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搜神记》梦幻叙事技艺与审美效果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21804 浏览:962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作为魏晋时期的志怪名著,《搜神记》中有许多梦幻叙事,本文通过对作品中出现的梦幻叙事进行分类,以而浅析作品梦幻叙事的叙事技艺和审美效果。
关键词:《搜神记》;梦幻;叙事技艺;审美效果
东晋干宝所写《搜神记》是我国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干宝在《搜神记》的序言中说作此书的目的是“考先志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也就是要通过鬼神故事认识社会和人生。这些鬼神观念不是偶然的,是一种虚幻的反映,反映了真切的社会现实生活。《搜神记》记录了许多当时的神奇怪异故事,而在文本记录中运用了许多梦幻叙事,使现实与梦境相交合,在叙事技艺和审美效果上都达到很好的效果,凸显志怪小说的奇美。
“梦”在我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是非常常见的,亦可称为“文学梦”,即指在文学作品中明确以梦的名称出现的内容。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家为了获得某种叙述效果,着意模仿梦的体现方式创造出文学的梦。志怪小说中,梦幻往往代表着非现实世界,但它与其他非现实世界如地狱、仙界又有所不同。梦幻是处在现实世界之中的一个虚幻世界,是叙述者对于自己的意识在非现实世界得以反映的一种解释。梦幻虚无的特点使人类的触角可以延伸到任何角落、任何时间,文人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在现实人间无法实现的愿望,甚至泯灭生死,沟通前世、今生和将来。因而,梦幻成为中国文人惯用的叙事手法之一。反映在志怪小说的创作上,则是产生了一大批情节复杂曲折、文学艺术性极高的作品。《搜神记》中出现了多个“梦”并为这部文学作品创造了不朽的艺术审美意境,使得这颗文学明珠愈发光彩照人。

一、《搜神记》中的梦

《搜神记》中出现关于梦的叙述有很多,据笔者粗略统计有23处之多。根据这些梦的内容来看,可以将它们分为生育梦、预示祸福之梦、预示之梦和引入事件之梦、和以梦叙事之梦。
1、生育梦:卷十“孙坚夫人”。生育梦一般为女子所做,梦后生下的都是帝王命运之人,这种梦幻的手法神化这些帝王的出生,通过人物出生的奇特来预示他们命运的非凡。《搜神记》中的生育梦不多,但生育梦很好地神化了历史人物的形象,令人称“怪”。
2、预示祸福之梦:卷十“邓皇后梦登天”、卷十“梦取梁上穗”、卷十一“衡农”。这三则故事里的梦幻叙事,所梦的内容都具有预示福祸的作用,并且福祸都应验了。
3、预示之梦:梦的预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尚未发生的事情的预知,一种是对已经发生或有着但尚未知晓的事情的预知。
《搜神记》的预示梦最多,人物的梦境能预示其命运,在叙事上达到一种预叙效果。以梦幻为主题的预叙,不仅以总体上以“梦”到“占”到“解”到“验”的操作过程,而且借助这种由虚到实的预叙手法,使文学作品蒙上一层神秘的气氛。这类预示之梦相对于预示祸福之梦而言,更具体、生动、明了。
卷十“刘雅”、卷十“张奂妻”、卷十“灵帝梦”、卷十“道士吕石”、卷十“谢郭二人同梦”、卷十一“三王墓”、卷五“王莽”、卷二十“士人陈甲”、卷十一“先雄”、卷十“徐泰”。这类梦幻叙事用梦幻来预示人物命运,时间的预叙功能通过梦境得到显现,使人物得以穿越时空,在虚幻中到达作品所设定的真实彼岸。读者在阅读这种时空描述中,同样也是如梦如幻,更能感慨生命的无常,也令小说情节增添一种跌宕起伏、变幻无常的曲折感。
4、引入事件之梦:有一些与所记事件、情节紧密联系的梦,这些梦往往作为某件事件的引子或前奏,即某个事件因某个梦而引起。卷一“成公智琼”、卷十第四条“张车子”、卷五“刘赤父之梦”。这类梦都是引起事情的理由,将事情的起因置于梦幻叙事中,使得故事更具神秘气质。
5、以梦叙事之梦:借梦幻情境来叙事,在梦幻中进展情节,向读者传达故事信息。这类梦常以他人托梦的形式出现,在现实文本中构造一个虚幻的梦幻时空,同时向读者传达故事情节。“梦”的虚与现实同构成了一种虚实相渗的结构,构成了一种虚幻的艺术时空。
卷十七“费季”、卷十六“蒋济亡儿”、卷十六“文颖移棺”、卷五“蒋侯嫁女”、卷五“蒋侯助杀虎”、卷十一“范式”,这些文本都是通过托梦的形式与做梦者交流,在虚幻的时空中完成叙事,使故事更加生动、完满。

