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渗透谈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6980 浏览:233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化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化学教师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潜在地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通过环境知识与相关的化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关键词】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当前,自然环境正受到现代工业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失调,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责无旁贷。在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问题,实现环境教育目标,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社会意义。本文就初中化学(人教版),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问题的一些做法。

一、 深挖教材内容,树立环境意识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师最可靠的工具,离开了课本,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立足课本,挖掘教材中提及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环境保护常识、环境保护的前景等内容。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
(1)第二单元第一节《空气》提供了较丰富素材,但我并没有停留在简单介绍空气成份的发现、研究和大气污染,而是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并设置一些疑问。如“现代工业发达,烟囱林立,空气中哪些成分增加?”“这些成分的增加,将引起哪些后果?”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课文,依靠课本内容,展开讨论,共同得出结论:CO 2增加了,引起温室效应。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的一些成因,知道化学与环境关系密切,主观上重视环境问题。
(2)第四单元第一节《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水资源”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但在同一章节里特别编排这样一句话“许多地区已出现因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这两段话分开来看,并没有什么特别,我们能否注意这样编排的用意呢?课文里前面介绍水资源如何丰富,后面马上提出水危机。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说明编排教材时已经是很重视环境、资源等问题。在学习水危机时,也设计一些思考,例“面对这一危机我们能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哪些做法会造成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把课内知识扩展到日常生活,并运用讨论、质疑等方法,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进行互相学习,在讨论中往往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实例。通过大家的探讨,适时提示归纳,让师生更明确这样一点:只要有环境意识,就能做到自觉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3)第六单元第二节《二氧化碳制取和研究》、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以较大篇幅详细介绍了CO2性质、用途与制法。学生也是往往只注意CO2性质、用途和制法,却忽略了CO2了危害。CO2的危害在课本里第七单元第二节《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中内容“温室效应”才作了简单介绍。教师也容易忽视。我在处理教材时作了一些调整,把“温室效应”的学习安排在CO2用途之后,使学生清楚,认识事物是要从正反两方面入手的思维方法,也使学生明白到发展工业是受环境制约。

二、注意联系身边的环境问题和环境问题知识积累,并融入教学中

人类认识过程都必须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规律,没有丰富的感知素材,难于较深入认识事物本质,初中学生认识事物还是比较肤浅,但有强烈求知,只要很好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化学问题,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才能引起学生兴趣,激活思维。也只有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达到教育目的。在第二单元《空气》新课结束前,曾引入“电视台”天气预报中有关空气情况的报告,介绍对空气质量的监测,空气质量对人的健康影响,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增长了见识。
由于初中学生对环境污染的知识知之不多,教师必须注意平时收集、整理这方面素材,如:近段时间发生的,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在第九单元拓展性课题《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绍了悬浊液、乳浊液、溶液许多的用途,但没有提及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在本节教学补充相关的一些内容。例如:去年6月4日,新安江的苯酚运输交通事故,导致桐庐、富阳两地停水,这一事实,结合教材将组织有关材料整理并张贴,许多学生阅读后都感到震惊。又如:“布置学生课外观察本地区水质,向家长了解该地区水质的前世今生”。让学生感受污染就在我们身边,环境问题谁都无法逃避。这密切了生活与课本的联系。

三、规范实验行为,用实验手段强化环境意识

科学态度、正确实验操作方法,是对物质进行研究探索的前提,学生接受知识主要是在学校完成,对物质认识很多是从实验开始,实验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养成良好实验习惯的最佳途径,我校实验条件较好,充分利用这优势,通过实验教学,规范实验行为,达到强化环境意识的目的。
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中,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上课时,就要明确几大问题:化学实验中产生或接触到不少有毒物,学生应严格规范操作;桌面上小小废液缸的作用,为什么不能将废渣倒入水槽或地面;为什么要设处?定量使用药品进行实验的意义;实验室为什么设沙箱?使学生清楚实验室各种设施用途,为规范实验操作做好准备。德国伟大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是学校里重要的表率,是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所以,老师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才能更好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在以后一系列实验中,不厌其烦地指导、提示、纠正。在不同实验中,提出不同要求,例:学生实验活动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都产生不少废酸液,就学生实验前,必须弄清几个问题:①反应后的废液中会有什么成分?②排污管都是生铁时,废液能否直接接入下水道?学生明白道理后都能自觉将废液倒入废液缸。③废液中可提取哪些物质?通过一系列实验,规范了操作,培养学生自觉节约药品的习惯,尽可能减少污染,保证师生的健康,增加了环境意识。学生实验一《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教材只安排了木炭燃烧和铁丝燃烧,为了消除学生对环保问题的神秘感,实验内容作了一些补充,设计这样一组实验:取三个集气瓶,第一个有盖无水,第二个有盖有少量水,第三个无盖且无水。当红磷在其中燃烧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三个瓶中的现象:第一个瓶内壁有许多白色粉末;第二个瓶内白色烟消失;第三个瓶中的烟几乎全部溢出。实验完毕,向学生提出:假设白色的烟是污染大气的物质,采用什么措施可减少、消除污染?第三个瓶会产生什么影响?通过这一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第一、第二个瓶采用了一定的措施,减少、消除了污染,是积极的态度;而第三个瓶的做法对环境造成破坏,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通过简单的实验,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和巩固。
化学与环保关系密切,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有明显的优势。经过一年的尝试,发现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同时实现了环保教育目标,并且能恰当引入化学知识论述环境问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