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自主性和探究性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6950 浏览:2224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目的就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历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应具备的革新意识、革新思维习惯、革新精神和革新能力。要围绕革新人才具备的基本特点,能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培养。
【关键词】培养;探究;主动参与
1009-5071(2012)07-0067-02
初中历史课程革新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历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那么,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历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呢?
1 更新教学法,提倡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教法是“粉笔加黑板、教师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和革新精神。由此,必须转变这种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在讲“重庆谈判”时,笔者不是照本宣科地死板说教,而是设计了一些不足启发学生去深思,去浅析,然后再得出结论:
①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②为什么迫不及待地三次电邀去重庆谈判?
③假如你是,如何抉择——去还是不去?
这些不足一提出,立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通过讨论,大家得出了“为了争取和平,表面的诚意,揭露的阴谋,必须去重庆”的结论。
2 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发表见解
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才能让他们情绪高昂,打开心扉,勇于质疑,敢于表露。历史本来就是丰富多彩、见解多元的学科,更应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历史材料的独立深思得出自己的评价和结论,进展自己的革新思维。
如在浅析“洋务运动的作用”时,笔者鼓励学生,突破教材束缚,大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结果学生探讨后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像“洋务运动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为戊戌变法作了必要的准备”、“洋务运动孕育了新的生产方式”等观点,都很新颖。
还有,在讨论“台湾不足和平解决的前景”不足时,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有利于台湾不足的和平解决,台湾不足的和平解决是充满希望的、是指日可待的。但也有一位同学却认为当前仍然有着诸多阻碍台湾不足和平解决的因素。而且还将在长时期内严重影响台湾不足的解决,所以台湾不足的和平解决还将经过一段时间,这个观点不同反响,非常独特,赢得所有同学的阵阵掌声。
这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深思,提出见解,学生的能力、价值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以以前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以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大的提升。
3 走出校园,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和深化,他在推动知识转化为能力,增强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力和抽革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由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参观、访问、考查、板报、知识竞赛、兴趣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究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如在学“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实时,我就要求学生观看电视剧《长征》了解这段历史经过,既能缅怀先烈的伟迹,又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征史实,还可以收集一些乡土历史素材,以此让学生受到较多生动的革命思想教育。
另外,教师也可以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编排历史课本剧《杯酒释兵权》、《唐太宗与魏征》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动手动脑,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提升了实践能力。
4 聚焦时政,探究历史真谛
我们都知道时事政治就是历史,只不过是将来的历史。中学生对所处时代的时政热点是非常的关心,也很有兴趣。将时事政治融于历史教学。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外,还可培养学生浅析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能力,以而达到活学活用历史的目的。
如在讲台湾不足时,我就联系到关于分子的“论”、“两国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批驳。这个不足提出后,同学们开动脑筋讲台湾与祖国联系的史实以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到1885年清政府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再到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必须归还侵占的台湾等史实——列举出来,不仅有力地批驳了“论”和“两国论”,而且得出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结论。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对台湾与祖国的联系不足了解得一清二楚,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时政教育,达到了活学活用历史的目的。
5 探讨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策略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体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策略和技艺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5.1 探讨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策略,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艺,有利于提升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艺,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讨最佳的识记技艺,并相互交流和推动。
5.2 探讨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策略: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系统。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系统,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民族、对外联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联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点,要以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目的就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历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应具备的革新意识、革新思维习惯、革新精神和革新能力。要围绕革新人才具备的基本特点,能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一可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与假设能力,二还能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能力,以而达到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假设与提问的能力提升,同时,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课程教学要求的目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