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莫忽视“课文插图”非文字性资源相关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22014 浏览:967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了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都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图文并茂是小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课文插图作为教材中的非文字性资源,也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直观的可视图画再现文章的重点内容或关键情节,对文章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诠释。课文插图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等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巧妙安排,就会使课文插图大放“光彩”。
1.借助插图激发阅读期待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尤为重要。当学生的阅读期待被唤醒后,就会产生走进文本的渴望。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文中插图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以实现自主阅读。
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可以这样设计导入部分: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你看到了什么?由此,你能想到什么?学习在观察的基础上自由发言。再读石碑上的文字,你还想了些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想法后,自由读书,到书中去寻找答案。一副小小的插图,可以将学生带到艰苦的岁月,用心去了解一位不曾熟谙的伟人。
又如:汉语拼音“b p m f ”的教学中,课文插图为我们创设了学习的情境:“爸爸带我爬上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在教学中,只要巧妙地引导学生观看插图,再配以这首情境歌,既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拼音教学变得具体形象,又能使所学的四个声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师教起来生动有趣,学生学得也轻松愉快。
2.借助插图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教材中有很多叙述性很强的文章,理清其叙述顺序,有助于以整体上把握文章。我们可以借助文中的插图帮助低年级学生理清叙述顺序。
如:《要下雨了》一课有一个统领全篇的理由:要下雨了,小动物都有什么变化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这样可谓一目了然、直观明晰。
又如:《棉花姑娘》一课,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下面的四幅插图,找出:“棉花姑娘先后请谁帮忙捉害虫”。通过看图,学生很容易就能理清顺序。
再如:《称赞》一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读课文,然后再看插图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谁称赞了谁”,进而感悟“朋友间的相互称赞可以带来自信、消除疲劳”这一内涵。
3.借助插图理解重点和难点课文中有的插图体现了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以用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望洞庭》这首诗。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是课文的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观看插图,说说插图的意思,与课文的哪一部分是相照应的,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深切地感受这句诗的意思,以而突破教学难点。
4.结合插图总结课文教师不但可以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用来总结课文,揭示课文中心。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可以指导学生看图后总结:作者第一次经过大榕树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第二次经过时看到的景象呢?为什么两次看到的景象不一样呢?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就可以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课文的中心。

5.利用插图培养能力

(1)培养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有序观察的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以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以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先全面观察再重点观察等。
(2)培养想象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同时,使画面人物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面感。如:观察《虎门销烟》一课的插图时,要以林则徐的凛然正气联想到他为民,不销毁的场面,联想到他们对的仇恨和销毁的喜悦心情,引导学生想象人们看到害人的被销毁时激动得欢呼雀跃的场面,就更能感受到虎门硝烟的重要历史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3)借助插图搭设口语训练平台,培养说话能力。 口语表达训练不能仅限于口语交际课,应该渗透到每节语文课中。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文中插图,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搭设口语训练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如:一年级《识字1》,通过8个四字词语,展现出一幅明媚的“春光图”。在学生认读词语后,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课文下面的“春光图”,然后尽量用上刚才学过的词语,把美丽的春天介绍给大家。
课文插图决不仅仅是一种摆设和点缀,它应是一个宝贵的阅读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非文字性资源,应该认真地研读插图,合理地利用插图,充分发挥插图的功效,让阅读教学因插图而精彩。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