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审美中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机制学术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17162 浏览:719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美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从形式美感的源于:论文范文网www.618jyw.com
培养、审美情趣的培养、审美理想的培养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审美教育
1002-7661(2013)01-082-01
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它的效果又是深刻而久远的,它将在人的一生中长期发挥作用。这个过程既是漫长的、精细的,同时又是深透的、久远的。美术课不是审美教育的全部,但它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知识技法传授的美术课是远远不够的,在美术课上只有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审美活动,培养他们对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对美的鉴别能力、对美的欣赏能力以及对美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新大纲、新课标”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新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总体上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动手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的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形式美感的培养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
2、审美情趣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
总之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该把审美教育作为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并用这条主线将看似独立分散的各课题联系起来,组成一部主旋律强劲的美育乐章。把审美教育提高,这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卢扬. 让美走进教学课堂[J].新课程(教师),2010(05).
吴良泉. 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文教资料,2011(10).
[3] 李刚. 美术教育要渗透审美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10.
[4] 蒋自成. 如何进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新课程(教研),2011(0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