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咀嚼文本彰显语文课特点学术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21622 浏览:960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明确告诉: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的目的和归宿,是语文的根。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依据则是文本,故要凸显语文课的特点,守住语文的根,就必须咀嚼文本。
课前设计时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来咀嚼文本。教师头脑中必须明确,借助某一文本应让学生积累哪些基础?训练学生哪些能力?陶冶学生什么样的情感?给学生现实生活有哪些指导?写作上对学生又有哪些帮助:咀嚼文本,从而明确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听说读写并获得体验,明确学生要从教师那里获得哪些方法的指点,过程的引领和经验的借鉴。
新课程标准理念二规定:“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文本则是学生学习的蓝本,其目的是师生通过对文本的字词句段、文章的语感、内容主题、写法的理解运用来实现此目标。
在一些偏远农村的初中生,他们绝大部分连工具书都买不起或不买,只能靠教师课堂上去跟他们讲解,然而有些教师教学理念没转变,常因阅读教学而忽视了字词教学,从而学生错别字连篇,对词语的基本意思都不懂,说话、作文语言极为枯燥、贫乏,很难看到带有文学色彩的作文。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如何去改善呢?
首先在学习中学生应从字词典入手,把字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多音多义掌握之后,再结合文本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加以理解;通过文言文学习,加深对语言文字的具体理解和运用,如《公输》中的“子、为、说、曰”等。每个合作学习小组至少有一部字典和小词典,让学生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
其次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容易写错的字词、理解上容易出错的词语刻印出来,让他们平时去多识记、理解、掌握。课堂上,哪怕时间再紧,都要挤时间来听默写生字词的音形义。创设一些语言环境让学生正确辨析词语,每一节课至少用三至五个新词语写一段意思连贯、用词准确的话语。每次周记或大作文都必须用到一定数量的新词汇、名言、警句。生活中,加大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实践,除平常的口语交际训练外,大作文每次不低于600字,每期至少14个新词汇,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中,以培养感受、欣赏和评价文本内容形式的能力为主,文本的内容其基本单位即为字词。故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求他们开始收集文本信息,概括文本主要内容,揣摩文章主旨,再反复读文本,通过文本字词句来验证,即篇不离段、段不离句、句不离字词,找文本中心句、关键句。课堂听说读写的体验中均体现文本的关键词句。如朗读中的重音、语气、语速、情感,多种形式朗读,听听文章的语感,关键词语的朗读、韵味,分享朗读的成果;说说词语在文本中的正确含义、在运用中的精妙之处。即既注重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又注意语言的特殊运用,如词语的褒义贬用、贬义褒用,修辞后的特定用法,如《济南的冬天》的“卧”着一点小雪,《活在往事中》“在我身后的窗外,是邻居家屋檐上厚厚的积雪,那些积雪就像‘卧’在心头上一样,因为在阴面,这样冷的天里,节前是无望融化了”。都用了拟人修辞,前者表现作者高兴之情,后者则表现了积雪、寒冷给人带来的压抑。欣赏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618jyw.com
评价中,我们借鉴文本,对文本字词句段进行删增调补,与文本对话,与文本比较,训练其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如《春酒》中的第八段,该段内容与全文在行文思路上是否相吻合?若把该自然段删去又不能凸显对母亲的感情,请将该段文字分散到哪些自然段中去好?说说理由;如《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文中注释说:“颓然”在这里形容醉态。我们能换一个词吗?他内心的思想情感怎样?通过前后文的分析比较,学生认为:“颓然”更多是表达了太守内心的苦闷。
让文本与生活结合,激发创造欲:在学习中,我们可以运用文本字词造句、说话,可以运用文本的独特见解去刺激我们发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文本的构思技巧,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文本主题的表述,学会运用不同文本来表情达意,运用文本的语言技巧,训练我们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运用文本的写作技巧,训练我们的思维、表达、写作的综合技能。
总之,深钻文本、咀嚼文本、吃透文本、结合学生实际,按语文特点来教学生,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多元高效课堂的“根”,它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理解、围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内涵、文化底蕴、认识深度、审美意识、探究能力,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教师必须时时想着自己在“教语言文字运用”,时时想着从语文中寻找立足点,引领学生读书写作,从而领悟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作者单位:637646四川省仪陇县三河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