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算术关于新课标将《九章算术》列入数学教材深思

更新时间:2024-03-18 点赞:5502 浏览:130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有很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本文试就《九章算术》融入数学教材这一主题进行论述,实际探索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古代算经与新课程的整合方式及其教育价值。
笔者首先查阅了现行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等三个版本的初中、高中实验教材,发现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算经中的问题已经在这些教材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相比之下,各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中古算题数量较多一些,分别为北师大版(21道),人教版(11道),华东师大版(4道)。高中教材中,仅有的如北师大版高中教材必修3中的“韩信点兵”,苏教版教材必修3中的“百鸡问题”等。调查发现,新教材所涉及的古算题数量较少,而且仅仅在“勾股定理”等内容上才有所涉及。显然,对于这些古代算经的使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一、《九章算术》史述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典数学最重要的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因全书共有九章而得名,九章的章名及所指用途如下:方田一以御田畴界域;粟米一以御交质变易;衰分一以御贵贱察税;少广一以御积幂方圆;商功一以御功程积实;均输一以御远近劳费;盈不足一以御隐杂互见;方程一以御错揉正负;勾股一以御高深广远。全书共包括246个应用问题,近百条一般性的抽象公式、解法,涉及算术、代数、几何等多方面的知识。具体来看,“方田章”讲述四亩面积的计算,结合这种需要,系统地介绍了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化带分数为假分数,以及求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根据现有的史料,《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分数运算法则的文献。欧洲人到15世纪才掌握这些法则。“粟米章”研究各类粮食的交换。“衰分章”提出比例分配法则,称为衰分术,讨论按比例分配赋税与徭役。“均输章”用衰分术解决赋役的合理负担问题。今有术、衰分术及其应用方法,构成了包括今天正、反比例、比例分配、复比例、连锁比例在内的整套比例理论。西方直到15世纪末以后才形成类似的全套方法。“盈不足章”根据两次假设所得出的盈余或不足,来推算问题的答案,它是我国古代数学的又一项创造,后来欧洲人就把它叫做“中国算法”。“少广章”介绍筹算开平方与开立方,其中也包含了分数的内容。“商功章”专门解决筑城、开渠等土木工程中所提出的各种体积计算问题。“勾股章”论述勾股定理和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并且提出了二次方程的筹算解法,这是世界上运用一定的算法求解二次方程的最早记录。“方程章”详细地研究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引进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法则,这是我国古代数学中两项非常杰出的成就。在这一章里,共收集了18道涉及实际应用的多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我国古代解这类问题的方法(“方程术”)是把方程各未知数的系数与常数项用算筹依次按“直行”排成一个“方程组”,然后通过行的数乘与行、行之间的加减,逐个消去未知数,得到“方程组”的解。这些思想及形式,可以无愧地称之为近代高等代数中“矩阵”概念和“线性方程组矩阵解法”的先声。《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正式确立。自隋唐之际,《九章算术》已传入朝鲜、日本,后期又经印度和阿拉伯传播至欧洲,现在更被译成多种文字。可以说,《九章算术》不但对我国的数学发展奠定了优良的传统,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二、《九章算术》与数学教育的整合形式分析

1.直接将《九章算术》中的古算题作为例题、习题使用,呈现原题、翻译及注解

对现行数学教材的调研发现,教师对古算题的呈现、处理和一般习题没什么两样,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古算题在数学思想方法、育人等方面的教育功能。结合对新课标的解读,我们认为《九章算术》与新教材的融合应着重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文化两个层面的教育意义。因此,《九章算术》在新教材中的呈现应图文并茂,既有原文的文化底蕴,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还要有现代白话文的解释;既要呈现原书的解答过程,又要呈现出解题的思路—“术”。下面以《九章算术》“盈不足章”问题1为例进行说明。问题如下:“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答曰:七人,物价五十三”。术曰:列出所出率,盈、不足之数各在其下方。令盈、不足数与所出率交叉相乘,所得之数相加作被除数。将盈、不足之数相加作除数。除数除以被除数得一结果。若有分数,要通分。盈、不足若与“同买物”相关,列出所出率,以少减多,用所得余数去约除数、被除数。被除数约后为物价,除数约后为人数[3]。在源于:论文 范文www.618jyw.com
此基础上,应在解题进行的同时,逐句理解“术”及后世数学家的“注释”的本质,然后将“术”及“注”用现代文翻译出来,在此基础上,遵循波利亚的解题四步骤,在“检验回顾”的同时加深对解题思维的理解。