二、《搜神记》梦幻叙事的叙事技艺

1、梦幻的预叙功能

《搜神记》中常用梦幻叙事来预示主人公以后的命运,这种梦幻叙事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的预叙手法。不论是预示祸福之梦,还是预示之梦,都起到了预叙的作用,且这类梦幻叙事多具有占梦性质。如:汉蔡茂字子礼,河内怀人也。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禾三穗。茂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以问主簿郭贺。贺曰:“大殿者,官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象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禄也。兖职中阙,君其补之。”旬月,而茂征焉。这是非常典型的占梦小说,作者以析字法、象征法剖析梦境,预示蔡茂即当任职中台。
古人常常借用神秘色彩很强的故事来表示某种命定观。本来似真实幻、扑朔迷离的梦境,在占梦家的解说下,成了预示梦者未来际遇的预言,这种预言往往成为现实。梦的这种占卜功能是中国传统观念的反映,虽然故事比较奇异,但以事理的逻辑性而言,这种梦现象是比较合乎人情的。在这样的占梦小说里,故事内容的主体即是占梦活动,占梦不只是一种创作手段,而是对故事内涵、主题、题材、情节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介入。这类梦幻叙事在构成情节的同时,向读者预示了主人公的命运或者预叙了接下来要发生的情节。
预叙是我国古代叙事学系统的强项,它作为一种创作范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志怪小说的叙事方式。预叙叙事要求以人物对“本事”的准确预测为本质特点,只有利用神秘的方式才能实现,才能构建这种预测空间。因此,《搜神记》不断用梦境这种虚幻场景来达到“预叙”的目的。而“预叙”手段无疑为读者提供了悬念和线索,引起读者的期待视野,同时为读者对梦幻叙事的理解和感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大大地提高了其审美价值。

2、梦幻的直叙功能

《搜神记》的一部分梦幻叙事,在整个故事的叙述过程中起到直叙作用,这种梦幻情节直接叙述梦境,梦境与现实融合一体。因为梦境的虚无缥缈,将此类故事置于其中,衔接了可能世界与不可能世界,将不合理的现象合理化,产生一种奇妙的真实感。在前文对《搜神记》的梦幻叙事的分类中,引入事件之梦和以梦叙事之梦这两类梦幻叙事就具有直叙功能。如卷十六“文颖移棺”这篇是以梦幻叙事作为直叙手段的典型。整个故事情节都以文颖之梦为线索,且梦幻叙事中的情节对整个故事的进展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文中一鬼托梦给文颖,请求文颖为自己移棺,文颖起初不在意;而后鬼又托梦恳求,文颖率人寻棺,果然如鬼所说。在梦中,生人可以与鬼魂自由交谈,且梦境过后,所梦之事一一可证,使得梦幻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亦真亦幻,或虚或实的叙事效果。用梦幻情节来直接叙述情节进展,造就了一个神奇、美妙的艺术空间。

三、梦幻叙事的审美效果

1、神秘的梦幻叙事造就了深契的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审美境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搜神记》梦幻叙事中的种种梦与幻、神与魂,以根本上可以说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哲学思想的具象显现。
2、金圣叹认为,小说作品“不险则不快,险极则快极”,小说的情节应该能引起读者最大兴趣,使读者得到最大的美感享受。千百年来,中国人尚“巫”好“奇”,如鲁迅所说“中国人至今未脱原始思维”。梦幻叙事构建了一种虚实相构的境界,形成了一种“奇”的效果,融动了读者广阔的时空联想和文化体悟,点醒了故事精神,极大地强化了文本的阅读趣味。作品中多次出现的预示之梦和魂魄托梦神异情节,使小说充满奇幻色彩,迎合了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搜神记》这部志怪小说,梦幻叙事用神秘、充满想象的特点,无穷扩大了叙述者原有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梦中的时空与现实的时空相互交融、渗透,给小说增添了“奇”、“怪”之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搜神记》很好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的梦幻叙事在叙事技艺上和审美情趣上都给小说增添了独特魅力。梦幻叙事用神秘特质彰显了《搜神记》的“奇”、“怪”之美,也给后世的小说创作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书目:
干宝著,汪邵楹校注,《搜神记》[M],中华书局,1978
杨义,《中国叙事学》[M],人民出版社,2009
[3]王,《文学梦的审美浅析》[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刘湘兰,《论儒释道梦观念对六朝志怪小说的楔入》[J],《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韦姣,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硕士探讨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