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浅谈初中诗词鉴赏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5054 浏览:17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中考对诗词鉴赏的考查提高了要求,以课外古诗词为主,于是我们的诗词鉴赏教育反倒进入了一个误区,课内诗词以背诵默写为主,课外诗词以大量的训练题目为主,孩子对于诗词已经谈不上喜爱了。然而诗词鉴赏教育作为传统美育的有效手段,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中,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对社会及自然建立起美丑的标准。
关键词:诗词;鉴赏;教育
1992-7711(2012)18-074-1

一、现代文盲的增多呼唤诗词鉴赏教育

最近,“杜甫很忙”,一会“袒胸露乳”地跳着DISCO哼唱着《最炫民族风》活跃在网络上,一会扛着各色大旗活跃在街头巷尾的各色广告上……诗圣杜甫情何以堪?孩子们哈哈大笑之余是否心中还有那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和那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诗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人民能安居乐业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一首首慷慨悲歌!然而,我们的孩子却逐渐地遗忘了这些志士仁人,这样的教育如何能让普通的学生理解诗词、理解诗人呢?
笔者觉得,在当下守住语文教学这块阵地,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这个较得天独厚的优势来进行诗词鉴赏教育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通过经典作品的学习使之受到震撼,并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等精神享受。一个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从民族自身文化中汲取营养,丢掉自己的文化就等于放弃了生存的根本。

二、古代诗词是智慧的象征,需要我们去将这珍宝找寻

中华民族的诗词源远流长,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名列中,诗词更是作为中华文学的瑰宝,为世界传唱,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品。
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可说是智慧的源泉。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万事万物,皆入诗中。诵读诗词对精神的升华、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塑造,能起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用这些优秀诗篇打做人的底子,打文化素养的底子,底色亮丽,在人生旅途中受用不尽。
优秀的诗词像种子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们破土而出以后,和芳香的空气融合,长久地弥漫在大地上。今天,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咀嚼、体会、感悟,心驰神往,从陶渊明身上学习做人的豁达,从文天祥身上学爱国的热情,从范仲淹身上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等等。
诗歌充满了作者的智慧和灵气,整体感知诗词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知识储存,开展想象,这样,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读诗还要开动脑筋,对诗中情、诗中景、诗中意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不同侧面去体味,不同方位去揣摩,使自己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

三、诗词带有社会性,诗词是一个个不同人生的反映

长期稳定的封建社会制度对诗词的形成造成了重大影响。封建社会作为中国较长的社会形态,在一开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明清后期也起到了阻碍作用。
诗词作者个人的情趣爱好与价值取向造成了诗词作品的好坏参差不齐。中国的诗词作者灿若星汉,才人辈出。但是,即便是伟大诗人,如李白、杜甫,除了吟咏大好河山、讴歌贫民百姓、赞美英雄豪杰、铺陈美善真情,也有拍马帝王将相、自怨自艾、哀伤悲叹的不良情趣。事实上,每一个诗词作者的作品都是良莠互现,糟粕与精华并存的。
诗词作品的综合手段应用造成了诗词作品的鉴赏困难。在诗词作品中,文字短小精悍,但是文学手段应用复杂,广泛应用了比附、拟人、暗喻等技巧,这都使得诗词的思想表现难以琢磨。比如,知名的诗人李商隐更是以语言空灵、华丽见长,繁复的词语之下暗藏玄机。这样的特征尤其需要鉴赏者注意识别。再比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一语双关,让赏析的文人品味其中的复杂心情。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的存在,我们才需要认识到诗词作品并不是一汪清澈的泉水,可以直接端到初中学生的面前。
初中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显然也是不同于成人,成人的文学作品的种种不足不太能够被初中学生一一辨别。因此,在目前的诗词教育中,超出初中学生接受能力的诗词作品影响了初中学生的成长。“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这样的作品显然是表露出爱国情怀与英雄主义精神,但是,文字描写的暴力性则会对不具备有辨别能力的低幼读者造成困扰。温庭筠的词更是描述了成人间的儿女情长,更是让涉世未深的初中学生无所适从。
初中学生进入少年期后,学习内容得到深化,知识经验变得更多,社会影响力在扩大,他们在认识、情绪、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上,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独立焦虑期。初中学生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之间产生了矛盾。此时,学生心理发展迅速,产生的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出现了“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成人感”,不愿意父母还把他们当作小孩子对待,也不愿再受到小孩子般特殊的照顾。因此,他们在心理发展上出现了摆脱父母照顾的“心理上的断乳”过程,即要成为独立发展的过程。
第二,心理拓展期。初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但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露却已经不再直爽、天真、单纯。他们不太愿意向父母朋友敞开自己心扉,变得愈加内向、闭锁起来。这是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之间的矛盾。
第三,性意识萌芽性。从发展阶段来看,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是性器官和性机能迅速发育成熟时期,性生理的迅速发育成熟带来性心理的发展变化,但由于学生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目前社会及学校教育引导不够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他们的性心理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使很多学生的思想开始遐想,甚至偷偷地坏笑。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