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赏识与激励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30686 浏览:1434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摘要: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教师要以课堂为阵地,以课程为核心,运用赏识和激励,发现学生的个性亮点。教师要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并采取不同的方式建立优点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赏识;激励
素质教育的进展要求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必须实行激励性的教育方式。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历程中的赏识和激励,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一种最优化的肯定。学生在被肯定的历程中,学习呈现一种最佳的状态,学习效果也会更好。由此,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赏识和激励,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深思的不足。

一、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

1.赏识教育的缺失使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缺乏自信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历程中,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数学有困难,长期处于家长或者教师的批评之下,对学习越来越失去自信心。作为小学生,自己的行为或语言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赞赏会感觉到非常的高兴。这种受关注的感觉会让学生乐于做家长或者教师喜欢做的事。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缺失,会造成学生缺乏自信,甚至最终自暴自弃。

2.在小学数学的教育历程中,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小学数学是一门由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学科,对于一部分抽象思维比较差的孩子,学习数学就会显得有些费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未必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当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常常会体现出一系列的优点。当学生的优点呈现的时候,教师要能够适时向学生表达赏识,此时,学生非常容易便被激发起一种积极状态。由此,教师要结合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赏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一起积极学习数学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要以课堂为阵地,以课程为核心,运用赏识和激励,发现学生的个性亮点

1.以课堂为主阵地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因为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赏识,达到激励学生奋发学习的目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思如何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赏识的目光去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要深思如何把握每一次对学生的表扬教育,要深思如何在学生有闪光点的时候恰当利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2.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数学课上进行赏识教育

教师作为教学历程的主导者,要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秀体现并给予恰当评价,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不断感受到数学给他带来的快乐,学习数学的兴趣便愈加浓厚起来。
赏识教育下的学生相比经常处于被批评状态的学生,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在课下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具有较强的自主管理的能力。学生经常得到赏识和激励,会在成功体验中不断强化被赏识的特长,会主动、革新地进行学习。

三、加强家校联系,并采取不同的方式建立优点卡

1.教师要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聪明,常会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长此以往,学生的缺点被无限制放大,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消极。由此,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赏识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优点卡,并通过优点卡及时和家长沟通,取得家校一致的联合激励性教育,以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以及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建立优点卡

教师可以建立优点卡,鼓励学生能够正确认知自己,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进步或者好的体现记录下来。或者将班内学生进行分组。由同学们将观察到的学生的优点记录到优点卡上。当周一班会的时候,教师在班里公布。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学生的教育方式。

四、利用学生之间的激励,对学生进行赏识和激励

1.教师要创造争星的氛围

班里活动是一个大载体,学生的各种数学体现都体现在各种数学活动当中。由此,数学教师要创造各种争星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开展争星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发现自己的长处,学会赏识自己,并抓住恰当的时机体现自己。

2.教师要抓住学生之间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在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中得到赏识

在很多情况下,同学之间的鼓励性评价更容易激起学生的上进心。教师要充分利用班级宣传栏鼓励学生进行同学之间的鼓励性评价。学生通过得到的持之以恒的激励与赏识,逐步强化自己的数学兴趣,提升数学能力。

五、恰到好处地把握赏识和批评

只有批评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同样,只有赏识的教育也不是完整的教育。教师要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住赏识和批评,让学生能够在恰当的评价中健康成长。
总之,赏识的根本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充满自信、积极上进的人。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为小学生学习数学创立一个宽松、有利,充满赏识与激励的数学教学环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能够采取亲切的眼神以及充满爱的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愉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推动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陈爱玲,小学赏识教育应讲求“四字”[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10).
张梅,赏识的力量[J].辽宁教育,2010(5).
[3]王慧霞,赏识教育有感[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勐勐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