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农耕农耕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14249 浏览:5948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追溯农耕文化,可以说从炎黄神农氏开始,我们就开始进行农耕,就开始有农耕文化。因为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丰富的文化,它具有地域性、人文性、民俗性等特点,它以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主要包括语言、戏剧、民族、风俗和各类祭祀活动等。加上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中国人的主体就是农民,他们大都束缚在这一片片的黄土地上,人们年复一年地从事着简单的再生产活动,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具自己特点的农耕文化。
同时农耕文化教育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农耕文化教育,渗透农耕思想,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借助农耕文化在语文课堂上进行道德教育

勤劳的人们在进行着劳动的过程中,经常唱着欢快的小调,表达着自己的心情,书写着自己的劳动过程。然而面对着今天的学生,有的时候,尽管是语文课本中描述的再详细,教师讲解的再清楚明白,学生都不能真正的体会所谓的农耕文化到底是什么。同时现在的学生除了农村的学生以外,其他学生几乎很难接触到农耕。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农耕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使学生真正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素质道德上的教育。
例如:在讲授“悯农”一文时,“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大家都知道这首诗是要教学生学会节约食物,要懂得农民的辛苦。然而有多少学生是能够真正地明白这里面所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农耕文化,利用农耕民歌来让学生真正的感悟到农民种植的不容易,感受农民的辛苦。所以我在讲解这首诗的时候就借助了陕北民歌:“二月里来龙抬头,我担上粪土到瓜地里走;担了一回又一回,熬的我老汉气呼气呼。三月里来日子长,吆上牛儿把地翻,一顷地翻了个遍,吆上个牛儿转回还……”虽然说这首民歌的旋律是愉快的,也是展示老汉以苦作乐的精神。然而选择这首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农民耕作的劳苦,要让学生体会我们所吃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让学生感到农民的辛苦,让学生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所以教师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农耕文化,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中国文化中所包含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农耕文化积淀了中国最淳朴的文化内容,它需要我们去体会,去积累。

二、利用农耕文化,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农耕文化博大精深,它积累了五千年来中国的优秀文化,其中包含着许多道理,描绘了许多优美的景象。然而学生在习作训练时,经常感到笔下无词。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农耕文化的积累,摘自:学年论文www.618jyw.com
让学生接近生活,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跟着农耕文化中所描述的情景进入到所描述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去感受情景,去体会精神。例如:“秋收”陕北红歌,九月里九重阳啊,啊秋呀秋收忙,谷子呀那个糜子呀,啊铺呀铺上场。红个旦旦太阳啊,啊暖呀暖堂堂,满场的那个新糜子……这里描述了一个红红火火的,忙碌的秋收场景,教师要让学生在这情景中感受到农民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去接触农耕生活。而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体验农耕生活,真正地去感受农村人民的淳朴,感受农村的自然风光,让学生在这体验的过程中积累一些写作素材,让学生不再感到写作没有素材,不再将写作当成学习中的一大难题。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优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让农耕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人文特点,使学生得到书本上的知识以外的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来安中心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