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中华中华武术价值观与价值系统大专

更新时间:2024-02-08 点赞:6750 浏览:223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9328(2012)11-000-02
摘要文章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查询法等,研究了我国武术价值观及价值体系。在借鉴价值观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武术的本质内容,从本体和社会的视角出发,探讨当代武术价值观的概念与特征;分析当代武术价值体系的构成要素,促使武术更好的为人们所了解,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当代武术价值观
从武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说原始社会是武术的萌芽期,冷兵器时代是武术的大发展期,热兵器是武术的蜕变期,那么,武术融入现代体育可以说是武术的一大飞跃。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人们不再耽于温饱问题,逐渐开始寻求精神领域中的享受。因此,武术的价值功能也就必然要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性变化,其价值功能体系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一、武术与价值观

(一)武术
武术的概念争议颇多,至今仍无法定论,蔡仲林,周子华将武术定义为: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王岗在《中国武术文化要义》一书中指出:武术是以攻防技击动作为素材,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理论依据;以套路、搏斗和功法练习等运动形式为载体,以传统武术习练和现代武术竞赛为实施手段和存在方式;以实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培养意志、提高攻防技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邱丕相,杨建营在《武术概念研究的新视野》一文中分别提出了当今武术的概念与将来武术的概念,他们将当今武术表述为: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武术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围绕技击而展开的徒手和持械的身体运动;把将来武术表述为:武术是源于中国的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徒手和持械的身体运动。
(二)价值观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念,是在社会生活实践和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价值关系的观念形式,是集中体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选择和追求的准则、目的、理想并以评价方式发生作用的较固定的取向性、评价性的价值意识体系。一般来讲,价值观更贴切的表述应该是人们对各种事物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价值观是人们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二、武术价值观的概念与特征

(一)武术价值观的概念

武术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基于武术对个人或社会的意义及功能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思想体系。武术价值观是决策者以武术为载体,对武术本体性质,发展轨迹,价值取向作出的选择,是人们经过长期积累与沉淀对武术所持有的一种态度或理念,是武术人所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武术价值观的特征

1.武术价值观的相对稳定性

武术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一旦形成它就具有了相对稳定的特质。武术价值观的形成了离不开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它是人们灵魂深处的认识与活动。它伴随着个体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演变,在外部环境的不断影响下,逐步培养而成的,所以武术价值观的形成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2.武术价值观的动态性

武术价值观动态性特征的提出是基于人不断变更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导致武术价值观在一定刺激下所做出的适应性变化。武术价值观的动态性特征较好说明了人们在不同时期处理相同事物的表现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空间、情形的变更做出相应调整。
武术价值观动态性特征的提出与它的相对稳定性并不矛盾,武术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武术价值观的改变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可以改变的。

3.武术价值观的差异性

由于人们的先天条件与后期的生存环境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每个人的武术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武术价值观也就因人而异,不尽相同了。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武术价值观,在碰到相同的问题或同样情形时,具有不同武术价值观念的人所产生的动作行为是不同的。

三、当代武术的价值体系

(一)本体价值

1.健身价值

从我国的武术发展来看,武术套路发展最早起源于民意,用于强身和技击格斗。为了自我防身和维护民族尊严出现了武术中的技击格斗。武术往往被用来防身或则搏斗乃至作为谋生手段,但很少有人鲜明地提出练习武艺是为了健身,说明武术的健身功能很长一段时间被忽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健身需求不断增长,武术的健身价值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健身开始成为武术价值之一。可以预见,在当前人类“文明病”频发,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越来越少的背景下,追求身体素质的改善和体质完善将成为人们的主动地选择,具有独特健身的武术将在这方面满足人们健身需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健身价值将得到更加深广的发展。

2.修心养性

武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强身健体,更在于修心养性。中国武术的锻炼讲究养练结合,“三分练七分养,以养为主”练武不但练肌肉块、练身体的灵活性,还要练气练神,更重要的事还要求习武者重德修性,修心,以善为本。俗话说:“练武先修德”。这些都是西方体育所不具备的。西方体育所强调的是运动的外在肌肉、骨骼、却忽视了内在的养气、养神、修德,容易引起运动过度而受伤,或者只是练不知养,所以效果不佳。只强调身体肌肉的强壮,忽视对精神、道德的锻炼是片面的。

(二)社会价值

1.教育价值

中国武术就是一种典型的将道德和审美文化等作为其重要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民族文化,它包含着人们的价值观、道德、审美观及人们的行为模式,从古至今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武士教育”在奴隶社会就已出现,使武术开始成为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培养武德是武术的传统,“尚武崇德”,历代习武之人都将武德摆在首位。藏学家《楚学条目》指出:“学拳宜从德为先,凡事恭敬谦虚,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中华武术,内容浩瀚,博大精深,在长期的绵延中一向重礼仪,讲道德,把激烈的攻防技术与人生习性结合起来,既是传统武德精华,也是当代武术价值观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2.观赏价值

中华武术的发展,是沿着技击化和表演化两个方向进行的,二者并行不悖。人们常把那些没有多少技击价值的武艺称为“花拳绣腿”意即中看不中用,这就是“花套武艺”。在宋代以后,武术向表演化方向发展成为了主要的趋势,因而带来社会上花套武艺的流行。由于花套武艺的蓬勃发展,以致影响了讲求技击效用的军事武艺。这些花套武艺以其“图取欢于人”、“图人前之美观”的特点深受当时民间欢迎,为广大平民百姓所喜闻乐见。无论多少武术内行们有多少禁令和哀叹,却无力阻挡花套武艺的发展势头。最盛行是明代,明代花套武艺的大量出现,使传统武术的套路内容大为丰富,有利于武术在艺术上的提高。花套武艺在发展过程中,均备有套路眼帘的线路图,这是中国最早的武术线路图谱(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民间卖艺风气的盛行;其二是武术与戏曲艺术的融合)。精彩的武术表演在艺术性上是很下功夫的,观赏性极强。
四、结语
总之,武术运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项具有独特风格的体育项目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其独特的健身养生方法和价值,实用的技击术和科学的锻炼方法和赏心悦目的动作。它融防身、健身、修身于一体,把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是它有别于世界中类似的技击术的特点,同时也是武术所具有的独特性,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于世界的东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代中国武术必须立足中国正在变化着的现实,借鉴现代西方体育价值观念,与现代世界文明接轨,必须对至今仍然对中国人发生着根本性影响的中国传统武术价值观念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在以西方体育为主要场景的现代竞技体育大观园里,构建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价值观念体系,使中国的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之间,形成文化互融,独立于现代体育之中。
参考文献:
邱丕相,杨建营.武术概念研究的新视野[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1.
王辉.武术价值观认识的新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9.8.
[3] 常明礼,卫志强.武术价值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