%对于教育系统结构内部及中国社会结构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分别是什么?这两个理由正是本文的探讨重点。

三、40%对教育系统内部的要求与影响

要理解40%对于中国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要求与影响,首先要知道40%是怎么来的。这要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概念人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某学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与该年18-22岁人口数的比率。例如,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2%是由当年高等教育在读生总数2979万与18-22岁人口规模.1.23亿的比值测算出来的,2020年40%的毛入学率是由3550万/8900万推算出来的。其分母由中国的人口基数决定,比较容易确定,如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分母由1998-2002年出生的人口数决定;对于教育系统内部结构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分子的结构。下面以2009年数据为例进行分解,并以2020年的目标值进行比对:
以分解图可以看出,构成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主体是高等教育在校生群体,这一群体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两部分。未来十年,571万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量中有474万靠这两个群体的增加贡献(探讨生增加的60万实际上主要由本科生的增量来支撑)。这一增量对于整个教育系统的结构意味着什么,需要再看2

4.2%和40%是如何通过教育各阶段的筛选得以实现的。我们先以2009年为例:

一般而言,一个人要成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分子,要经历6-3-3学制各教育阶段的层层筛选,最终通过高考成为大学生。因此,决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主要过程机制是各阶段的升学率(如表1所示)。具体到2009年的高等教育毛人学率,主要由小学、初中和高中各教育阶段的升学率决定。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并不是上述三个百分比的简单相乘,还应该注意到中国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一些重要事实。其中最重要的事实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尤其在高中阶段,教育系统分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部分。高中升学率是南普通高校招生数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数之比决定的,但实际上,高中阶段有近毕业生总数一半的高职生冈不参加高考而不可能成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分子(如表2所示)。这一数据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此外,还应考虑1997年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各阶段毕业生的保留率。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以动态过程来测算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公式:
1[3]

2009年高等教育毛人学率=100%*1997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9%)*2003年小学毕业生保留率(92.1%)*2003年小学升学率(97.9%)*2003年普通初中招生比例(98.9%)*2006年普通初中毕业生保留率(93.9%)*2006年初中升学率(75.7%)*2006年普通高中招生比例(53.8%)*2009年普通高中毕业生保留率(9

4.5%)*2009年高中升学率(77.6%)=27%

上述计算结果与通过2009年高等教育在学学生数/18-22岁人口总规模所得的24.2%很接近。通过还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形成的动态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教育系统结构内部决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由此出发,我们可以推测,如果要在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关键方向在哪里。
数据来源:《2010年全国统计年鉴》。
注:

1.初中升高中包含升入技工学校。

2.高中升学率为普通高校招生数(含电大普通班)与

普通高中毕业生数之比。
以上文的测算可知,在教育系统结构内部,决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主要因素是各教育阶段的升学率与中等教育的结构事实。以进展走势来看,这两大因素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贡献率将呈相反的进展方向。一方面,随着十余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各教育阶段的升学率均得到大幅提高。以表1可以看出,2006年以来,我国小学升学率已接近100%;2010年,初中和高中升学率也分别达到了87.5%和83.3%。今后的升学率一定会更高。这些数据表明,进一步通过规模扩张的方式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空间越来越有限。这种有限不仅是数量上的,更是质量上的。当教育各阶段升学率均达到90%以上时,教育的选拔功能无形中就会丧失,这将彻底挑战高等教育选拔精英人才的功能要求,以而影响整个教育系统的办学方向。另一方面,就中等教育结构来看,如表2所示,近些年来巾等职业教育规模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并于近两年来超过普通高中的规模。换言之,以中等教育结构因素来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未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的增加点会落在拓宽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入高等教育的渠道上。我们也可以根据上文的测算公式大致推算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对于中国教育结构的要求:
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00%*2008年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99.5%)*2014年普通初中招生比例(98.9%)2017年九年义务教育保留率(93%)*2017年初中升学率(95%)*f2017年普通高中招生比例(50%)*2020年普通高中毕业生保留率(94.5%)*2020年高中升学率(85%)+2017年职业高中招生比例(50%)*2020年职业高中毕业生保留率(94.5%)*2020年应届职业高中升学率(?)1=4c%
由上述公式推算出2020年职业高中升学率约为13%,按2017年的职业高中在校生规模2300万测算,2020年大约有100万④大学生源来自职业高中毕业生,这将占该年招生数的13%左右。而以表3统计的近年来部分省(市)高考报考学生结构来看,“对口生”(即中职毕业生)所占报考人数的比例不足5%,经录取计算出的中职毕业生升学率应该更低。至此,我们可以下结论说,中职毕业生升入高等教育的比例和规模的大幅提升,应该是40%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对于未来十年中国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核心要求与影响。

四、40%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的目标对于中国教育系
数据来源:各省(下)招生办、教百考试院等机构网站。统结构内部的要求必定教育论文要以中国社会结构的相应调整为支撑才能有望顺利实现。换言之,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不仪是一个简单的教育理由,更是一个复杂的礼会理由。40%的目标必须要考虑城乡结构、阶层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等社会结构配套理由。
以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我们不禁要追问:让更多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等教育对于这一群体及其社会阶层而言意味着什么?以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来看,巾等职业教育规模白2005年以来逐年扩大,并于近两年超过普通高巾的规模。然而,最近《中国青年报》发文披露,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规模很可能是虚高的,很多数据是各地学校为应付主管部门的指标任务、专门检查以及为获得办学资金而捏造出来的。文中还引用了相关学者的实际调查发现:尽管有国家政策扶持,但上中职成为农村初中生最不情愿的选择;影响学生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是个人学习成绩和家庭收入水平,而不是助学政策导向。有一组数据可以大体推测出中职教育规模的水分有多大。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理由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理由的探讨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总数存1亿人左右。以新生代农民丁的定义(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可以推算出这一群体每年新增人数有700多万。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最新调查,该群体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超过70%。以此推算,2009年新增新生代农民工中约有500万人只有初中及以下教育经历,但全国初中毕业即流人社会的仅有约267万人。”这意味着这500万人中至少有233万人主要南在读“中职生”补充。以民情理解,农民家庭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初中毕业即加入农民工队伍,主要出于生计和教育成本的考虑。如果大多数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都是出于无奈的选择,要让这一群体(大多为农村、低收人家庭)的孩子完成中职教育并进人高等教育,其前提是他们能够支付得起延长时问的教育成本和机会成本,否则拓宽中职教育升人高等教育的途径就会缺乏社会基础。据统计,革新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开放以米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比值以1980年的2.50倍上升到2009年的3.33倍,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相形于城市的弱势地位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趋恶化。这一走势表明,农村家庭在教育长跑中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诸多探讨表明,“出身越差,上学就越差”越发成为不争的事实。在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均有着着显著的城乡差别和阶层差别。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已经以高考提前到中考,农村生源比例在北大、清华等众多精英本科院校下降的事实以过程上看主要源白于高中阶段的分流机制。城市学生生源在普通高中、重点高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农村学生,而农村孩子则多就渎于普通高中里的非重点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㈣总之,以现有的事实和探讨看米,始于20世纪末的高等教育扩招并没有带来教育公平,反而使教育不公平更加显著。这是城乡结构和阶层结构与教育系统互动进展的产物。这种形势的继续恶化对于40%目标的真正实现无疑会是一种结构性的挑战。
2[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