2.以古算题为背景的考试题

以古算题为背景的试题的编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直接选用。命制试题时要特别注意试题的取材,要量力而行不能纠缠细枝末节,所涉及的知识点应属基础知识且要服务于能力考查。二是将古算题稍加设计或简化情形或保留其思路和方法。可以将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嫁接在所要使用的古算题上,也可以通过古算题将相关的基础概念、基本结论、重要性质和方法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扩大知识覆盖面。命制的试题应在能力目标的要求范围内,有效地利用古算题让这些知识点能够整合得自然流畅。三是以古算题为素材,对其进行推广。对古算题的推广主要是对所要利用的古算题的条件、结论或者证明思路进行整合或调整。可以拓宽条件得到一般的结论,也可以对结论进行合理的修改成为探索性的试题,亦可同时变更古算题的条件及其结论从而得到更一般的兼具开放性和探索性的研究性试题。
此类试题最直接地就是能够调动中学数学教师积极地在课堂里渗透数学文化。它拓宽了数学试题命制思路,有效避免了数学试题命制模式化。这一类型的试题能够客观地检测学生猜测、归纳、类比、推广等数学思维水平;能够有效地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在古算题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间接地检测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能够适当地检测学生遇到陌生的数学语言和符号时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古代算经的教育价值分析

1.激发学习兴趣,激励成就动机

纵观现今的数学实验教材的内容体系编排,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数学只是一个孤零零的“骨架”,使得原本活生生的、有血有肉、富有文化意蕴的、鲜活的、生动的数学知识被淹没在数学课程的形式化、结构化、演绎性的体系之下。一般来说,古算题立意广泛,大都切实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社会的民风、民俗等特征。此类问题融入课程势必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数学的好奇心,让学生以一种平和、积极的心态来学习数学、欣赏数学、理解数学。
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古算题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九章算术》中的问题涉及现实生活中的粮食比例折换、工程分配、合理摊派赋税、土地面积丈量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本身或者直接提供了相应数学内容的现实背景,或者揭示了实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许多古算题的求解历经多位不同时代的数学家的演绎,这会让学生感到他正在解决一个曾经被数学家探索过的问题,学生会感到一种智力的挑战,也会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

2.展示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上所述,古算题的提出及解决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的实际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粮食囤积、房屋建造、商业贸易、市场买卖、天文历法、战争等。因此,古算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时代的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而古算题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古算题题设的字里行间也充满着浓郁的人文色彩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试举几例,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一线教师的对于古算题的开发。
问题1:庐山山高八十里,山峰顶上一粒米,黍米一转只三分,几转转到山脚底?(选自明程大位《算法统宗》)之“粒米求程”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618jyw.com
)[4]
本题是说庐山从山顶到山脚有一条80里长的道路,山顶上有一粒黍米,滚动一周,行程3分,问沿着这条路滚到山脚底,共转了多少周?这是一个明代的题,取明朝的度量制度,1步为5尺,1里为360步。其实问题本身很简单,但借用“黍米”来命题却与我国度量衡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有关。数学源于生活,度量衡制度的建立也是生活的需要。在历史上,黍米是用来作为建立度量衡制度的“标准参照物”的。《说苑·辨物篇》:“度量权衡,以黍生之。十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学生从本题可以体会到,我国以农立国,度量权衡,无一不与农业有关,也可以了解到有关度量衡单位之间的换算。
再看下面几个例子[5]:
问题2: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九章算术》之“竹折抵地”)
问题3:竹高十八尺,为风吹折,竹尖抵地,离根六尺,求两段之长。(印度婆罗摩及多,620年)。
问题4:一矛直立水中,出水三尺,风吹矛没入水中,矛尖恰在水面上,矛尾仍在原位,矛头与原位相距5尺,求矛长。(阿尔卡西《算术之论》,1427年)
上述三个问题都是有关勾股定理的应用,其出处、文献的年代都相距甚远,这体现出全世界范围内对于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的关注。三个问题中,印度婆罗摩及多的问题2的表述近似于问题1的“竹折抵地”,且《九章算术》的成书年代远远早于婆罗摩及多的著作,再结合我国古代社会与国外的交往情况,不排除这可能是《九章算术》等古代算经流传国外,再由国外的学者编译而成的题目。这可以被认为是不同社会文化在数学知识方面相互借鉴和转化的典范。通过设置并合理使用这些颇具代表性的古算题,可使学生获得社会历史文化与数学思维的双重熏陶,进而获得数学认知活动的文化意义。

3.呈现一题多解以及解题方法的古今演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知识的获得、方法的掌握都需要通过解题活动来完成。然而,由于考试功利的驱使,常常把数学解题异化为“把学生培养为对考题作出快速反应的解题机器”,使得数学教学逐渐流于单纯的演算习题的训练。真正的解题教学,应通过典型数学问题的学习,去探究数学解题的基本规律,学会数学地思维。因此,在古算题的教学中,应侧重把古算题的古今解法、初高等解法进行比较,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方法的特点,理清解题方法演变的脉络,明晰何种方法更适合于何种脉络,哪种策略应该向什么地方迁移。通过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中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全方位的认知能力,在更高层面上理解和把握知识。以《张邱健算经》的“百鸡问题”为例。
原题为: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

