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思想品德新课改下思想品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18 点赞:6619 浏览:228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却又长期滞后。新课程改革促使德育工作必须更新观念,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积极构建德育综合评价体系,回归德育于生活,使德育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新课程观念;思想品德教育;初探
1002—7661(2012)20—259—01
在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育人的中心工作,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全面有人的目的。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更是工作教育者应着重研究的课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明确得出两个层次的任务,即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教育。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也都注意到加强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德育教育搞得更有成效,就当前情况,我略谈几点看法。

一、以党的基本路线为依据,明确学生培养目标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种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条路线给教育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素质问题。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也是《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提出的方针。这里,一个服务,一个依靠,归根到底是人才问题。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符合了,则说明我们的“服务”就服务好了,国家建设就依靠对了,反之,我们就没有服务好,我们的教育也就没有办好,也就靠不住。就培养人才而言,我们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具体要求不同,但有一点必须是一致的,就是要使他们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热心于改革开放,这也是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二、应着眼于识别能力,抵制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在开放条件下经受锻炼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也是我们思想品德教育所面临的大气候,大环境。这种国际大气候下,一方面,改革开放会给学生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从而得到更多的锻炼,但是,另一方面,西方腐朽思想和西方文化也会对我们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我们是继续闭关自守,还是主动面对呢?这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应该如何做?我想:我们在新时期时,努力争做“四有”新人,就要经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要迎风浪而上,也只有必须,也只能在改革开放大好的条件下锻炼自己,使自己不断地健康成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一定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由封闭转为开放。当然开放不是放任自流,不能受西方腐朽思想所泛滥,侵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要正确理解新时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把德育教育工作和其他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和抵制能力。

三、遵循德育教育规律,探索新课改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怎样提高新课改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对德育规律的掌握的运用上的。符合规律,它就有效,就能入耳,入脑;违背规律,就“费力不讨好”,得不偿失。就此情况,应重要做到如下几方面:
第一,要树立整体观念,齐抓共管。一个人的成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进行。应该与学校各类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各自发挥优势,才能取得整体成效。第二,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形成层次分明的系统教育体系,既要考虑目标培养的需要,又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与各个教育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第三,要知行统一,努力促进知、情、意、行的相互渗透与转化,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它本身就包含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所有这些,都是一个人品德形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德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这些因素也必然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复杂情况。所以,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德育过程的规律,循循善诱,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新形势下,有很多机遇,也面对许多挑战,作为德育工作者,只要满怀信心,遵循科学规律,我相信,我们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也会不断提升,我国的人口综合素质也将会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