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初三体育教学中实施“小群体教学法”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19915 浏览:848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摘要:随着体育教学革新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策略越来越丰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能否正确地、有针对性地优化选择适宜的体育教学策略成为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不足,特别是在初三毕业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策略的选取显得更为重要,体育中考项目多,怎样更好的把握住课堂时间,让学生最有效的掌握技能技艺,这是带毕业班的教师都要深思的不足,通过这几年在初三体育教学中运用“小群体教学法”取的良好的效果,我对小群体教学策略的内涵界定、特点、操作及运用要求作了浅析,为以事初三体育教学者提供论述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初三体育教学;小群体;自主性共同活动

一、“小群体教学法”的界定与主要特点

1 界定
“小群体教学法”也被称为“小集团教学方式”,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相互交流的社会性作用以及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升学生主动性,提升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作用的一种教学策略。
“小群体教学法”虽然形式多样,但一般在单元的开始都有一个分组和形成集体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重要的是使小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各自的学习目标,单元的前半部分以学习活动为主;单元的后半部分则以练习和交流活动为主;在单元结束时,一般有小组间比赛、小组总结、发表和全班总结等步骤。
“小群体教学法”的案例
在进行初-二的“肩肘倒立”教学,本单元为6课时。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按学生情况分成6个“异质”的学习小组,教师先用半节课时间向学生讲解学习的历程,让各小组讨论下本组的学习目标。在单元的前半部分,教师对全班进行肩肘倒立的讲解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在单元的后半部分,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目标和组内同学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练习,互相帮助、共同深思,教师在一旁进行观察,不时给予指点;在单元结束前,进行小组间展示比赛,小组总结与发表自己的学习进步和感想,教师进而进行全面总结后结束。
2 特点
①自由组合:在每一个单元教学前,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小群体”的组成数量,然后学生根据相似性、接近性和补偿性心理要自由结合组成。
②自由选择练习手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提供若干层次的学习策略和手段,供各“小群体”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③自由支配练习时间:这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学生喜欢的但不熟悉的可以多选、多练;对于不喜欢或已经掌握的练习可以少选、少练,甚至可以不选、不练,自主支配。
④自由交往:学生在“小群体”中受社会往动机驱使,彼此之间要进行交往,教师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和引导。
学生自身的体质不同,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也不相同。比如,在学习跨越式跳高时,我就准备四副跳高架(高度都不一样)让学生们自由结组,分别站在跳高架前,我先讲授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再由他们自己选出认为在本组最优秀的学生做小老师来带领他们进行练习,我在一边观察,一边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及易犯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有的学生已经掌握动作要领已经完成本组的高度要求,这时小老师提出申请可以向下一高度挑战,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

二、“小群体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小群体教学法”应按单元有计划具体实施。教师应按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安排4~6个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学单元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 准备部分
一是教师根据教材和本校实际条件及学生特点,计划各次课练习的分组数量,由学生自由组合;二是提出各“群体”分工参与意见,由各“群体”自我选出组长和其它需要的职位,如记录员、安全保护员、器材管理员等。
2 明确目标部分
每个单元学习开始。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引导,让学生知道“五学”,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学习要求、学的怎样。
3 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
首先。明确单元目标:提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其次,安排课次及每课次教学内容;然后,提供选择的练习策略和手段;最后,安排其他活动的要求。
4 单元小结阶段
一是教师检查各“群体”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二是对各“群体”学习情况做出评价。

三、运用“小群体教学法”的要求

“小群体教学法”属于探究性性教学法,它的特点在于学生在探讨解决认识任务历程中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进而培养和进展了学生的探讨能力和革新能力。
1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历程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发现活动,首先要依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把教材中的某一知识或不足确定为学生进行探究的课题。当课题确定后,是把一个单独的课题作为一个发现历程,还是把一个单独课题分解为几个不足,构成相应的几个发现历程?每个历程的知识量是多少?这都需要教师依据教材结构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认真进行安排。
2 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
学生的探究、发现是在教师的严密组织和积极引导下进行的。学生在进展的历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帮助学生,启发和引导他们进行联想、比较、浅析,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化。
3 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除了在活动场所、教学设备、教学时间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师生努力,创设一种互尊互爱、好学深思、奋发向上的良好的心理环境。

四、结论与倡议

1 结论:通过“小群体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技术和达标水平
通过实验探讨,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练习密度,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并克服了教师“满堂灌”和不结合实际盲目执行教学的做法。“小群体教学法”推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学习,对学生掌握技能、技艺效果显著。
“小群体教学法”的运用,首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自主性与个性,推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次,激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教学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相互渗透,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联系。
2 倡议:通过“小群体教学法”的教学实验,在毕业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运用历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初三体育教学中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着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②现在初中生运动技术水平低,教师应根据其特点采取“小群体教学法”,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
③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平等合作,多向交流,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结合起来,共同地进行教与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