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

答曰:鸡翁

四、值钱二十。鸡母十八,值钱五十四。鸡雏七十八,值钱二十六。

鸡翁八,值钱四十。鸡母十

一、值钱三十三。鸡雏八十值钱二十七。

鸡翁十

二、值钱六十。鸡母四,值钱十二。鸡雏八十四,值钱二十八。

术曰:鸡翁每增四,鸡母每减

七、鸡雏每益三即得[6]。

分析发现,原题中的“术曰”令人费解,很难从中想出解题的思路。我们不妨按照常规思路,设未知数,列方程,将探得的结果尽量用“术曰”来解释。
解:设有大公鸡x只,母鸡y只,小鸡z只,依题意有,
5x+3y+=100……(1)x+y+z=100……(2)
消去z得7x=4(25-y)……,(3)式表明,公鸡x数应是4的倍数,不妨令x=4t,则y=25-7tz=75+3t……(4),
当t=1,2,3时,其解为:x:4,8,12y:18,11,4z:78,81,84。分析发现,(4)式揭示了“术曰”的关键:t增1,则x增4,y减7,z益3。从x必须是4的倍数出发,其解就不难得到了。
我们知道,“百鸡问题”是一个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问题,然而学者除了用《九章算术》的“方程术”外,还把它化归为等价的同余问题,用“大衍求一术”来解。此外,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也给出了“百鸡问题”的解法,其解法的本质也是蕴含了极为重要的“求一”思想。限于篇幅,这两种解题方法本文不再展开,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清代学者时曰醇著《百鸡术衍》(1861年),以及陈景润著《初等数论》。几百年来,众多学者围绕“百鸡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学中全面、系统分析这些解法首先是丰富了教学内容知识(PCK),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发展的脉络,掌握各种数学思想方法。

4.原始、朴素的数学思想的引领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人的数学智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教学的一条“暗线”,反映着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常常隐藏在基础知识的背后,需要加以分析、提炼才源于:论文怎么写www.618jyw.com
能使之显露出来。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应用过程中应始终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作为数学教学的高层次追求,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骨架与肌肉,是数学知识结构的活力与灵魂。这其中,教材中的习题也应体现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然而遗憾的是,传统的解题教学大都是为解题而解题,忽视对解题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整理与提炼,这与问题本身质量不高,纯粹为了“题海战术”式的演练有很大关系。古算题却恰恰相反,以《九章算术》为例,其每一章都是先列举若干个实际问题,并对每个问题都给出解答,然后再给出“术”作为一类问题的共同解法,这些“术”都包含了深刻的数学思想。以《九章算术》“盈不足”章的“双鼠穿垣”问题为例。
原题为: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几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答曰:二日、十七分日之二。
大鼠穿三尺四寸、十七分寸之十二,
小鼠穿一尺五寸、十七分寸之五。
术曰:假令二日,不足五寸。令之三日,有余三尺七寸半[7]。
《九章算术》对于该题的求解思路是把问题巧妙地转化为“盈亏问题”,用“盈不足术”求解。
解:假设两只老鼠打洞2天,则仍差5寸,不能把墙打穿;假设打洞3天,就会多出3尺7寸半。利用《九章算术》中的一盈,一不足公式得到,两只老鼠相遇的天数为:
=2。相会时,大小老鼠分别穿墙:1+2+4×=3,1++×=1。
可以看出,这种解法的高明之处是避开了每天变化的速度,把含有变量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常量的数学问题。这种方法的本质是通过两次假设,得到问题的解决。其实,“盈不足术”也包含着哲学思辨,对待一个多因素制约的问题,采用增、减自变量数值,观察结果的变化,最终找到最佳方案,使得问题定量解决,从这个角度看,盈亏思想已经超越数学本身而成为一种思维模式。
“双鼠穿垣”问题还有指数方程的解法。设天后两鼠相遇,那么,
大鼠打洞:1+2+22+23+…+2x-1,小鼠打洞:1++()2+()3+…+()x-1,
可得方程,1+2+22+23+…2x-1+1++()2+()3+…+()x-1,最终解得,
x=。
如上,该题的两种解法蕴含了深刻的数学思想。盈亏方法体现了转化的思想,指数方法体现了直观化的数学思想。此外,我们也发现,两种解法所得到的答案不一样,显然,一个是有理数,一个是无理数。各取近似值进行比较,发现误差不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结果不一致?追根溯源,其实这是由对问题背后的数学意境的理解不同造成的。我们知道,古代数学家缺少“动“的数学意境,他们很自然地把老鼠的打洞速度看成是每天不变的匀速,因此用盈亏方法来解。近代数学则是动态的,用指数方程来解,是把每一天老鼠打洞的速度也呈现指数规律变化的,所以不同的结果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数学思想也代表了数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数学就是在不断地发现、否定、完善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学中系统利用这些古算题,有效地进行解题教学的“变式”训练,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纪志刚.数学的历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 李文林.数学史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郁祖权.中国古算解趣.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Fauvel.J&Maanen.J.Histor yinmathe maticseducation.The ICMIStudy.Dordrecht,The Netherlands:Kluwer,2000.
[6] [美]V.J.Katz.数学史通论.李文林,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武锡环,郭宗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责任编辑刘永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