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过过让学困生也过过成功瘾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11150 浏览:4624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326-3587(2013)01-0010-01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人增强信心,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618jyw.com
产生去争取更大成功的愿望。
学困生和“先进生”一样,同样具有进取心,渴望受到尊重,渴望取得好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有这些都是潜藏在学困生心灵深处的内在动力。让学困生获得某种成功,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而且可以使他们通过品味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激起对更大成功的追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偏爱”后进生,重塑他们的自信心

爱生是教师的天职,也应该成为本能。教师爱岗敬业必须通过热爱学生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针对每一个学生具体情况而赋予的具体的爱。老师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学习有困难的、行为又不太好的学生更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此笔者在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更注重把关爱的目光投向那些学困生,精心保护他们的本已脆弱的自尊心,让他们重拾沉没已久的自信心。
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此类情况。班上某位男生因家庭的特殊情况,从小自卑心理较为明显,从而导致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沉溺于自我世界中。针对这种情形,在深入了解缘由后,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班委和本宿舍室友的关爱,让他感到“家”的温暖;而是在任课老师及其班主任的鼓励肯定中,使他重拾学习的兴趣及信心。

二、鼓励学困生为班级做事以增强自信心

在学生看来,能为班集体做事是很光荣的。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笔者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学困生的关爱,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方面,把班级中的一些工作有意安排给他们去做,多用肯定、赏识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样,学困生不仅会感觉到教师的信任,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被安排的工作中去,而且会对自己能为班集体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感到自豪,从而认识自己在班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在教师的心目中他们不是“异类”,而是“潜能无限”的。只有改变了学困生的消极心理,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健康心态,才能使他们重新抬起头来,抛弃自卑感,增强学习、做人的信心。

三、开展课外活动,给后进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学困生在教师和同学的心中有着极为牢固的刻板印象,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信任,因而总觉得自己是个“多余角色”。基于这一点,笔者便经常组织他们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比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猜谜语比赛、演英语剧、举办书法展览、办墙报等等,让全体同学都积极参与。参与的机会多了,学困生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是个“成功角色”,有利于他们重新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个性特长,又可以在相互交流中,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意识到他们在集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让他们在班集体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将这种成功的体验不知不觉地迁移到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求知,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四、开发非智力因素,使之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在智力水平相等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是决定学生能否成材的关键。即使是智力因素不健全的学生,如果在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上多下工夫,学生也可能成材。在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并通过肯定、表扬和激励,使之得到巩固、发展直至成功。

五、实现班干部轮换制,让学困生也过把“官”瘾

学困生在班级中一般都是被管理者,是被帮扶的对象。他们的主体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因此唤醒、强化学困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心,有利于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因此笔者尝试实施化的班级管理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轮流成为管理者。学困生一旦有了发挥某种潜能以充分展示管理水平的机会,他们就会自我约束、自我加压、追求上进。一旦学困生的班委工作取得了成绩,他们就会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为进一步转化奠定基础。

六、安排一些“班级之最”“我之最”等评选活动,让后进生“露一手”

由于受家庭、社会、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整齐划一,但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表现欲。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有长处,学困生可能在其他方面有天赋,比如打篮球、踢足球、做手工、溜冰、游泳等可能是一些学困生所擅长的,因此笔者就定期组织“班级之最”或“我之最”等评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亮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为学困生显示超人的本领、体验成功乐趣提供机会。当学生在某一个方面的进步或“能耐”得到教师的重视和肯定后,其内心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努力的信心和勇气。
转化学困生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假如教师善于关注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亮点”,并及时予以肯定的鼓励。这种成功的体验犹如一付良药,因为它能使后进生抛弃自卑、增强自信,最终促使学困生的成功转化。这样,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和社会,都会向良性循环转化和发展,达到一种稳定和谐的高境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