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语文教学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深思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6085 浏览:170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教室的普及为高中语文课网络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支撑,高中语文课网络教学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化了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语文课网络教学的优势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关键词】网络环境;语文教学
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课a教学,就是利用网络,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网络所提供的资源中查找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学习,并通过平台与教师或学生实现网络上的交互式学习。这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给我们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的平台,是以前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无法比拟的。然而高中语文课网络教学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今后的网络教学中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避免存在的误区,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认真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一、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课教学的理论依托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正是基于此,将网络技术有机地融入高中语文课教学之中,形成富有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网络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认知工具。

二、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课教学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深切地感受到高中语文课网络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拓展课堂教学容量,增加知识密度,提高教学效率。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学打破了原有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半天”的陈旧模式,它以巨大的知识容量为语文教学拓展了无限空间。只要打开屏幕,轻击鼠标,古今中外,上下千年,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各种体裁应有尽有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618jyw.com
,东西文化交互碰撞;热门话题、社会焦点、名胜古迹、试题形式,无不尽收眼底。从而使教学活动信息化、立体化,使课堂节奏加快,课堂密度增大。
(2)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而网络则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因为网络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较切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加之形象直观吸引力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3)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
原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使静止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内驱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了他们探求真理的,使之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确给我们语文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仅仅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淡化甚至排斥文字语言表达形式。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媒体,它有时候是只可意会的,如果在教学中过分强化声音、图像等媒体的作用,有可能冲击语文教育的本体,因此,在运用网络辅助教学时,教师精彩的语言不可完全用计算机来代替,这样就失去了语文课的灵魂,针对性不强,势必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2)忽视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教育,如果过分强调“人机对话”,忽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大削减,这种不协调的师生关系就会阻碍教学的顺利进行。
(3)生硬图解课文,损坏原作意境。高中语文教材本身就极富文学性、形象性、生动性,其中许多文质兼美的篇目,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独特的意境。如果将完整、生动的课文肢解成一幅幅无生命力的图景,原文的意境将被消融殆尽。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切忌凑热闹、图花哨、为电教而电教,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选择最合适的媒体,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学无止境,其乐无穷”。
网络信息技术无疑给高中语文课教学送来一股清新的风,灌输了新鲜的血液,从而使语文课教学如虎添翼,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广大语文教师应不断完善网络教学技术,扬长避短,使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唐淑贞.《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吴礼明.《追求“课堂教学现场化”》。
[3]陈宝军,杨改学.《试论网络课程的教学交往本质》。
[4]禹飚.《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